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時間:2022-07-14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精選18篇)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篇1

“她急著趕回村里,心裡記掛著村裡的事情。可是誰也沒想到,她就這樣消失在滾滾山洪中……”在北京廣西大廈,黃文秀同志生前同事蔣丹丹在報告會中動情回憶壯烈一幕。

黃文秀生前是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20__年她從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考取廣西定向選調生,回到家鄉工作。後來,她主動請纓到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貧困民眾脫貧。今年6月17日凌晨,她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連日來,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廣西大廈、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山西長治學院舉行。報告團成員有黃文秀擔任過第一書記的百坭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同學陳麗美、黃文秀姐姐黃愛娟、廣西廣播電視台記者湯婧等。

宣講人從不同的角度,回顧了黃文秀短暫而壯美的一生,表達了對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精神的無比崇敬。

憶起北京師範大學畢業時黃文秀的選擇,陳麗美說,面對工作與家庭,黃文秀也有壓力,但她選擇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她倆曾彼此勉勵:“農村是片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黃文秀的事跡讓陳麗美更加堅信當初的信仰,感到對黃文秀最好的告慰,就是繼承她的遺志,繼續前行。

“我們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黃文秀剛來到我們村的時候,我看她文文弱弱、秀秀氣氣,像個大學生。”周昌戰說,沒想到她工作起來像大男人一樣“衝鋒陷陣”。她走村入戶,訪遍全村190餘個貧困戶,並標註在自己繪製的地圖裡。

查看全文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3篇

先進事跡是指的我們學習的精神,先進事跡在生活中無處不有,我們應該好好學習!下面是帶來的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

近期我黨支部組織開展了以“學藍雲,找差距、創佳績”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藍雲同志的感人事跡深深地觸動和震撼我們每個黨員的心靈,也激發了我們要成為一名優秀中共黨員的決心。

醫生本來不是他的職業,卻因為村民的急切需要,而放棄本來穩定和喜愛的工作,依然背負起五鄉五弄人民健康的責任,從一個職業跨入另一個職業,在常人看來都是那么難以理解,而於他卻是哪裡需要去哪裡,回鄉教書剛開始亦非他本願。只因那時候缺師少教,村裡的知識無人普及,他才選擇的教師工作。後又因山里村民們生命健康沒有保障,才棄“文”從醫。從始至終,他心中都是以人民需要為目標,努力踏實地為人民做實事。堅守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一種習慣,一種堅守,一種堅守,一種信念,一種信念,一種人生。藍雲的一生是短暫的,卻是無悔的,他真正做到了像保爾·柯察金所說的那樣:“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在人們感嘆“人心難測,世事艱難”,人們為各種利益奔波勞碌,爾虞我詐傾瀉而下,清澈歡快而義無反顧地展示了世間最原始的美好和對美好的追求。瑤山里永遠不會忘記那背藥箱奔波的背影那夕陽下燦爛的光輝,那朝陽升起的希望。哪裡需要他,他就會在哪裡出現,多么唯美善良的本性啊。只是英雄離世得太早,我們還來不及唏噓,他已飛往天堂,也許他真的是天使,上面召喚他了,他該回家了,該好好休息了,他真的太累了。

查看全文

優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

學習先進事跡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培養我們良好的價值觀和社會觀,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閱。

模範教師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人與人的差別在物質上也許只是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用得好一些。但是,在精神層面上,為人肯定、被人需要、不斷追求才是最為重要的。 雖然今天這兩位模範教師講得並不多,但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地把愛奉獻給了學生,把生命奉獻給了祖國未來希望之所在的教育事業,使我深受感動,是我學習的楷模。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當楊大山老師走上講座席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他是一位殘疾人。

可是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走上台中間給我們講述他的經歷,看到這一幕,我的心深深地震撼了,作為一個身體健全的年輕教師來說,有什麼理由不去做好教師這個工作呢?結合學習有感而發,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楊大山老師的事跡為我做出了學習的榜樣,我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將這種精神融入到我日常工作中?為此他也為我們年輕的教師提出了“十多十少”的建議:多接觸學生,少高高在;多循序善誘,少嚴詞呵斥;多提前預防,少亡羊補牢;多埋頭苦幹,少閒言埋怨;多接受意見,少一意孤行;多自己成為,少上交學校。多表揚鼓勵,少溺愛袒護;多賞識發揚,少惡語打擊;多慈母心懷,少嚴父尊容。多平等對待,少偏護偏愛。從楊老師的簡短的總結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教育的真諦就是愛,愛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這句話的深刻意味。告訴我要以赤誠的愛心、事業心、責任心和一顆平常心,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扎紮實實地工作,正如他所說的那句話“既來之,則安之”、“乾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鑽一行”。還要求我們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愛去和學生碰撞。

