顧頡剛簡介

顧頡剛學術行年簡表

顧頡剛著作

《古史辨》

《三皇考》

《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中國邊疆沿革史》

《吳歌甲集》

《漢代學術史略》

《尚書通檢》

《史林雜識》

《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自述》

《中國史學入門——顧頡剛講中錄》

《顧頡剛學術文化隨筆》

1893年 1歲

5月8日(陰曆三月二十三日)生於江蘇省蘇州市。

1894-1897年 2-5歲

在家中由祖父、母親、叔父教識字、讀書。

1898一1905年 6-13歲

入私塾,讀《四書》畢,又讀《詩經》、《左傳》畢,讀《禮記》未畢。讀書之餘喜聽家人講民間故事及蘇州的掌故舊聞,由此啟發了對歷史的興趣。讀書不肯盲從,喜在書上批抹。8歲時根據《四書》中之歷史系統及祖父所講天地開闢的神話,串聯成一篇《小史》。又讀《古文翼》,學父親學作文。自讀《新民叢報》,喜愛梁啓超的文章。

1906-1907年 14-15歲

考入長元吳公立高等國小校,接受新式教育。入校不久,因患足疾在家養病兩月,閱《漢魏叢書》及《二十二子》,略識古書全貌。病癒返校,英文、算學遂不及人,故益致力國學。始讀《國粹學報》,接受章太嚴"整理國故"的思想。

1908-1912年 16-20歲

考入蘇州公立第一中學堂。受師友影響,極愛詩文,並常到玄妙觀舊書肆閱覽。二年級時,每晚由祖父教讀《尚書》、《周易》、《禮記》,半年余讀畢。翻閱《國朝先正事略》,從閻若璩傳中得知其已把《古文尚書》辨明是魏晉間人偽造的;感到《今文尚書》中《堯典》等篇與《偽古文》文氣相似,亦欲辨之。又讀姚際恆《古今偽書考》,知其將《漢魏叢書》中不少書列為偽書,深感古書中問題之多。

1913年 21歲

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因報農科,編入二部。製圖、數學功課吃力。12月,每晚到化石橋聽章太炎講學,得知今古文經學的分歧,願從章太炎"六經皆史"的觀點。嗜觀京戲。

1915年 22歲

因欲改入文科,休學半年,每日看戲,由此認識到戲劇故事的變遷。秋後入預科一部,始正式用功。聽馬裕藻國文課、沈兼士文字學課,甚得益。自讀八種書,依次按日圈點誦讀,其中從夏曾佑《中國歷史教科書》里得知上古有"神話時代"和"傳疑時代"。受章太炎攻擊今文家"通經致用"的啟發,敢於為求真而治學。

記《寒假讀書記》,此為畢生所記200冊讀書筆記之首。

作《〈古今偽書考〉跋》 (《古史辨》第一冊)。

1915年 23歲

因病休學在家。始讀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受其"上古事茫昧無稽"的觀念影響;知今文家自有其立足點,古文家亦有不可信處。

1916年 24歲

作《清代著述考》,成稿20冊。編《學覽》、《學術文抄》。夏,考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聽陳漢章中國哲學史課、崔適春秋公羊學課、陳大齊西洋哲學史課。

1917年 25歲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聘陳獨秀、胡適任教。聽章士釗邏輯課、胡適中國哲學史課、修辭學課,胡適講中國哲學結胎的時代丟開三皇五帝而從周代講起,在學生中產生極大震動。又讀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從胡適學作白話文。

1918年 26歲

因妻病故而患失眠,休學在家。北大教授徵集歌謠並在《北京大學日刊》陸續發表,讀後感耳目一新。冬,參加北大同學傅斯年等發起成立之新潮社,為首批社員。

1919年 27歲

在家養病,蒐集歌謠,方知歌謠也和小說戲劇中的故事一樣,會隨時隨地變化。又將蒐集範圍擴大到方言、諺語、謎語、唱本、風俗、宗教各種材料。9月,到校復學。作《中國近來學術思想界的變遷觀》 (《中國哲學》11輯,1984年)。

