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後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水滸”一詞出自《大雅·綿》“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該詩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尋出路初建基業事。古人釋此詩,說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亂而走。乃知《水滸傳》所講,實是眾人於黑暗社會中尋求出路之事。一如古公亶父來到岐山,眾人聚義梁山,欲開創一片新天地以寄身。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頗令人心寒:

“宋江奏道:‘天帝哀憐臣等忠義,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眾將已會於此,有屈難伸,特令戴宗屈萬乘之主,親臨水泊,懇告平日衷曲。’”

好漢們奮鬥一生,竟直到死後在徽宗夢中才得以找到出路。其中含義,不言而喻:社會如此,活著便無出路可尋。

林沖被陷害之初是懷著希望的,直至草料場還想著“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卻不曾想因高衙內一點色心,高俅要害他至死,連陸虞侯也不容他活著。武鬆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證明哥哥身死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張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張都監陷害他並不需要證據。宋江在江州之前堅持不上梁山也是以為自己尚能回到官場,不曾想有黃文炳謀他,一心要他死。於是,山神廟中擺起三個人頭,鴛鴦樓上題寫了八字血書,潯陽江口也確被血染紅。魯智深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殺怎得乾淨?”乃是看破了這社會已無藥可救。但宋江仍要寫“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於是招安,眾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滅。這結局其實早有伏筆: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800字

北宋末年,吏治腐敗,各種矛盾爆發,一些走投無路者落草為寇、占山為王。《水滸傳》就寫了梁山好漢與官府作對、打家劫舍的故事。水泊梁山先後出現了王倫、晁蓋、宋江三位領導人,我想說一說宋江,說一說宋江的銀子從何而來?

宋江,梁山泊的第三任領頭人。綽號“及時雨”、“呼保義”都是人見人愛的好名號,他仗義疏財,大把大把撒銀子,在別人危難時刻常常出手與人方便,深孚眾望。

閻婆惜父親去世,宋江花銀子幫忙買棺材,再給十兩銀子,也因此得到了一個年輕漂亮的閻婆惜。遇上李逵時,宋江給了他十兩銀子去賭,李逵輸不起,搶走了別人的銀兩,宋江為他善後,又花了不少銀子了結此事。在柴進那裡碰到落魄的武松,一出手又是十兩銀子……十兩銀子可不少,總有今天的幾千元吧。

我是個喜歡較真的人,宋江家是不是有家財萬貫?好像並不是。宋江也算農民出身,他弟弟宋清和老父親在宋家莊務農,好像還不是什麼大地主,一年所得穿衣吃飯當然沒問題,遠遠夠不上家財萬貫。我打開《水滸傳》,從頭翻到尾,沒有一個字提到宋江會經營,懂買賣,他不是一個生意人。宋江也不是高官,就鄆城縣一押司,相當於今天縣政府的一個文書,工資高不到哪裡去,也就一工薪階層吧。

宋江的銀子就像從天上砸下來一樣,見到疾苦百姓,有難兄弟,銀子怎么都使不完。宋江視金錢如糞土,廣交天下朋友,贏得了“及時雨”的好名聲,可見金錢魔力非凡。

作為一個孝子,宋江一定還得拿錢時常孝敬父親。平時只要別人來投奔,他都會大大方方地上酒館招待,宋江不差錢呀。雖然也曾有人給宋江送過錢,畢竟也只有幾次,而且大部分都被宋江退還了。上山之前,宋江的錢從何而來?就是一個疑問。上山之後,特別是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後,大把大把來錢那就不奇怪了。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800字

讀了《水滸傳》一書,讓我受益匪淺。《水滸傳》是四大名著之一,它形象的為我們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漢,其中比較突出的有“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沖,“智多星”吳用和“及時雨”宋江。

“行者”---武松,為人正直,藝高膽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漢。而且粗中有細,細中更細。如“武松醉打蔣鬥神”這一回合中,武松先到蔣鬥神的酒館裡找茬,再將他惹急,後又去狠狠地打他,粗中有細可見一般。而擒了蔣鬥神以後,怕他告官,又怕他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要求蔣鬥神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可見細中有細。

