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哈利·波特》有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

這幾天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我和媽媽便想到“避暑書莊”一一圖書館去避暑。

啊,終於找到了我心愛的《哈利·波特》大全集。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書中的扉頁已經泛了黃。

書中的主人公是哈利,一個帶著小圓眼鏡的男生,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被寄養在了姨媽家裡。

讀到這裡時,我不禁被書中的情節迷住了。一個大難不死的男孩,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注定與眾不同。怪不得這本書已經被翻舊了,就連我這個“麻瓜”也迫不及待地想往下看呢。

偶然一個機會,哈利收到了貓頭鷹傳書,這封信是一張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哈利·波特也在學校認識了兩個十分親密的好朋友一一羅恩和赫敏。他們互相幫助,一路上克服了種種困難……

隨著時光的流逝,哈利上了七年級,他即將畢業,但正是這年,哈利要接受終級的考驗一一打敗伏地魔,為父母報仇!

就在我還擔心哈利能不能成功時,微風把書帶到了下一頁,也把我的思緒引到了這最精彩的片斷中:哈利和伏地魔一同喊道:“除你武器!”“阿瓦達索命!”砰!一聲,如炮彈炸響,在他們反覆踩踏的圓圈正中央射出了金色的火焰,那便是咒語相撞的地方,哈利看見伏地魔的綠光碰到了他自己的魔咒,看到老魔杖飛到了空中,在初升的太陽里呈現出黑色,像納吉尼腦袋一樣,哈利以找球手精湛的技巧,用空著的那隻手抓住飛來的魔杖。只見伏地魔踉蹌後退,雙臂張開,通紅的眼睛裡細長的瞳孔往上翻著。伏地魔倒在地上,像凡人一樣死去。伏地魔死了,被自已的咒語反彈回去殺死了。哈利站那裡,手裡攥著兩根魔杖,低頭看著對手的軀殼。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

讀完JK羅琳的著名作品《哈利波特》後,對於波特的人物設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哈利波特,是一個從小就失去父母的可憐的孩子,被寄養在佩妮姨媽家,他的童年是他的整個人生中最難熬和不幸的時光,每天都生活在挨打和無休止的批評之中。在他12歲生日時,他才得知自己是魔法師,需要去上魔法學校,在通往學校的火車上結識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羅恩和對手馬爾福,從此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在學校里哈利學會了很多東西,變得勇敢而有主見,相信正義一定會戰勝邪惡,最後在朋友們和學校的幫助下打敗了伏地魔,獲得了勝利。

很多人會問,哈利和伏地魔兩人都是沒有父母的人,為什麼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兩個人所選擇的道路也不同呢?因為哈利知道,他的父母是為了保護他才會犧牲的,他不能辜負父母對他的期待,要做和父母一樣正直勇敢的人。而伏地魔則一直卻認為父母的離開都是別人造成的,他的心中被仇恨填滿。於是,因為對親情的扭曲讓他成為了一個壞蛋。

羅琳女士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充滿神奇的國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奇幻的享受,但其實現實世界的她,生活得也很可憐。當時,寫《哈利波特》的時候,她十分貧困,還帶著兩個孩子,只能在一些飲料店裡寫作,在創作的同時,又傳出一個痛苦的訊息,她的母親去世了。面對這些打擊和挫折,她為什麼沒有去輕生,沒有放棄希望?那是因為,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為了孩子能活下來,她也必須活下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有了《哈利波特》的橫空出世,火遍大江南北,名揚世界各地。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800字

最近,我來到了奇妙的魔法王國。在這個國度,我看到了生死離別,體會了友誼愛情,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磨難,最後成功了。

這個世界名叫“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是英國作家J。K羅琳所寫,是一部十分暢銷的小說。J。K羅令榮獲了眾多獎項和榮譽。還是致力於改善貧困兒童生活的慈善組織“螢光門爍”的創始人。

這套書描寫了合理。波特令人稱奇的前半生。講述了他和當時的最強者“伏地魔”的精彩對決。

在哈利·波特十一歲那年,貓頭鷹信使突然送來了一封神秘的信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信里附了一張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九月一日,他帶著生活用品來到了霍格沃茨,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朋友——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在學校里,他體驗了騎著飛天掃帚打球的運動,從課堂上和學校生活中,他學會了魔法,看見並養了一條火龍,出手奪回了魔法石。在密室里,他用蛇的毒牙消滅了伏地魔的日記,在地洞中,他認識了教父小天狼星布萊克。他在三強爭霸賽中大顯身手,奪得冠軍。他加入了鳳凰社,成為人們保護的中心。他結識了“混血王子”的課本,消滅了七個伏地魔的魂器,成為死亡聖器的主人。

