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演講稿

時間:2023-01-17

孩子的演講稿(精選9篇)

孩子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榮幸能夠有這樣一個和大家共同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做為王家長來說,我並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是心理學家,只是一個最普通的機關工作者,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只是用己所學盡己所能,一步步地在懵懂中摸索著教育她。她是一個活潑、可愛、大方的女孩子,我們一家人都視她為寶。但是相應地我們也面臨一些教育的問題,現在就讓我聊聊這幾年自己的心得:

1、我很注重家庭的氣氛,儘量達到和諧而又健康。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不說髒話,不粗魯。另一方面我們也注重家庭讀書氣氛的培養,孩子學習時絕不能打擾影響她。讓她時刻注意到父母經常沉浸於讀書中,並讓她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2、我們很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人的品質是第一要素。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受到一些周圍環境的消極或負面的影響,因此我們做到凡事從正面教育孩子,幫助孩子辨別真善美,培養孩子的善良、寬容、積極樂觀,富有同情心、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遵守紀律等等一些優良品質。好習慣一旦養成,將終身受益。比如孩子上二年級時,語文課要求寫日記了,一開始王瑛琪對於寫日記比較反感,不知如何下筆,而且寫的猶如流水帳,當時真把我急壞了,心想我這個當家長的總不能讓自己的女兒不知怎么下筆吧。於是我就開始行動了,不止一遍地說要注意觀察,要注意體會自己的感受,這樣眼裡有東西,心裡才有東西,才能在筆下寫出來的。周末我就帶她去新修好的大禹公園,讓她從進門就開始注意觀察,從大大的“禹”字到公園內的各個亭台樓閣,從潺潺流水到壯麗的石柱等都不放過,並且讓她注意自己心情的變化,回來後一篇優美的《大禹公園》寫成了。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去孩子大姨家,她表哥寫作文不怎么樣,王瑛琪就開始教他了,說寫作文第一就是要注意觀察;第二就是要寫自己眼睛所看,內心所想,就是要通過修飾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感受。比如說一些花很好看就要注意用個什麼奼紫嫣紅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等等這些詞;第三就是要會收尾會扣題。呵呵,看到孩子說的頭頭是道,我內心是無比高興,沒想到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可以自己當老師了……

查看全文

孩子的演講稿(精選10篇)

孩子的演講稿 篇1

每一個人都有激勵自己的名言佳句或句子,這些名言佳句、句子都可以叫做“座右銘”想知道我的“座右銘”是什麼嗎?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座右銘”么,就是“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它在激勵我,當一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時,就可以換一條路試一試,總有到達“廣場”的時候。

那么,有人可能會問:“你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利用這一句話做為你的‘座右銘’呢?”

答案:是在我學習了《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篇課文以後,“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便成為了我的座右銘這篇課文中,作者的父親帶著作者爬上塔頂,指著星羅棋布的街道,告訴了作者一個道理,是作者受益匪淺。

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讓我們解一道“難題”。我按照一種思路算下去,結果,最後一步算式除不盡,我想:可能前面哪一步的得數算錯了。於是,我回過頭來,把每一步算式都驗算了一遍,並沒有錯誤。“難道這道題不能這樣做嗎?”我不禁自言自語地說道,“對呀!換一種思路,看看行不行。”

想到就做到,我換了一種思維方式,果然,一道“難題”變成了一道很簡單的題。後來,我學了這篇課文,“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便成為了我的“座右銘”了。它總在我遇到類似的困難時前來提醒並告誡我: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當一條路走不通時,可以換一條路試一試。

讓我們一起向著我們心中的目標前進!