“花和尚”---魯智深,雖然毛手毛腳,嗜酒好肉,但不失為一個好漢,而且還有情有義。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就說明他是一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漢。不過為此他卻成了通緝犯。“魯智深大鬧野豬林”彰顯出他有情有義的一面,同時也曝露出他毛手毛腳的缺點。

這林教---頭林沖,算起來可就是這幾個人中最倒霉的一個了,先是“豹子頭誤入白虎堂”,又是“林教頭刺配滄州道”,再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後是“陸虞候火燒草料場”,最後是“朱貴水亭施號箭”,結果還不是逼得人家林教頭“雪夜上梁山”?你不覺得他們對林教頭做的太過分了嗎?

吳用這個“智多星”讓他出名的應該就是“吳用智取生辰綱”了。作為軍師,他只露了這一次臉,怎能顯現出他的智慧呢?那我只好認為他是“幕後英雄”或“運籌於帷幄之中”了。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2000字左右

《水滸傳》在描寫起義英雄由行俠仗義的自發鬥爭走向有組織的革命鬥爭的過程中,既塑造了無數勇猛豪爽的梁山好漢,也刻畫了許多有思想、有性格的女性形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20xx字左右範文。歡迎借鑑。

滸傳讀後感20xx字左右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 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800字

水滸英雄的忠與義

在這個暑假裡我拜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此書寫的是北宋徽宗時期,高俅。蔡京。童貫這些朝廷奸佞大臣,中飽私囊、結黨禍國,以致百姓民不聊生、仁人志士報國無門、忠臣良將慘遭迫害,招致宋江為首的民間百姓和朝廷良將揭竿起義,以梁山為依靠,除貪官、反壓迫、替百姓除害,被招安後又為北宋王朝驅除來犯遼兵,繼而平定田虎、王慶和方臘的叛亂後,梁山一百單八將傷亡過半,仍然遭到朝廷奸臣的謀害。最後被立碑紀念,歌功頌德,流傳百世的英雄故事。

通過觀看名著,我感受到了梁山好漢的忠勇、忠義、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股現代人少有的豪俠之氣。如魯提轄相助金老漢,不懼惡霸鎮關西,挺身相向,仗義疏財。林沖以禮相待卻招致家破人亡的無妄之災,無奈之下手刃惡人,逼上梁山。張順為了敵我雙方軍士百姓不受戰亂之苦,獨人獨舟給方臘軍送和談書信,被敵軍守城士兵亂箭攢死在涌金門上的慘烈。李逵為了圓一個義字,不惜以死相伴哥哥宋江。這些英雄的所作所為也驗證了他們之所以被後人稱頌的原因,和歷代民眾一樣,我由心而生的也是敬重!

然而,通過此書,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種不和諧。既然那么多的忠勇之士,怎么會被那么幾個高俅之輩陷害的如此悽慘,是什麼原因讓高俅蔡京這種人一手遮天,來操縱大宋朝黎民百姓的生死呢?要想明白此中緣由,可能就需要不斷學習,汲取知識才能懂得吧。

有感而發,結合現在的社會環境,人與人之近的親親之誼似乎越來越少,儘管也有少數類似見義勇為的事情,但是漠然的人和事還是會發生。可能人與人之間缺少了信任,卻多了猜疑,更不會有像魯提轄那樣的幫襯和資助。我們應該延續和發揚的是梁山好漢們忠義愛國,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的精神。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

【篇一:水滸傳讀後感】

千里水泊,葦作岸,天作邊,一派好風光。北宋末年,奸臣當道,雞犬不寧,官逼民反,一百單八好漢揭竿而起,烽烽火火,鬧遍九州。把忠義當酒,用壯烈作茶,滿飲一杯,前方是萬里陽關路。