1920年 28歲

夏,北大畢業。留校任助教,為圖書館編目員。讀胡適《〈水滸〉序》及辨論井田的文字,認識到故事的來歷和演變有許多層次,研究古史也可以套用研究故事的方法。冬,應胡適囑,蒐集姚際恆辨偽資料,標點《古今偽書考》,欲總結前人辨偽的成績。

1921年 29歲

任北大圖書館職,兼管國文系參考室。秋,兼任北大預科國文講師,授作文課,鏇辭。11月,北大研究所國學門開辦,任助教,兼圖書館事。

與胡適、錢玄同討論辨偽書、偽事,計畫編輯"辨偽叢刊"(通信刊《古史辨》第一冊)。始有推翻古史的明了的意識和清楚的計畫,提出《偽史考》構想。標點《四部正訛》、《諸子辨》等,輯錄《詩辨妄》,決定標點《崔東壁遺書》。助胡適蒐集曹雪芹家世資料,與胡適、俞平伯討論《紅樓夢》(通信分刊《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4輯、《紅樓夢學刊》1981年3期)。自本年起,始記《頡剛日程》,歷60年。

1922年 30歲

因祖母病,請長假歸蘇。為商務印書館編中學語文、歷史教科書,由此研究《詩經》、《尚書》、《論語》中古史資料,從堯、舜、禹的地位的演變發現古史是層累造成的,發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統恰是個反背,由鄭樵詩說啟發了對《詩經》的懷疑,並敢於以歌謠去研究《詩經》。始識王國維,與之通信討論《尚書》(通信分刊《文獻》15、18輯,1983年)。始標點《崔東壁遺書》。

又作《鄭樵著述考》 (《國學季刊》1卷1號,1923年)。 《鄭樵傳》 (《國學季刊》l卷2號,1923年)。《〈非詩辨妄〉跋》 (《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周刊》6期,1925年)。

1923年 3l歲

在《努力周報》上發表《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刊《古史辨》第一冊),提出"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觀,引起一場古史大辯論。在辯論中又提出打破民族出於一元、地域向來一統、古史人化、古代為黃金世界四個觀念。標點姚際恆《詩經通論》 (中華書局,1958年)。與友人成立朴社,欲自行出書。12月,回北大研究所復職。年底,赴河南參觀新鄭出土文物。

又作《〈詩經>在春秋戰國間的地位〉 (《古史辨》第三冊)。《鄭樵著述考》(續) (《國學季刊》1卷2號)。《〈紅樓夢辨>序〉 (本書首,商務印書館,1923年)。《論〈今文尚書〉著作時代書》(《古史辨》第一冊)。《答劉胡兩先生書》 (《古史辨》第一冊)。 《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 (《古史辨》第一冊)。《從〈詩經〉中整理出歌謠的意見》 (《古史辨》第三冊)。

1924年 32歲

任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助教,編輯《國學季刊》、《歌謠》周刊。作神道、風俗文多篇入《歌謠》。又作《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入《歌謠》(《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引起巨大反響,一時成為數十位學者共同的課題;編《孟姜女專號》。前幾年所集《吳歌甲集》被北大歌謠研究會作為該會歌謠叢書第一種,先刊於《歌謠》,遂整理之。 兼任孔德學校教員,作《國史講話》。為《語絲》、《現代評論》作文。

又作《我的研究古史的計畫》 (《古史辨》第一冊)。《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 (《古史辨》第二冊)。《宋王偃的紹述先德》 (《古史辨》第二冊)。

1925年 33歲

《歌謠》周刊擴張為《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後,繼續編輯。受北大風俗調查會之託,與同人到妙峰山調查進香風俗,歸後編輯《妙峰山進香專號》,作《妙峰山的香會》入專號(刊《妙峰山》)。

作《吳歌甲集附錄·寫歌雜記》發表(《吳歌甲集》)。作《尚書》單篇譯文發表(《〈盤庚〉中篇的今譯》、《〈盤庚〉上篇今譯》、《〈金滕〉篇今譯》均《古史辨》第二冊),受到學術界好評。