孩子的演講稿 篇2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坐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學習,並且感謝學校老師跟各位家長給我這次機會,分享我有關教育孩子的一點點心得,還希望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

查看全文

孩子的演講稿(精選18篇)

孩子的演講稿 篇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人生的道路並不是想像中那么完美,工作崗位的高低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去做,所有的工作都是高尚的,只有用愛,才能建立與孩子的友好橋樑。

滿懷著對未來的希望,19歲那年我帶著對工作的熱情和稚氣踏進了幼教這個童話般的世界。在這裡,我品嘗了所有的喜、怒、哀、樂。也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只要我們用心的去做,那么開心快樂將永遠屬於我們。

也許有人會問;“你天天和那群無知的孩子在一起,幹著比別人累幾倍的活兒,包括那些擦屁股,洗尿褲在內的繁瑣的工作,心理不反感嗎?”如果說不煩感,那是假的。記得我第一次到幼稚園上班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別的好,因為我終於可以近距離的接近天真可愛的孩子。可是,好景不長,剛過不到幾分鐘,就聽到一個小朋友大聲的叫;“老師,擦屁股”。當時我很震撼,原來幼稚園的工作是這樣的呀!當我蹲下去為孩子擦屁股時,我流下了委屈的淚水。當天下午,我就辭掉了幼稚園的工作。為什麼,一個幼兒工作者,各個老師的素質都不差,而乾出的工作卻是那么的低微,而且也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么輕鬆,快樂!

怎么辦呢?當時我對我的本職工作突然之間產生了厭倦與恐懼,開始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感到萬分得後悔正在這時候,作為教師的媽媽一句話提醒了我;“人生的道路並不是想像中那么完美,工作崗位的高低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去做,所有的工作都是高尚的…….。”是呀!幼兒教師是高尚的而偉大的,因為他們有超出凡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襟懷。

查看全文

孩子的演講稿(通用9篇)

孩子的演講稿 篇1

夜是那么的靜,沒有一絲聲響,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銀白色的月光灑滿了整個世界。我躺在床上,心裡胡亂的想著,就連自己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陣清風透過窗戶進了屋,吹到了我的臉上,一種似曾擁有的感覺觸動了我的心,暖暖的,涼涼的,是那么的舒服。對,是它,是鼓勵的力量,是我曾擁有過的。人微言輕的學生,自從踏上了求學之路,就生活在父母、老師、同學的鼓勵之中。有時僅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簡短的話,都能打動我們的心。

說起這事已有兩年半的歷史了,當時我上初二,也許那時我才真正感受到鼓勵給我帶來的震撼。一次班主任笑著走進教室對我們說:"學校將選十名同學參加市裡的語文競賽,希望同學們能踴躍報名……"他總是用這種鼓勵的語氣對我們說。當時我心裡充滿了矛盾,我多么想參加啊,可這也許只是異想天開,班上這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怎么會輪到我呢?於是,我上課總心不在焉。有一天正當我準備進班時,班主任叫住了我,"天哪,難道班主任發現我上課不專心了嗎?"我忐忑不安的走進了辦公室,我只是低著頭,不敢正視老師,老師用和藹的語氣說:"經全班同學推舉和老師們的研究決定讓你也參加競賽。"當時我猛得一驚,仿佛一下子從地獄升入了天堂,我抬起頭,望著老師殷切的笑容,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的鼓勵目光似乎在說"加油呀,我們期待著你"。回到班上,同學們都圍著我你一句我一句:"我們相信你……"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極力的鼓舞了我,使我增加了努力的動力。當我把這件事告訴正在田間辛勤勞作的父母時,他們仿佛忘記了勞累,笑著說:"有機會就要好好把握,只要認真一定會有所收穫的。"我知道這是他們對我的期望,也是給我的鼓勵。

查看全文

怎樣和國中孩子交流(通用4篇)

怎樣和國中孩子交流 篇1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給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理解和傾聽孩子的需求

主動傾聽孩子,代表著父母的關愛和尊重,孩子也當然願意聆聽父母的看法。傾聽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中逐漸明晰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從而讓孩子逐步學會自主、負責和獨立。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國中孩子的觀點、判斷很可能荒唐甚至違背主流文化。身為家長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建立友好的信任關係

國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也會好得多。

適時進行性教育

性的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一個明顯標誌。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孩子對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感到緊張、困惑。在恰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識是必須的。這一時期,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增強,希望了解異性並渴望得到異性的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現象,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對此家長不必過於敏感、擔心,更不能草率地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要承認中學生異性交往的合法性,創設正常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這樣,孩子就能夠非常坦然地面對異性的交往,反而不會出現家長擔心的結果。

查看全文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精選3篇)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 篇1

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其實很簡單,因為我現在是一個學生,所以我要先把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看書”,只要乖乖上課、看書,長大之後,就會變成有用的了,這樣就可以孝順父母了!

