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導遊詞作文

時間:2022-06-26

樂山大佛導遊詞700字

遊客們,大家好!我就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洪,大家就叫我洪導得了!今天我帶大家參觀的是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好!我們到了。走進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一座小山腳下。首先映入你眼帘是兩尊巨大的佛像,被古代的能工巧匠活靈活現地雕刻在山上,栩栩如生。那么陡峭的山嶺,就是現在的人們也不一定能造出這么完美的藝術品來,古代修築佛像的人們又是怎么造的呢?真是鬼斧神工啊!

告別了兩尊大佛,我們又來到了“藏佛洞”。為什麼叫藏佛洞呢?因為在古代曾先後好幾次發生了“滅佛行動”,人們毀壞文物,燒掉寺廟,屠殺僧人,許多佛像也被破壞了。僧人們為了保護這些佛像和文物,將他們藏到一個洞中,待風波平息之後再搬出來。在這些災難中,藏佛的僧人無一倖免,直到很久以前,有人無意之間發現了這個有佛像數尊、文物百件的洞。走進洞中,第一個看見的是一尊千手觀音像,神情嚴肅,多少只手不可計數,每隻手上都各有一件法器,胸前托著一隻淨瓶,裡面插著幾條柳枝,唯妙唯肖。菩薩兩旁是兩個大佛守護神,兩人一人手持禪杖,一手持法器,神態嚴肅,好似誰敢對大佛不敬,他就毫不客氣地給他一下子。

走出藏佛洞,我們繞過一座座樓閣,就來到了山頂,你們看,這裡真是人山人海,遊人如織啊。在這裡,我們可以看見大佛的頭,你們看,有好多好多個螺髻,數也數不盡,縫隙處滿是青苔,可見年代十分久遠了。來到山下,我們才能看到大佛的“廬山真面目”,不能不感嘆:真是一尊大佛啊!大佛的頭與山頂平齊,神態莊重,耳朵長三米多,比一輛汽車還要長。大佛呈直坐式的,臨江而坐,雙手平放在膝蓋上,手上可以站十幾個人!大吧?難怪人們說,樂山大佛了不起,可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導遊詞600字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很高興今天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叫張原溥,大家可以叫我張導。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距省會成都約150公里,位於岷江、青衣江和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佛像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20xx年)開始動工,在經三代工匠的努力下,至唐德宗貞元20xx年(公元820xx年)前後歷經90年時間才修建完成。1996年12月,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莊嚴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背可圍坐百人以上。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雙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得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18層螺髻中,第四層、九層、十八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褶也有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的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和胸部有洞穴,組成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防風系統。

遊客們,我先介紹到這裡了,請大家漫步欣賞。注意在遊覽時不要亂丟垃圾,亂塗亂畫,愛護樂山大佛這一寶貴的世界遺產。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導遊詞

hi,大家好,我是欣然旅行社的導遊,現在,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樂山大佛吧。

各位遊客,眼前這座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依岷江東岸凌雲山棲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時稱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為古彌勒佛的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2024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海通禪師圓寂以後,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後,先後由劍南西川節度使章仇兼瓊和韋皋續建。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2024年)完工,歷時90年。被近代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樂山大佛景區由凌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等景觀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範圍,是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雲”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51個,耳長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凡遊覽的人都稱奇叫絕。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導遊詞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樂山大佛風景區。我是景區導遊,我叫魏春雲,大家可以叫我魏導。今天將由我帶大家參觀,希望大家做文明遊客!

首先,我把景區的情況總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彌勒佛石像,歷史悠久,建於公元72024年,屈指算來,它矗立在這已經1200多年了!這是眾多工匠一錘錘地花了90年修造出來的。接下來我們邊走邊看邊講。

樂山大佛坐落在我國四川省西南部,周圍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這三條大江,統稱“樂山三江”。坐在船上從正面看大佛,會發現大佛所處的位置於凌雲山西面陰坡處,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所以,雖然周圍是紅砂岩,但大佛依然沒有被風化完,不過,國家還是常常撥出專項資金給大佛洗臉。

人們說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通高71米;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每個耳朵能鑽進去兩個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長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頭的直徑竟有10米,有5層樓那么高呢!而它的手指卻有8.4米長。它的膝蓋到腳背總長28米,腳寬8.5米,如果人挨人站著,它的每隻腳可以站100多人呢!樂山大佛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怎么樣,厲害吧!