查看全文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一個響亮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他貧窮,粗茶淡飯,衣著簡陋,一生沒有任何積蓄;他富有,兩袖清風,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執,執著造林,心無旁騖,老牛拉車不回頭;他豁達,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草帽挨烏紗,平凡鑄偉大;對於家人的不理解,他說“忠孝難兩全,家國難兼顧”;對於人們的不理解,他說“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親切地稱為“草鞋書記”“農民書記”“百姓書記”的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同志。

“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里做盆景,要到人民民眾中去當雪松。”這是雲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在職時的一句口頭禪,樸實的話語中滲透著“鄉土氣息”與堅韌品質。楊善洲1951年參加工作以來,一心想著民眾,一切為了民眾,帶領百姓在貧瘠的家園播撒幸福的種子。他以一生的忠誠和執著,守衛一名優秀黨員大公無私、艱苦奮鬥的精神高地,演繹一位領導幹部清正廉潔、淡泊名利的公僕情懷。

“我們奮鬥一輩子,不就是為了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園嗎?”這是楊善洲堅守一輩子的理由,也是他奮鬥一輩子的寫照。堅守一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前半輩子,楊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權,權只為老百姓所用。

牢記黨的宗旨,保持平民幹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間地頭搞調研、訪民情,每次楊善洲在下鄉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種包穀就種包穀,他的足跡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為改變保山地區的面貌,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經常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農村生產隊購買良種、肥料、牲畜等。一次,聽說保山縣大官市大隊成立了一個茶葉專業組,沒有生產基金,到處借錢,馬上給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驚:“楊善洲這樣埋頭苦幹和無私奉獻圖個啥?”他說:“我們共產黨員就要像魯迅說的那樣,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輸出的早血!"

查看全文

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孟二冬教授是一個為人師表、道德高尚的人。“斯文有傳,學者有師。”作為一名教師,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著師者的博大、尊嚴與熱情。他又是一位甘為人梯的教學者。“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我不是一名教師,但是通過認真學習,還是從孟二冬教授身上看到了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下面是我感受最深的幾點:

首先,踏踏實實,愛崗敬業。不為名,不為利,只求試驗能順利。 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來”,“鑽得進去”的學者。我想無論我在什麼崗位上都應該專心致志,努力認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踏踏實實——這是我一直很欣賞的四個字,從國小一直到現在,所以學習了孟二冬教授的先進事跡後,就更加堅定了我要這樣去做的信念。孟二冬花費7年時間寫就的100多萬字的《登科記考補正》,令人深有感觸。在當今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還有人踏踏實實的花時間去做這種紮實的學問,實在是令人欽佩的,即使他不去石河子支教,即使他沒有病倒在講台上,他也是一個用人格感動社會的高尚的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也許這正是現在很多人所缺少的吧,更多的人是在為名利奔波,浮躁浮誇,這是一種不利於整個社會和諧發展、進步的現象。而平凡的我能夠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名醫院實驗室的初級研究人員,我常常對自己說“不為名,不為利,只求試驗能順利”。簡簡單單,卻又那么的令我自己都覺得很自豪,我敢說我在努力朝這個方向做,要像孟二冬教授一樣的愛崗敬業。我現在還要踏踏實實的和前輩學習本領,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不斷的創新,才能真正做到愛國。最最重要的是,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所以我還要把孟二冬教授這種精神發揚光大,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這種力量的存在,而這正是我目前做的還不夠的地方。

查看全文

學習2022最美職工先進事跡有感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得體會導語】為大家提供學習2022最美職工先進事跡有感心得體會(精選5篇),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寫作需求,相信本文內容能為你起到參考作用。“心得體會”是一種日常套用文體,屬於議論文的範疇。一般篇幅可長可短,結構比較簡單。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職工先進事跡心得體會1