還有,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家事,幫他們減少負擔,像是我可以做到的有擦桌子、掃地、拖地、洗碗、摺衣服……等,這些我都做的到,只要是我做的到的,我一定 會幫忙,因為這樣才可以孝順爸爸媽媽他們,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我和哥哥以及弟弟要乖乖聽話,因為如果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們三兄弟吵架,他們一定會很難過,所以孝順爸爸媽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爸爸媽媽上班時,讓我覺得非常難過,因為他們凌晨五點整,就要去上班了,他們辛苦的賺錢,回來一定會很累,所以我可以幫他們按摩、捶捶背,讓他們休息、睡一下子,放輕鬆,把一天辛苦工作的疲勞完全消除,這個樣子不但可以讓爸爸媽媽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進家庭之間的感情,如果哥哥弟弟也這樣子做的話,爸爸媽媽一定會更高興的!

爸爸媽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照顧我們、養育我們、教養我們,他們是不求回報的,但身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孝順他們、感謝他們,我們要用一棵感恩的心來回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下,這也是全天下身為子女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爸爸媽媽,做個孝順的小孩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榮幸地站在這神聖的國旗下演講,滿懷激動。我演講的主題是——中華孝道。

查看全文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精選5篇)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 篇1

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其實很簡單,因為我現在是一個學生,所以我要先把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看書”,只要乖乖上課、看書,長大之後,就會變成有用的了,這樣就可以孝順父母了!

還有,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家事,幫他們減少負擔,像是我可以做到的有擦桌子、掃地、拖地、洗碗、摺衣服……等,這些我都做的到,只要是我做的到的,我一定 會幫忙,因為這樣才可以孝順爸爸媽媽他們,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我和哥哥以及弟弟要乖乖聽話,因為如果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們三兄弟吵架,他們一定會很難過,所以孝順爸爸媽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爸爸媽媽上班時,讓我覺得非常難過,因為他們凌晨五點整,就要去上班了,他們辛苦的賺錢,回來一定會很累,所以我可以幫他們按摩、捶捶背,讓他們休息、睡一下子,放輕鬆,把一天辛苦工作的疲勞完全消除,這個樣子不但可以讓爸爸媽媽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進家庭之間的感情,如果哥哥弟弟也這樣子做的話,爸爸媽媽一定會更高興的!

爸爸媽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照顧我們、養育我們、教養我們,他們是不求回報的,但身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孝順他們、感謝他們,我們要用一棵感恩的心來回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下,這也是全天下身為子女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爸爸媽媽,做個孝順的小孩

做一個孝敬的好孩子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榮幸地站在這神聖的國旗下演講,滿懷激動。我演講的主題是——中華孝道。

查看全文

怎樣跟國中生的孩子交流(精選5篇)

怎樣跟國中生的孩子交流 篇1

1、家長要與時俱進

現在的孩子,通過多方渠道,如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來自各方各面的信息、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談吐間也會蹦出許多新名詞。然而對這些新名詞家長又了解多少呢?不了解孩子的語言和想法,家長又怎么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呢?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要與時俱進。多關心時事新聞,多看時尚雜誌,知道孩子喜歡的歌星名字,知道重大的體育比賽,知道如何上網,知道當下的流行辭彙等等。這些既能豐富和提高自己又能拉近和子女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為呢?