在哈利·波特與伏地魔展開激烈的鬥爭時,哈利。波特的愛情也在飛速地發展。他先暗戀了秋。張。一個不錯的女孩,卻因為名花有主,放棄了。這時,他注意到了那個一直崇拜他的羅恩妹妹——金妮。這時的金妮早已出落得美麗大方,再也沒有一點小時候的影子。哈利和金妮的感情歷經了重重阻礙——迪安的最求,女生們的集體告白,羅恩的不放心,哈利的……但總算在伏地魔被打敗之後,修成正果,成婚生子。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900字

從古至今,書便是人類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古代的竹簡,還是今日的紙質書,當下流行電子書,書與人一同進步,人從中得到不同營養,書提供了人不同的精神需求,《哈利·波特》給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給養。

文中的哈利·波特有神奇的魔法,他可以使掃帚成為自己的飛行器,騎著它與風同行,穿越市井,飛越高山,撫過茂密的森林……每每讀到此處,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與哈利·波特同行。時時聽話的我,也想叛逆一次,在媽媽與老師毫無察覺的情況下,背上自己為自己準備的行囊,不帶任何通訊設備,徒步走出家和校園的大門,耳邊再沒有諄諄教誨,取而代之的只有風聲、雨聲、蟲鳴、鳥語,面前再也沒有我們久攻不下的書山高地,取而代之的是滿地芬芳,渴了喝口溪水,困了累了就睡在路邊的大石頭上,哪怕遇到狂風驟雨,也不會躲避,可現實是我從沒離開過家、教室一步,只有羨慕哈利·波特的份了,細想每次看《哈利·波特》都是一次精神遊歷,通過另一種形式和哈利·波特一道與敵人撕殺,一樣看見刀光劍影,真是身未動心已遠,快哉!

哈利·波特正直、勇敢、機智、靈敏,勇敢和正直兩點在哈利·波特與密室中寫的最多。比如哈利·波特為了救石化的人和靈魂被吸走的金妮,他用蛇語打開密室和伏地魔鬥智鬥勇,後來,他的正直感感動了鳳凰,鳳凰用嘴啄瞎了蛇怪的眼睛,哈利·波特又從唱歌的分院,拿出了寶劍,殺了伏地魔的靈魂,哈利·波特的戰鬥起起落落,看的我心驚膽顫。原來在魔法的世界裡也充滿著邪惡,哈利·波特的每一場戰鬥與其說是靠魔法取勝,倒不如說是靠信念取勝。說真的,在我們的麻瓜(魔法界對人的稱呼)的世界裡不也有“魔法師”嗎?如盲人海倫·凱勒,用筆做“法杖”,征服了全世界,貝多芬用生命彈奏出不朽的讚歌,魯迅在黑暗碰壁中成為一代文豪……可見,一個人只要有了信念,不論有多困難,都會成功。信念並不是大人們才有的,都說我們零零後沒追求、沒信念,但是每次與哈利·波特並肩作戰,我都可以感覺到信念的力量,正是這力量讓我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讓我在四十五分鐘裡分秒不懈怠,讓我穿行於不同補習班毫無怨言……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500字

期盼已久的寒假總算來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來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本書的背面,背面畫的是哈利·波特與伏地魔最後一戰,哈利與伏地魔對立著,天空是昏暗的,這場戰鬥,將決定整個世界的命運,看到這一幅畫面,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我是一個忠實的“哈迷”,從國小起哈利·波特就陪我經歷了一路的風雨,直到了國中。我第一次接觸哈利·波特,是在看了第一部電影之後,當時我只是單純的被JK羅琳所構造的魔法世界所吸引而當我買來實體書的時候,就完全沉浸在魔法世界中無法自拔。從第一本“魔法石”看到最後一本“死亡聖器”,我的心靈世界也和哈利·波特一樣經歷了許多變化。

在剛剛進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時候,小哈利和我一樣,是個無知而又懵懂的孩子,剛剛認識兩位新朋友——羅恩和赫敏。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哈利也從一個小男孩成長為一個堅強、有擔當的男子漢。在所有人的命運都被寄托在哈利身上時,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一切。從那時起,我明白了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要勇於承擔責任。在讀小天狼星布萊克的話“死了總比背叛朋友強,我們也會為你這樣做的!”時。我明白了友情是多么地重要。