在護理崗位一乾就已二十五年之久,從大家對第一個專科畢業的護士進入縣級醫院的惋惜到大家對專科畢業生的認可點讚,從對護理專業的迷茫到對護理事業的痴迷,我知道我當初的選擇對了,尤其是用我的一生服務於家鄉的護理事業我值了。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非典抗擊戰,在領導和同事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下,我臨危受命,參與武安“小湯山”的初建、搬遷及首批患者管理,在大家充滿恐懼的情況下,我身先士卒,永遠站在第一個,圓滿而出色地完成了護理任務。同年通過競聘成為ICU的護士長,很快又投入到ICU的組建成立中,它是同非典一樣的新生事物,沒有前車參照,沒有同事指導,好多新儀器,好多新理念,好多新技術,到處都是新挑戰。不知多少個五加二、不知多少個白加黑,從沒見過呼吸機到熟練套用,連呼吸機廠家的技術人員都知道武安有一個愛問問題的小白。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搶救成功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ICU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科醫務人員的高度好評。隨著每一個生命的逝去,我都會認真反思,是否因我們知識的缺乏,而剝奪了他們生存的權利。隨著每一個上呼吸機失敗的病例,我們都會查找原因,一個參數一個參數的對照,請教老教授、研究生,上網、查書,是否因我們設定的不當而延誤了患者的救治。基礎理論、生理、解剖、用藥、搶救、護理等等知識都是我如饑似渴需要汲取的養分。ICU,一群戰鬥在前沿陣地的白衣戰士,一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她們勇戰病魔,同病魔爭健康;她們勇斗死神,同死神搶生命。我的努力得到武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首肯,ICU因此也連續獲得武安市和邯鄲市的青年文明號。

查看全文

關於學習吳一心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

我們學習吳一心的精神,就要講堅守、講信念、講追求、講奉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學習吳一心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5篇,歡迎借鑑參考。

學習吳一心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吳一心同志雖然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先進事跡,集中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深刻詮釋了一名公安民警忠誠可靠、甘於奉獻、清正廉潔的優秀品德,樹立了新形勢下公安機關領導幹部和公安民警的光輝典範。吳一心同志是各級機關領導幹部的學習楷模,是全國廣大黨員的學習榜樣。

我們學習吳一心的精神,就要講堅守、講信念、講追求、講奉獻。30多年來,吳一心同志無論在什麼崗位、擔任什麼職務、從事什麼工作,都始終保持著昂揚向上的革命激情和頑強拼搏的戰鬥作風,在工作面前始終任勞任怨、從不推諉,始終以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數十年如一日充滿激情地忘我工作。 將“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切實做到自身正、自身淨、自身硬,自覺維護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永葆人民警察的忠誠本色。

學習吳一心同志就是要始終把人民利益至上作為自己的自覺追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諾言銘刻於心;按照“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要求,始終把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在平凡的崗位上,滿腔熱忱地為人民民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用關愛溫暖民眾,用真誠感動民眾,努力提高人民民眾的滿意度。

查看全文

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

有一個名字,在今年傳遍了整箇中國,這個名字便是:王瑛,王瑛是南江縣委、縣紀委書記,她的 事跡感染了很多人,她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被很多人稱讚.以下小編為你帶來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學習王瑛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1

王瑛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特別講大局的政治品質、特別講付出的奉獻精神、特別講實幹的優良作風,特別講紀律的高尚情操。”樹立了領導幹部的光輝形象. 王瑛的先進事跡給我帶來了靈魂深處的觸動,深深為她那愛民的情懷、踏實的工作作風、廉潔自律的高尚情操所折服。

通過學習王瑛同志的先進事跡後,我深受感動。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她學習:

第一,學習她愛崗敬業、舍小家顧大家的忘我工作精神。王瑛同志自擔任南江縣紀委書記以來,幾乎沒有休過一次完整的長假,就連母親和丈夫有病住院也未能親自照顧,但在危在旦夕的抗洪現場,在冰天雪地的查災一線,在民眾倒塌的房屋跟前卻有她忙碌的身影。王瑛同志忠於職守,帶病工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直至生命最後一刻。王瑛同志的這種講實幹講奉獻的優良作風和工作精神,給我們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第二,學習她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堅定政治信念。王瑛同志的一生信仰堅定,始終牢記黨的宗旨不動搖,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人生追求的工作目標,用生命鑄就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查看全文