相傳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當時,岷江水勢洶湧,常常淹死過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不忍心看下去,於是便籌集巨款,修築樂山大佛,願它能抵住這洶湧的江水。當時,一名財主想得到這筆巨款,海通和尚便對財主說:“我寧願把我的眼珠挖下來,也不會給你這筆錢。”他見財主不信,便用雙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財主見了,嚇得魂飛魄散,這才打消了念頭。過後,海通又號召了很多人來修築樂山大佛。當時沒有挖土機、鏟車等現代化工具,全是一錘一鑿靠手工,歷時九十年才修築成功。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於唐開元元年,歷時90餘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遊客發現它所處的凌雲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遊客們,現在我們順著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遊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抬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著的照片為什麼遊人能摸著他的鼻子、臉、耳墜?喔,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大家跟隨我來,呵呵,摸著大佛的臉了,照張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張照啊!二十分鐘後在這裡集中。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作文600字

今天,我們要去遊覽聞名於世界的樂山大佛,來感受一下古人那巧奪天功的技藝與他們虔誠的佛教信仰。

可是,我今天的運氣太“好”了,只見通往大佛的路上全是遊人,那些導遊經常一邊走,一邊隨時停下進行講解,場面毫無秩序,混亂一片。這樣不僅堵住了去路,還浪費了遊人的時間,真是讓人著急啊!媽媽和姨媽先去排隊,而我就去瞻仰樂山大佛的創始人:海通和尚。

平常,我們排隊只要幾分鐘,最多也只要十幾分鐘。今天整整排了3個多小時!

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台階(一個台階有你大半個小腿那么高!可把我累死了),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大佛正坐著,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眼睛眯成一條縫,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像……

長江煙波蕩漾,仿佛是一條巨龍仰臥在祖國大地上,兩岸呈現出的青綠色,清楚地勾畫出長江偉岸的身軀。略帶黃色的長江水,“嘩嘩”地吼叫。長江後浪推前浪,興波助瀾滾滾東流。江水一股股向江心流去,被堅硬的石頭擊回,翻起回頭浪,又和後面湧上的水浪相激,轟轟作響。洶湧澎湃的江水把大佛襯托的更加威嚴!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么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呢?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作文600字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成都旅遊,遊覽了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聯合國遺產專家評價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羅河谷的帝王谷媲美。”我對樂山大佛充滿了好奇。

早上6點我們就起床了,媽媽說早點去不用排隊買票,我還不相信,不相信會有那么多人。到了樂山,已經快7點了,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樂山大佛風景區。到了那兒,買票的隊伍已經排得像蜿蜒的長龍,看來還是媽媽有先見之明。經過漫長的等待,票終於到了手,呵呵,可以一睹樂山大佛的真容嘍!

進了景區,向遠處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綿延的群山,山上覆蓋著大片的綠,有樹還有草,有的山上還坐落著小亭子,為綠色的青山上點綴了一點紅,顯得格外醒目。隨著人流,我和媽媽繼續往裡走,來到了一個懸崖邊上,沿著崖邊的小路往崖壁上看,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坐著的石佛——樂山大佛。我瞪大了雙眼,驚奇地看著這巧奪天工的石像,竟說不出話來。這個石像高71米,刻得栩栩如生。大佛慈祥地看著我,看起來很有靈氣,我在它的面前許下了心愿,渴望這個願望能夠實現。除了這尊大佛,在山的另一面還有一尊臥佛,不過這尊臥佛現在只能看見頭和腳,身子的那一部分被茂密的樹木給遮住了。