"五卅"慘案發生,承北大同人推作文字向民眾宣傳,因以通俗文字作傳單,效果甚好。又任北大救國團出版股主任,編輯《救國特刊》刊於《京報》。

與友人在京重組朴社,任總幹事。開門市部景山書社,預備出書。

又作《論古史研究答李玄伯先生》 (《古史辨》第一冊)。 《虞初小說回目考釋》 (《古史辨》第二冊)。《論〈詩經〉所錄全為樂歌》 (《古史辨》第三冊)。《答柳翼謀先生》 (《古史辨》第一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周刊〉一九二六年始刊詞》(本刊13期,1926年)。

1926年 34歲

編著之《古史辨》第一冊由朴社出版,作長篇自序,說明自己研究古史的方法和所以有這種主張的原因。此書在學術界及社會上引起轟動。《崔東壁遺書》大致編訖,交上海亞東圖書館待印。《吳歌甲集》由北大出版。《諸子辨》由朴社出版。到華文學校講演,始識恆慕義(a.w.hummel)、博晨光(l.potter)。

8月,抵廈門。任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史學研究教授,編《國學研究院周刊》;兼國學系名譽講師,授"經學專書研究"課,講《尚書》,編《尚書講義》。

又作《孟姜女故事研究》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瞎子斷匾的一例--靜女》 (《古史辨》第三冊)。《秦漢統一的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 (《古史辨》第二冊)。《蘇州的歌謠》 (日本《改造雜誌》8卷8號,1926年)。《〈諸子辨〉序》 (《古籍考辨叢刊》第一集)。《春秋時的孔子和漢代的孔子》 <《古史辨》第二冊)。

1927年 35歲

4月,應中山大學之聘,抵廣州。校中派往江浙一帶購書,作《購求中國圖書計畫書》(刊《文獻》8輯,1981年)。10月,返校,任中山大學史學系教授兼主任,授"中國上古史"、"書經研究"、"書目指南"課及文史導課,編講義《中國上古史》、《尚書學》。又主編《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周刊》,編《圖書館周刊》。在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內發起成立民俗學會,議決刊行叢書。

又作《讀李崔二先生文書後》(《古史辨》第二冊)。《悼王靜安先生》 (《文學周報》276期,1928年)。

1928年 36歲

又任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事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出版物審查委員會委員、圖書館委員會委員、圖書館中文舊書整理部主任。編《民俗》周刊,辦民俗學傳習班。編《妙峰山》、《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三冊、《蘇粵的婚喪》,作為民俗學會叢書出版。9月,任"古代地理研究"、"春秋研究"、"孔子研究"、"中國上古史實習"、"三百年來思想史"課,編講義。12月,任中大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主任。

應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邀,與傅斯年等共同籌辦該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後因與傅意見不合退出籌辦。 校點《子略》,由朴社出版。 又作《〈民俗〉發刊詞》 (本刊1期,1928年)。《聖賢文化與民眾文化》 (《民俗》5期,1928年)

1929年 37歲

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2月,離廣州北返。9月,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導師研究員及學術會議委員。又任燕大歷史學系教授,授"中國上古史研究"課,編講義,至次年編畢。又任《燕京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在朴社議決出版《辨偽叢刊》,《四部正訛》出版。標點《詩疑》入《辨偽叢刊》。 始識錢穆。

又作《〈四部正訛〉序》 (《古籍考辨叢刊》第一集)。 《〈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 (《古史辨》第三冊)。《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中華書局,1988年。其中:25章《論〈易繫辭傳〉中觀象制器的故事》又刊《古史辨》第三冊;32章《王肅之五帝說及其對於鄭玄之感生說與六天說之掃除工作》又刊《史學論叢》2期;1935年;33章《三統說的演變》、34章《潛夫論中的五德系統》又刊《古史辨》第七冊;《第二學期講義序目》又刊《古史辨》第五冊)。

1930年 38歲

任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研究員及學術會議委員,研究《堯典》、《禹貢》之著作時代問題,《周易》經傳之著作時代問題,三皇五帝之系統問題。任《燕京學報》編輯委員會主任,主編此刊第七、八期。仍授"中國上古史研究"課,並就講義所論"帝系考"擴展而寫成《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刊《古史辨》第五冊),專門研究王莽時代的五帝說,揭露古史體系層累構成的經過。任燕大圖書館中文國學書籍審購委員會委員。