2、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

在與孩子溝通的建議中家長聽到最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可是聽的最多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係。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溝通時應“多建議、少命令”充分尊重他們,並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遇到事情不要一味的用命令的語氣如必須,馬上,一定等等,而要用商量,探討式的語氣如,能不能,好不好之類的。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尊重我的,把我當大人看待。雖然用“必須”“馬上”等命令式的語氣,孩子也可能會做,但其心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3、家長要懂得傾聽

這一點許多家長知道卻沒有做到。他們更多的是讓孩子聽自己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說自己養育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等等,他們很少耐心用心的聽孩子在說什麼。想想看,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又怎么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呢?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應是雙向性的,是互動的,是家長與孩子的無障礙的充分交流。在溝通時,要留有時間讓孩子講話,當孩子和你談問題時,家長應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應該眼神注視著孩子,認真地傾聽孩子的說話,在心平氣和、相互理解氣氛中,以交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一旦孩子把家長作為傾訴對象,就意味著把你當作同學、朋友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拉近了,交流溝通也就自然順暢了,對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能防止這一時期的孩子產生早戀、網癮等行為。

查看全文

怎樣和國中孩子交流(精選5篇)

怎樣和國中孩子交流 篇1

1萬萬不可強迫粗暴

你和一個幾歲的孩子溝通,如果你用強迫或者粗暴的語言,或許那個孩子會害怕你,於是聽你的話。但對於一個中學生的孩子來說,你那套可能不好用了,不是孩子不聽話了,而是孩子知道什麼叫被尊重了。孩子進入國中,已經進入了青春期,而一名青春期的孩子,就算性格再好,也有自己的自尊,即使孩子不表現出對你的反感,可孩子的心,已經把你排除在外了。

2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什麼叫溝通?溝通就是兩個人各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個人說,一個人聽,更不是你強迫我勉強。既然你想和孩子溝通,那么你就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脾氣,把自己最想表達的表達出來之後,靜靜地聽孩子說,不要急著反駁,先聽完,這是對孩子最起碼的尊重。孩子發現你尊重ta,這才會完全放鬆下來與你溝通,不然你們的溝通只是一次失敗而已。

3別整日對孩子絮叨訴苦

這是很多爸媽愛犯的錯誤,一張口就是我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應該回報我們多少。就在昨天,嘟嘟還和一女孩聊了此事。女孩的媽媽一張口就是我為你花了很多錢,我管你吃管你住管你喝,不打你不罵你,所以你得好好回報我,我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這樣子只會讓孩子逃離的遠遠的,在孩子心裡,你那不是愛,而是對孩子的一種交易,更是捆綁。嘟嘟想替孩子們問一句:你生養孩子,是準備換取什麼嗎

4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還不算,你還要認真傾聽,萬不可敷衍了事。進入國中的孩子非常敏感,但他們不是非常肯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會很仔細的觀察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爸媽。當你在聽孩子講話的時候,表現出心不在焉,或者敷衍,那么孩子保證不會繼續和你認真溝通下去,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那么我想問,這次溝通有什麼意思?

查看全文

跟上高中的孩子如何溝通(通用10篇)

跟上高中的孩子如何溝通 篇1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這時期的孩子的一個明顯的心理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也正是由於這種心理特點的出現,使得孩子開始產生一種“成人感”,容易與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對立。如果在該時期父母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情況不了解,掌握不了教育的分寸,很容易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孩子在該時期出現逆反心理主要原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家長長期以來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家庭中,家長教育孩子時主要是採用嚴格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家長會採用“棍棒教育”,以為“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挺管用的,畢竟那時候孩子還小、不懂事。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後,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對於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開始由小時候的“害怕”、“妥協”發展為“反感”,逆反心理隨之出現。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尊重孩子的人格。辱罵、毆打等做法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導致自己把孩子推離自己的身邊。作為家長要多增加與子女的情感交流,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避免用自己的“權威”來對待孩子,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在主觀上減少逆反心理出現的可能性。這樣孩子才能有話同你談,有心事與你說說,有了這個前提,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大問題,也不會給你惹大紕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