哈利·波特系列書,就像我的成長之旅,陪我一路成長,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成了一個男子漢!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1000字

慢慢走進禁進的邊緣,面對著死神臨近的步伐,好在,哈利還有家人的愛相伴……

“兩個人不能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這句話,像詛咒一般縈繞於哈利心中,兩個人都得死,自己則是伏地魔最後的魂器,這時,對於一個剛滿十七歲的男孩來說,死神的降臨,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但比起魔法界的安危;比起家人的安全;比起別人的為他而死去。只要能解決一切,自己的一條命,又算得上什麼?

從容赴死,與家人的記憶相伴,哈利在面對死亡前,有了人生感受的一點溫暖,周圍的寒意也已經消失不見,面對伏地魔,哈利無動於衷,只是緊閉雙眼,等待死神把自己帶走。

只聽一聲“阿瓦達索命”,哈利沒了知覺,只看見綠光閃現,耳邊隱隱約約傳來伏地魔撕心裂肺的喊叫,在朦朧中,鄧布利多的影子在腦海里閃過……

該來的總歸會來,一旦來了,就要勇敢去面對,即使哈利·波特是傳說中“大難不死的男孩”也沒有一點用處,當伏地魔的最後一個魂器,在人間灰飛煙滅時,哈利總算嘆了一口氣,他完成了鄧布利多的遺願。

其實哈利大可以不用管這所有人的安危,自己去投降伏地魔,以自己是他最後一個魂器的身份,便可以保證自己一生衣食無憂。但他沒有這么做,在逃避和責任當中,但選擇了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拯救魔法界的責任,與伏地魔抗戰到底,不到最後,絕不輕言放棄,那怕只有微弱的一線生機,也要頑強抵抗。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600字

《哈利·波特》是J·K羅琳寫的一系列書,其中《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她的第七本,全系一共有八本,但這一本,是最受人歡迎的一本。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講述的是哈利為了對抗伏地魔而去尋找並消來魂器。伏地魔共有七個魂器,而最後一個,卻是哈利自己。如果要消滅伏地魔,就必須消滅自己。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與千萬人的死亡,哈利選擇了自己。

這是一個神秘、變幻、善與惡和對於現實社會的思考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友情、成長、擔當、勇氣和正義與力量的故事。

這不是一本單純的魔幻小說。在這一本書中,我讀出了哈利捨己為人的遠大精神。勇敢與堅強,使他敢於直面伏地魔的挑戰。好友的幫助,使他能夠戰勝伏地魔。

我看了書後,最深刻的是一句話: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總能得到幫助。是的,的確如此。上天會眷顧善良的人,但不會幫助邪惡的人。

伏地魔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認為巫師的血統必須純粹。對於反對他的人,他全都殺了。同時也將大量的麻瓜殺害,固執的認為他麻瓜的下賤的種族。

這和引發二戰,散後在地下室自殺的希特勒十分相像。後果也是相同的,終被正義消滅。

憑著這種敢於犧牲,不懼死亡的神,最終使哈利正義打敗了邪惡。但自古以來,並不是正義一定能打敗邪惡。而是因為擁有獨特的精神,並不只為自身而活的那方被稱為正義。

如果擁有善良、努力、敢於自我犧牲者的團隊,能不勝利嗎?在結尾,哈利並沒有把伏地魔那支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杖占為己有,而是選擇丟棄,這難道不是正義嗎?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600字

哈利·波特是一本冒險小說,每當讀這本書,讓我身臨其境,危險和團結的情節,真是一波三折。

為了完成較長鄧布利多的遺命,一直在暗中尋找銷毀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找到了另一個魂器。但是,要去金庫尋找,這可是很困難的,隨時有著與死神的對抗。他們計畫好了行動的路程,把隱身衣披在哈利的肩上。羅恩與赫敏喝下魔藥,變成了兩個食死徒。他們的警覺很大。在一路上,他們面對敵人的一次次拷問,來到了最大的銀行——金庫。一條火條擋住了他們的路,那隻火龍眼睛受傷,掙扎著。似乎伏地魔意識到他們三人會來到寶庫,這難不倒他們。他們利用方法進去尋找。當有人發現時,他們找到了,打開火龍的鎖鏈,火龍和他們炸開了隧洞;狡性脫離了危險。