編著之《古史辨》第二冊由朴社出版,作自序。陸續編校《書序辨》、《詩辨妄》、《左氏春秋考證》等書入《辨偽叢刊》。《古今偽書考》、《詩疑》由景山書社出版。始與徐文珊合作整理《史記》。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會員,兼北平志編輯委員。

又作《〈詩疑〉序》(《古史辨》第三冊)。 《〈古今偽書考〉序》(《古籍考辨叢刊》第-集)。

1931年 39歲

因燕大國學研究所結束,則任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春,與燕大同人組成考古旅行團,到河北、河南、陝西、山東四省調查古物古蹟,其中專去大名訪問崔東壁故里,歸作《辛未訪古日記》(刊《開明書店二十周年紀念文集》,開明書店,1947年)。8月始,作《〈堯典〉著作時代考》(刊《文史》24輯,1985年)。9月,授"尚書研究"課,講《堯典》,編《尚書研究講義》。編輯《尚書學》。

9月,始任北京大學史學系兼課講師,授課同燕大編著之《古史辨》第三冊由朴社出版,作自序。 任北平圖書館購書委員會委員。

1932年40歲

1月,赴杭省親,以淞滬抗戰,交通阻隔,留杭5月在杭為燕大圖書館購書,於一藏書家處發現姚際恆《儀禮通論》鈔本,乃借抄之。9月,在燕大、北大授"中國古代地理沿革史"課,講《禹貢》,編《尚書研究講義》,至1934年。又任北大"中國通史"課,講神話中的古史、秦漢宗教等。據燕大《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所論三皇部分始撰寫《三皇考》,至1935年寫畢(刊《古史辨》第七冊)。

又作《從〈呂氏春秋〉推測〈老子〉之成書年代》,(《古史辨》第四冊)。《讀〈周官·職方〉》 (《禹貢》7卷6、7合期,1937年)。

1933年 4l歲

2月,又在燕大歷史系代"秦漢史"課,據《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及上年在北大所講編講義,此講義後以《漢代學術史略》為題多次出版(五十年代後,又以《秦漢的方士與儒生》為題多次出版)。9月,又任兩校"春秋戰國史"課,編講義。

《古史辨》第四冊由羅根澤編著,由朴社出版。為此書作序,提出擬寫帝系、王制、道統、經學四考的構想,欲分別打破古史中種族、政治、倫理、學術的偶像。

請人繪製《地圖底本》,至1937年止。 任燕大教職員抗日會宣傳幹事,發起徵集抗日鼓詞,以"三戶書社"名義出版,又辦金利書莊銷售之。後書社改名為通俗讀物編刊社,任主任,其目標除提倡抗日救國外,並注意於國民道德之培養及現代常識之灌輸。8年間出版通俗讀物小冊子.600餘種,行銷5000多萬冊,以大鼓書體裁為多。

又作《州與岳的演變》 (《顧頡剛選集》)。《讀〈尚書·禹貢篇〉之偽(孔傳)與孔氏〈正義〉》(《禹貢》7卷1-3合期,1937年)。

1934年 42歲

2月,因授"中國古代地理沿革史"課,便以學生課作為基礎,創辦《禹貢》半月刊,與譚其驤合寫發刊詞。夏,與燕大同人去綏遠參觀,了解到邊疆和民族問題的危機,歸後便將《禹貢》半月刊的方向轉到這方面。至"七七"事變時,此刊共出七卷81期,造就了"禹

貢學派"。

作《古史辨》第五冊自序。 編輯《大公報·史地周刊》,至1936年。 任故宮博物院理事。又作《〈五藏山經〉試探》 (《史學論叢》1期,1934年)。作《兩漢州制考》 (《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5年)。《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和辨偽》 (《古史辨》第七冊)。《讀〈爾雅·釋地〉以下四篇》 (《史學年報》2卷1期,1934年)。《古史中地域的擴張》(《顧頡剛選集》)《王同春開發河套記》(《禹貢》2卷12期,1935年)。