浩浩蕩蕩的百萬言巨著,就如同滿腔的好漢氣魄,閉卷沉思,卻難逃金戈鐵馬的豪情壯志和那曲久盛不衰的悲歌。每個時代的末年都少不了賊臣抹上的污濁,總會有多少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正義,成為時代的犧牲品。一次次的邂逅,終成英雄弟兄的聚義,三敗高俅,兩贏童貫,讓看官難書心中欣喜,招安成為正道,建功立業,精忠報國,是每個有志男兒的夙願。東征西討,北伐南戰,錄下赫赫戰功,飽飲御酒,卻忘不了離去的的弟兄,鳥盡弓藏,名成身退,又能有幾人熟諳這處世之道,往事已成灰燼,只留下空空的懷想。耳熟能詳的故事,巧嘴難描的悲壯,百二十回的精彩,靜述人生哲學。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印象還留下俠義的影子。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武二郎醉打蔣鬥神,行俠仗義的幫助無疑是大快人心,而卻忘了自己已經深陷泥潭。用不著拳頭的力量,在追夢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而他人也亦復如此,伸出雙手,滿懷熱情,面對的必然是愁眉舒展的笑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是悅己的良藥,服下一帖,暖意就會升騰在心上,也升騰在別人心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援助,定能匯成洪流,直通東海。

有了誠心的幫助,少不了山盟海誓的情誼。梁山泊好漢來自四方,日久天長,誰人心中沒有親同手足的友誼,征方臘時,每折一員弟兄,宋江無不是痛哭流涕,深厚的兄弟情引來天上之水,把大業推向成功。世上並非什麼地方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錯綜複雜的小巷是路上必須走過的地方,有一個摯友,才能尋得一條出路。想像片刻,當你迷路時,眼前是茫茫的大沙漠,獨自徘徊,且只有黃沙莽莽,與別人結伴而行。而你我卻不知道何去何從,卻多一份團隊的力量,多一份心靈的依靠,就多了一份樂觀和豁達,也許成功就在離你不遠的地方。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350字

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

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爺爺經常給我講裡面的故事,自己終於讀完了這本書,讓我熱血沸騰。

這本書講的是宋朝末年政府衰敗,皇帝無能、奸臣泛濫,由許多民間好漢和宋朝將領組成一支起義軍,在梁山上聚義,漸漸壯大。最後被招安,雖立下汗馬功勞,但還是被奸臣所害。

我為梁山好漢感到惋惜,儘管他們一直替天行道,輔佐朝廷。可是天子無能,聽信奸臣,始終蒙在鼓裡,讓梁山好漢全軍覆沒。

我認為,群龍無首是不行的,但這個“主”必須得優秀。怎么才算優秀呢?並不是誰說的話都聽,而是有自己的主見,有真才實學,愛惜人才。我認為宋江做到了,但是宋徽宗卻差得遠,因此北宋很快就滅亡了。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500字

今年暑假,我懷著激動地心情,看了《水滸傳》這本書,看完之後,受益匪淺,印象深刻。《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圍繞著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漢發生的故事展開介紹。

這本書寫了:在北宋末期,官逼民造反,宋江和其他兄弟一起上梁山,投奔晁蓋。最終,一百零八位英雄聚集梁山,要替天行道,民眾起義的故事。在這些過程中,塑造了宋江、吳用、武松、魯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國一篇人人皆知的優秀小說。

在這本書中,有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武功高強,由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後面則是盧俊義。他們不但厲害,每人都還有一個富有特色還很有趣的綽號,比如“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小李廣”花榮……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250字

大家一定都喜歡讀書,我也不例外,我還讀過許多書,但我最喜歡的書是《水滸傳》。

以前,聽說過《水滸傳》這本書,但不知道是什麼,以為是個玩具。長大後,爸爸媽媽為了讓我了解這本書,特的為我買了這一本書。這本書與《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一起命名為四大名著。這了本書主要寫了宋江和他的一百零八將一起闖天下的事。他們都是些英雄好漢,通過這本書,我想到了一件事,就像故事裡的公雞救母雞的事一樣,就好比英雄救美。

查看全文

水滸傳讀後感200字

寒假裡學校作業任務完成後,我拿起老媽送我的《水滸傳》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這是一篇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使我感嘆不已。

小說描寫的是北宋末年,宋江殺富濟貧並取得勝利的故事,小說里塑造了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批個性鮮明的英雄。這本書里有許多故事如倒拔垂楊柳、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