只有打破魂器,不讓伏地魔變得更厲害。找到三件死亡聖器,打敗伏地魔。才能使人們獲得重生的希望。

在這途中,哈利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責任心和團隊意識,知道只有他才能打敗伏地魔,捨己為人的精神。為了不讓更多的人失去性命、犧牲自己的他,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偉人,毛澤東。

他是一個聰明的人,曾經帶著紅軍長途跋涉二萬八千里,讓中國不像韓國一樣,軍令權在美國人手中,讓待在中國的每一隊美國人,離開了中間,讓中國重新崛起,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他的帶領下,我們越來越繁榮,科技在不斷地增長。使其他國家不能在小瞧我們。這樣的一個人物,無非和哈利·波特一樣,讓我們存在幸福的生活中。

曾有一句話: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毛主席雖然人不在,但精神在,靈魂在。哈利·波特也是這樣。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700字

“死嗎?一點也不疼,比進入夢鄉還要容易。”“我們會陪著你直到最後的最後。”哈利終於戰勝了恐懼,一步步地邁向死亡。看到這一幕,我為哈利的勇氣感到震驚。一個十七歲的男孩不可能不害怕死亡,可他竟是如此平靜。

哈利為了同伴,為了家人,不得不肩負起不屬他這個年紀的重擔。在那時他完全可以和其它同學一樣待在城堡里不出來,但他的善良告訴他,如果他不去赴死,將會有更多無辜人因為他的懦弱而犧牲。於是他既便恐懼還是不得不堅定地一不步走向死亡。

哈利和伏地魔是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正義,一個極度邪惡。伏地魔的出生讓我不由得大吃一驚。他前身竟是一個名為湯姆·里德爾的男孩,曾被譽為是全校最聰明的男孩,卻因為一個邪惡念頭的萌芽——巫師的血統是最純正的。而變成一位不倫不類的邪惡魔頭。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邪念需在剛起步時就掐掉。

故事地最後,哈利戰勝了伏地魔,老魔杖也臣服於他。我特別想知道這個男孩在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杖時會做些什麼。要知道只要他有那么一絲貪念世上就可能爆發出第二場戰爭啊!但哈利在羅恩勸說他留下時,哈利還是毅然絕然的掰掉了老魔杖扔進懸崖。

羅恩是書里三位主人公中最真實的一位,他沒有赫敏的機智果斷,也沒有哈利波特的鎮定勇敢。他甚至一次一次地想要放棄。但可貴的是他一次次地戰勝自己,每每放棄後,他都會掐滅自己的念頭回到團隊當中。他的出現給書里增添了一份生氣。

赫恩是書中三人團隊的軍師,她雖然是“泥尼種”卻樣樣做都比大家好。她甚至比哈利還要冷靜。當他們迷茫時赫敏像盞路燈替他們指明方向。

查看全文

讀《哈利·波特》有感600字

“人,總會死的。哈利是為我們而死,他永遠活在我們心裡。”——題記

這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一場善與惡的決鬥,兩個人不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其中一個將要永遠離開……

哈利·波特為了完成鄧布利多的遺願——找到伏地魔的全部魂器並摧毀。為了消滅這邪惡殘暴的伏地魔,為了驅趕這股黑暗勢力,哈利,和他的夥伴羅恩、赫敏,踏上尋找魂器的征途——一場生死未卜、阻礙重重的旅程。

然而,面對著這一切的未知、重重的困難,他們沒有猶豫,毅然辭別了親人與朋友。這是成長與擔當的力量。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羅恩承受不住考驗,憤然離去。赫敏因思念在羅恩,夜夜泣不成聲。哈利也因鄧布利多隱瞞了他太多事情,心生埋怨……眼看著這隊搜尋魂器之隊就要瓦解而世界依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就在這緊要關頭,羅恩又出現了,在哈利找格蘭芬多寶劍時救了快要溺水的哈利,並摧毀了魂器!兩人相擁而泣,一支堅不可摧的戰隊又重新站起來!這,便是友情的力量。

在最後,哈利在斯內普的回憶里,得知了自己是伏地魔的最後一個魂器,消滅伏地魔就必須殺死他!當哈利自己得知這就驚人的事實時,內心不禁為之一顫。在這生存與死亡的決擇里,他會如何選擇?是苟且地活著,看著同伴們為他而死?還是壯烈地犧牲,消除這黑暗勢力?最後,他步伐堅定地走進禁林,面對伏地魔的魔咒,神情坦然,毫無懼色。這,是正義與勇敢的力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