1935年 43歲

編著之《古史辨》第五冊由朴社出版。 以燕大規定教書滿5年者可休假1年,3月,應北平研究院聘任史學研究會歷史組主任。

10月,任北大"春秋史"課,編講義。

作《〈崔東壁遺書〉序》 (本書首,亞東圖書館,1936年)。

1936年 44歲

主編北平研究院《史學集刊》。

7月,任燕大歷史系主任。9月,任兩校"春秋史"課,重編講義,童書業助之。又在燕大新開"古蹟古物調查實習"課,為養成學生自動蒐集材料之興趣,俾所學不受書本限制,率領學生調查北平及涿州、宣化等地古蹟古物。

編訂之《崔東壁遺書》由亞東圖書館出版,此項工作前後歷15年。

與徐文珊合理之《史記》(白文本)由北平研究院出版,為此書作序。主編之《尚書通檢》由哈佛燕京學社出版,為此書作序。

5月,成立禹貢學會,任理事。八月,任理事長。 5月,與胡適、錢玄同等發起成立風謠學會。 9月,與馮家升在燕大發起成立邊疆問題研究會,任理事。 11月,與北平研究院同人赴陝西出席考古會年會。

又作《禪讓說出於墨家考》 (《古史辨》第七冊)。 《夏史三論》(與童書業合寫) (《古史辨》第七冊)。《吳歌小史》 (《顧頡剛選集》)。《墨子姓氏辨》 (《史學集刊》2期,1936年)。有仍國考》 (《古史辨》第七冊)。

1937年 45歲

始識平岡武夫。 4月,西北移墾促進會成立,任主席理事。 5月,風謠學會開年會,被選為會長。

作《蘇州近代樂歌》 (《歌謠》3卷1期,1937年)。《九州之戎與戎禹》 (《古史辨》第七冊)。《春秋時代的縣》 (《禹貢》7卷6、7合期,1937年)。《鯀禹的傳說》 (與童書業合寫)(《古史辨》第七冊)。

"七七"事變後,與通俗讀物編刊社遷綏遠。 8月,應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聘,任補助西北教育設計委員。9月,抵蘭州,考察甘肅省及西寧市教育。任甘肅青年所辦"老百姓"

社社長,出版《老百姓》旬刊,以西北民歌方式作抗敵宣傳。

1938年 46歲

至甘肅臨洮、渭源辦國小教員講習班,至隴西10餘縣考察。10月,抵昆明,任雲南大學教授,授"經學史"、"中國上古史"課。 北平研究院在昆明重組吏學研究所,仍任歷史組主任。 在昆明《益世報》創辦《邊疆》周刊。

羅根澤編著之《古史辨》第六冊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後朴社停業。

1939年 47歲

在雲南大學以語體文編《上古史講義》,並將專題研究結果以注語形式附正文後(刊《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二冊)。 住昆明北郊浪口村,盡力讀書,記筆記《浪口村隨筆》。

9月,抵成都,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任齊大"中國古代史"課。

又作《中華民族是一個》 (《益世報》1939年2月13日)。

1940年 48歲

上半年任齊大"中國古代史"、"古代史實習"課。秋,在研究所任"目錄學"、"春秋學"、"經學"、"古物古蹟調查實習","編輯方法實習"課。 創辦《責善》半月刊及《齊大國學季刊》。12月,應四川省政府古物保存委員會邀到外縣視察古物古蹟。任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員會委員。

1941年 49歲

3月,中國邊疆學會成立,任理事長,後該會與重慶等地邊疆學會合併,任總會副理事長。

作《古代巴蜀與中原之關係說及其批判》(刊《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月,抵重慶,任文史雜誌社副社長,主編《文史雜誌》,至1949年。

11月,至中央大學兼課,授師範學院國文系"古代文學"課、文學院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課。《古史辨》第七冊由呂思勉、童書業編著,上海開明書店出版。

1942年 50歲

任中央大學專任教授,秋,授文學院史學系"春秋戰國史"課,講課筆記後以《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為題出版(巴蜀書社,1988年);又授師範學院國文系"史記研究"課。任中大出版委員會委員、出版部主任。 代理邊疆語文編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又作《秦漢時代的四川》 (刊《論巴蜀與中原的關係》)。