幸運的是,這次的導遊是一位佛學知識很淵博的阿姨,她給我們講述了很多佛學知識,其中蘊含了不少人生哲理,讓我們的旅途避免了像一些遊客那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了家啥都不知道”情況的發生。觀賞了樂山大佛,還了解了許多佛學知識,我感到這次旅途很開心。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作文400字

你去過樂山大佛嗎?這個國慶假期里,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四川省樂山市看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高七十四米,一個耳朵就有十多米,是一座山雕刻成的。令我驚訝的是,大佛閉過三次眼、流過三次淚。大佛是石頭雕刻的,怎么會閉眼呢?聽人說,四川以前經常出現災害,死了很多人,由於沒有地方埋,所以就只能扔進河裡,大佛不忍看滿河的屍體這樣悲傷的場景,閉著眼睛哭了。最後人們花了巨大的一筆錢,才讓大佛再次睜眼。你看,大佛臉上還有淚痕呢。在遊玩過程中,導遊開玩笑說,樂山大佛的腳是世界上最臭的,幾百年都沒有洗過!我發現,樂山大佛的左右,分別都有一座小佛。這兩個小佛是做什麼的呢?我盯著他們看了半天,想啊想啊……,最後覺得可能是保護大佛的。

查看全文

遊樂山大佛作文600字

在外婆家,媽媽決定帶我去一次樂山大佛,那裡有一個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個佛像都要大。激動與興奮使我晚上睡不著覺。

第二天早上,我們便出發了。剛剛到達目的地,我三步並作兩步的跳下車,疾步跑向大門口,我看見一個木牌上清楚刻簡介二字,後面寫到;樂山大佛是三江交匯之處,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當我們興高采烈的帶著門票給驗票員時,聽說現在是長潮的大好時機,便像打了雞血一樣,“飛到了觀景台”上。三江匯合之處揚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後來江水越來越洶湧,江邊上可憐的小石子兒也被打掉了許多。三條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個調皮的小孩為了某一樣玩具打架一樣。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處了。有一條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腳底處。在通道頂端可以看到大佛頭像;它慈愛的目光總是盯著一個點不動;它的耳垂是那么長,足足有一個客廳那么大!在通道中間可以看見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么大;在通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可以看見大佛的腳背,腳背足足可以放四張桌子,大佛的腳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個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發現了各式各樣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還有的在認真讀書。石壁上還刻著如來佛祖、南海觀音、鎮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學期里天天向上、學習進步、每次考試一百分。

在走出大門以前,大佛的樣子讓我回味無窮。樂山大佛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查看全文

樂山大佛作文500字

早就聽說,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坐佛像,這次有機會能親眼見到,當然不能錯過,於是我們一家人就向樂山出發了。

我們到了樂山,已經是中午了,先飽餐了一頓樂山缽缽雞,養好精神,便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樂山大佛風景區。通過大門,我們登著台階一步一步地向山頂走去。一路上,雕刻的雕像、古人的題字不計其數,就這樣邊看邊走,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山頂。

山頂有一座凌雲寺,樂山大佛就是唐朝凌雲寺的海通禪師主持雕刻的。在山頂上只能看到大佛的頭頂,據說大佛的頭頂上有1021個髮髻,每個髮髻就有人的頭一樣大。我們沿著台階從大佛的右側開始下山,這條小路只能容一個人通過,人很多,我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挪動著。大約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來到樂山大佛的腳下。

我不禁努力抬頭去看整座大佛,他背靠著山端坐著,雙手平放在膝蓋上,慈眉善目,神態肅穆,雙目凝視著面前的滔滔江水。根據介紹,樂山大佛歷經三代工匠九十年的時間才竣工,他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裡面至少能容下兩個人,嘴巴和眼睛有3。3米長,手指有8。3米長,腳有8。5米寬。樂山大佛高71米,而整座山才72米高,當地用“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形象手法來稱讚樂山大佛的高大雄偉。

樂山大佛的宏偉景觀深深地震撼了我,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堅持創造了這個“懸崖上的奇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壯觀景色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