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簡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軍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誕生於1927年8月1日。

1927年國民黨內以蔣介石、汪精衛為首的兩集團先後背叛革命,使國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遭到失敗。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教訓,從失敗中認識到武裝鬥爭和組織軍隊的極端重要性,決定發動武裝起義。同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國民革命軍兩萬餘人,在江西南昌舉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見南昌起義),標誌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始。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簡稱“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11日,毛澤東等領導的由農民、工人和革命官兵組成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湖南、江西邊界地區舉行秋收起義。經“三灣改編”後到井岡山地區,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為工農革命軍規定了打仗、籌款和做民眾工作三大任務,制定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後發展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及優待俘虜等政策。12月11日,張太雷、葉挺、惲代英、葉劍英、楊殷、周文雍、聶榮臻等領導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官兵舉行廣州起義。至次年6月,中國共產黨還領導了海陸豐、洪湖、黃麻、弋橫、湘南、桑植、渭華等地區的近百次起義。以後又領導了平江、左右江和其他起義。1928年4月,毛澤東率部接應朱德、陳毅帶領的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到井岡山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同年5月,各地起義建立的武裝陸續稱為紅軍。1929年初,紅四軍進軍贛南、閩西,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12月,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由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規定了紅軍的無產階級性質和基本任務,明確了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和政治工作的地位,解決了如何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成無產階級新型人民軍隊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1930年後,各地紅軍均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到1933年,全國工農紅軍發展到約三十萬人,創建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和許多塊革命根據地(亦稱蘇區),並多次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會剿”和“圍剿”。後來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隊的第五次“圍剿”,於1934年10月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湘鄂西、鄂豫皖等地紅軍主力,也先後被迫撤出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紅軍在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正確領導下,戰勝了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追擊堵截,三大主力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分別在甘肅省會寧和靜寧將台堡地區會師,完成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定,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於8月25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後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彭德懷改稱正、副總司令),轄——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10月,堅持在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轄四個支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東北抗日聯軍等抗日武裝,先後創建了陝甘寧邊區等十八個抗日民主根據地,深入敵後戰場,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在八年抗戰中,同日偽軍作戰十二萬五千餘次,斃傷俘日偽軍一百七十一萬四千餘人,並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軍隊多次反共摩擦,在十九個省、區內形成了擁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和一億二千萬人口的解放區,部隊發展到一百三十餘萬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為獨占勝利果實,蓄謀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竭力爭取和平民主,同時調整戰略部署,對部隊進行整編,編組了野戰兵團,並劃分了戰略區,組建了軍區和野戰軍。全部野戰軍約六十萬人,地方軍六十餘萬人,民兵二百二十餘萬人。在此期間,各解放區軍民對國民黨軍隊的挑釁和進攻進行了堅決自衛還擊。6月下旬,蔣介石公開撕毀國共雙方簽訂的停戰協定,以重兵進攻中原解放區,接著將戰火擴展到其他解放區,挑起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進行自衛反擊,解放戰爭全面展開。此後,各解放區部隊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通過一年的積極防禦作戰,相繼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對陝北、山東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底,以主力出擊外線,挺進中原為起點,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反攻和進攻。1948年9月開始,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先後發起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隊大量精銳部隊,解放了東北、華北及長江中下游以北廣大地區,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增加到四百萬人。為適應戰爭形勢發展的需要,於1948年冬全軍統一編制序列和部隊番號。1949年春部隊整編:西北野戰軍編為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編為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編為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編為第四野戰軍。華北軍區的三個兵團,連同由東北野戰軍鐵道縱隊改編的鐵道兵團,直屬解放軍總部指揮。原有的五個一級軍區除中原軍區同第四野戰軍合併成華中軍區外,西北、東北、華北、華東軍區不變。4月,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23日解放南京,5月17日解放武漢,27日解放上海。隨後各野戰軍分別向東南、中南、西北、西南進軍,追剿殘存的國民黨軍。至1950年5月,結束大規模軍事行動。在歷時四年的解放戰爭中,共殲滅國民黨軍八百零七萬人,解放了全國大陸(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和大部分島嶼,人民解放軍發展到五百三十餘萬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解放軍肩負著實現祖國統一,抵制外來侵略,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維護國家安全,保衛和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任務,取得了保衛邊防、海防、空防作戰的勝利。曾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同時,不斷加強自身革命化、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由單一軍種逐步發展成為一支由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等諸軍兵種合成的強大軍隊,並組建了國防科工委,創建了各類軍事院校和科研單位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1981年6月,鄧小平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領導人民解放軍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85年5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作出在國防建設指導思想上實行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並決定人民解放軍減員一百萬,同時部隊進行體制改革和精簡整編。人民解放軍還積極參加和支援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1988年,頒布實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標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同意鄧小平辭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職務,決定江澤民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楊尚昆為第一副主席,劉華清為副主席,楊白冰為秘書長。1990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接受鄧小平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選舉江澤民為主席,經軍委主席提名,決定楊尚昆、劉華清為副主席。

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將一貫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永遠是保衛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堅強柱石。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成為保衛國防和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