1943年 51歲

辭邊疆語文編譯會、中央大學職。 4月,與人合辦中國史地圖表編纂社,任社長。11月,大中國圖書公司成立,以史地圖表社為編輯所,任所長。主編"中國名人傳"。

3月,中國史學會成立,任常務理事。

1944年 52歲

3月,任復旦大學史地系教授,授"史記研究"課。秋,授"春秋戰國史"、"歷史地理"課。 作《西北考察日記》 (合眾圖書館油印,194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年)。

任北碚修志委員會常務委員。齊魯大學又邀任國學研究所主任,11月,抵成都,任齊大"中國地理沿革史"、"春秋史"課。後以校中起風潮,即返重慶。

又作《〈詩經通論〉序》 (《文史雜誌》5卷3、4合期,1945年)。

1945年 53歲

秋,在復旦授"歷史地理"、"方誌實習"課。 任北碚修志委員會主任委員。

11月,任文通書局編輯所所長,編《文訊》。

1946年 54歲

2月,抵北平,查尋為日人所掠去之藏書。擬恢復禹貢學會,主編《禹貢》周刊。

7月,大中國圖書局在滬開辦,任總經理,至1953年。

8月,任蘇州社會教育學院教授,授圖書博物館系"中國目錄學"課、社會事業系"中國古代社會史"課。11月,任復旦大學"中國史學名著選讀"、"商周史"課。任蘭州大學教授兼歷史系主任。 編輯《益世報·史苑》。 文通書局編輯所遷蘇。

1947年 55歲

1月,辭復旦大學職。

春,在社會教育學院授"民眾讀物"、"考古學"課;秋,授"中國社會史"課;

又創辦《民眾》周刊。6月,民眾讀物社成立,任理事。7月,任理事長。

與丁君l主編"中國歷史故事小叢書"。 《文史雜誌》改由文通書局出版。為此刊作《復刊詞》(刊6卷1期,1948年)。

1948年 56歲

在社會教育學院又授"上古史料研究"課。3月遷居至滬,課由人代。

6月,抵蘭州,就職蘭州大學。授"上古史研究"課,編講義。12月,返滬。

當選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

1949年 57歲

理《西北考察日記》、《上游集》、《浪口村隨筆》交合眾圖書館油印。

5月,任誠明文學院教授,授"目錄學"、"春秋左傳"課。8月,任該校中文系主任。9月,授"校勘學"、"傳記研究"、"中國文學史"。

12月,任震旦大學教授,授"專書選讀"課。

1950年 58歲

在誠明文學院又授"史記比較研究"、"尚書研究"課。 在震旦大學又授"考證學"課。

作《崑崙傳說與羌戎文化》(其中:《從古籍中探索我國的西部民族--羌族》刊《社會科學戰線》1980年1期;《(山海經)中的崑崙區》刊《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1期;《〈莊子〉和〈楚辭〉中的崑崙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刊《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2輯;《穆天子傳及其著作年代》刊《文史哲》l卷2期,1951年;《〈禹貢〉中的崑崙》刊《歷史地理》創刊號,1981年;《崑崙和河源的實定》刊《歷史地理》3輯,1983年;《鄒衍及其後繼者的世界觀》刊《中國古代史論叢》1981年1輯;《〈水經〉中的河源》刊《文史集林》1輯,1985年;《酒泉崑崙說的由來及其評價》刊《中國史研究》1981年2期;《偽東方朔書的崑崙說》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輯,1985年)。

8月,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任中國新史學研究會上海分會幹事。

1951年 59歲

8月,誠明文學院併入上海學院。秋,授"古籍整理"課。

作《尚書·周誥》校釋譯論(其中《酒誥》刊《文史》33輯1990年)。

1952年 60歲

任復旦大學兼任教授,授"中國民族史料"課。9月,上海學院被取消,任復旦大學專任教授,請假一年。

作《尚書·顧命》節譯(見李亞農《欣然齋史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任中國史學會上海分會理事。

1953年 61歲

春,與復旦大學師生到蘇州考古。

與章巽合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地圖出版社,1955年)

1954年 62歲

8月,抵京,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此後任職未再變。

11月,任標點《資治通鑑》之總校對。

1955年 63歲

任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校點《資治通鑑》畢。始校點《史記》。

將《辨偽叢刊》十種編為《古籍考辨叢刊》第一集,本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並作?lt;子略>序》入此書。又編第二集,未出版(其中:《〈周官辨非〉序》刊《文史》6輯,1979年,題《"周公制禮"的傳說和〈周官〉一書的出現》;《〈周官辨〉序》刊《文史》37輯,1993年,題《方苞考辨〈周官〉的評價》;《〈禮經通論〉序》刊《文史》38輯,1994年,題《〈儀禮〉和〈逸禮〉的出現與邵懿辰考辨的評價》)。

結束禹貢學會。

1956年 64歲

始整理讀書筆記。

1957年 65歲

應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邀,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

作《息壤考》(刊《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二冊)。

1958年 66歲

校點《史記》畢。

2月,出席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和出版規劃小組成立會。

3月,應北大邀任朝鮮留學生李址麟導師。 7月,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

1959年 67歲

著手整理《尚書》。

作《〈禹貢〉(注釋)》(刊《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科學出版社,1959年)。

5月,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60年 68歲

始整理《尚書·大誥》,其中校勘、注釋、章句、今譯四部分一、二稿畢。

1961年 69歲

編定《史林雜識》初編。

《大誥》之史事考證初稿畢,其中《武王的死及其紀元》一章抽出,修改後另刊(《文史》18輯,1983年)。研究《逸周書·世俘》及古代曆法。

1962年 70歲

改定《史林雜識》初編(中華書局,1963年)。

將《(尚書·大誥)今譯》摘要發表(刊《歷史研究》1962年4期)。作《〈逸周書·世俘篇〉校注、寫定與評論》(刊《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第二冊)。繼續撰寫《大誥譯證》,至1966年。調劉起釪為助手,整理《尚書》。

1964年 72歲

春,至北大為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講"經學通論",編提綱。

1965年 73歲

作《由"蒸"、"報"等婚姻方式看社會制度的變遷》(刊《文史》14、15輯,1982年)。

因病,手術後至療養所,為何啟君講中國歷史,以後由何啟君將筆記整理為《中國史學入門》出版(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又修訂版,1986年;又增訂版,1993年)。

1966年 74歲

8月,《大誥譯證》被迫暫停,此項工作歷時7年,成70萬字。其中史事考證部分以後陸續刊出(《"三監"人物及其疆地》,《文史》22輯,1984年;《周公執政稱王》,《文史》23輯,1985年;《三監及東方諸國的反周軍事行動和周公的對策》,《文史》26輯,1986年;《周公東征和東方各族的遷徙》,《文史》27輯,1986年;《康王以下的東征和北征》,《文史》29輯,1988年;《三監的結局》,《文史》30輯。1988年;《奄和蒲姑的南遷》,《文史》31輯,1988年;《徐和淮夷的遷留》,《文史》32輯,1990年;《周公東征勝利後東土的新封國》,

《中國史學集刊》1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71年 79歲

始主持標點二十四史工作,至1978年此部書出齊。

1976年 84歲

與劉起釪繼續《尚書》整理工作。

1978年 86歲

與劉起釪合寫《〈尚書〉校釋譯論》(其中:《牧誓》篇,刊《中國史研究》1979年1期;《盤庚》篇,刊《歷史學》1979年1、2期;《西伯戡黎》篇,刊《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1集,1980年;《湯誓》篇,刊《鄭州大學學報》1980年1期;《微子》篇,刊《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2期)。

調王煦華為助手,整理積稿。9月始,將舊稿付刊。擬三、五、八年工作規劃。與鍾敬文等倡議建立民俗學及有關研究機構。

1979年 87歲

作《我是怎樣編寫〈古史辨〉的?》,至次年畢(刊《古史辨》第一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導師。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

1980年 88歲

審定《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目錄。任中國史學會理事。

12月25日,逝世於北京。

一生所寫《顧頡剛讀書筆記》以後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