廖俊波先進事跡的心得體會教師

作為教師黨員要學習廖俊波,要學他對黨赤膽忠誠,借鑑廖俊波的先進事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黨員教師廖俊波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借鑑。

黨員教師廖俊波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1

20xx年3月18日,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的時間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天。他就是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好乾部廖俊波。廖俊波無疑是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需要對標的先進,他是千千萬萬黨員幹部中湧現出的先鋒模範代表。因此,各級黨組織,每一名黨員都應該學習其優秀品質,將“兩學一做”推向一個高潮。

有榜樣才有追逐的動力,現如今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作為黨員更需要榜樣的指引。無疑,廖俊波的優秀品質和良好作風就是做優秀黨員踐行的風向標。在中組部的學習檔案中,我們不難看出,對廖俊波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強調廖俊波牢記黨的囑託,盡心盡責,帶領當地幹部民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心繫民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的優秀品質,無愧於“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稱號。可見,廖俊波是腳踏實地,真正的用行動踐行了黨員精神的真諦,從而得到了黨中央的認可,贏得了人民民眾的愛戴。

廖俊波因為心中有民眾,才能發揮巨大光芒。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黨的性質與理想的體現,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看一名黨員幹部是否堅守和踐行黨的宗旨,關鍵看他是否時時事事處處想著民眾,急民眾之所急,想民眾之所想,乾民眾之想乾,模範帶頭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利益。優秀的共產黨員就是靠艱苦紮實的作風來聯繫、影響、帶動民眾的。因此,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就首先要學習廖俊波心繫民眾、為民造福的公僕情懷,真正把民眾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百姓謀福祉,從而贏得人民的支持、信任與擁護。只有這樣,才真正的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觀。

查看全文

學習王爭艷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王爭艷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愛崗敬業的醫務工作者,一個有毅力、有愛心的平凡人,在她的身上處處閃耀著高尚的亮光,點點滴滴都是我們醫務工作者學習的榜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習王爭艷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供你參考!

學習王爭艷同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1

近幾個月來,好醫生王爭艷的先進事跡在社會廣為流傳,在醫療系統更是人人傳誦。她用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挽救病患;用無私奉獻的愛心,無怨無悔的真情守護生命。仔細閱讀她的事跡彙編一書,她的風範更深深地震撼著同為醫務工作者的我。

醫生是一個嚴肅的職業,不僅需要與時俱進的醫術,堅忍不拔的毅力,愛心更是治療病人不可缺少“良藥”。 王玲同志20xx年的工作與學習正是最好的詮釋,是我們醫務工作者學習的榜樣。王爭艷同志是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金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中共預備黨員。1954年12月出生,1984年從同濟醫學院畢業後,先後在武漢市漢口醫院、漢口醫院江岸門診部、漢口門診部、金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事醫療及管理工作。從醫20xx年來,王爭艷同志始終堅持為人民民眾健康服務的宗旨,堅守“讓病人花最少的錢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的理念,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優良的醫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極不平凡的光輝業績,贏得了患者的愛戴、同行的尊敬和社會的廣泛讚譽,展現出新

時 期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和醫務人員的崇高風範 “有人說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種子,你是否孕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你是否牢固地擰在自己的崗位上?„„”這正是王爭艷同志持之以恆精神的內心寫照,同時也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的人生哲理,她告訴我們在生活的倉庫里,不應是無窮盡的支取者,而應該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被社會認可的人。在業務上,王玲不僅是一位擁有精湛醫術的專家,對病人來說,她更是一位有一顆拳拳愛心的天使。她總是一切以病人的利益為中心,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患者,,為患者選擇最省錢而又能達到最好療效的治療方案。面對傷心、害怕的病人及病人家屬,王玲總是送去希望和關懷。然而,王玲不僅僅是給病患帶來了高品質的服務,更為我們醫務人員帶來了廉潔行醫的醫德新風。她特彆強調醫務工作者應該懂得自尊,治病救人是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也是應盡的義務,如果接受了“紅包”,似乎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他的那點錢,醫生的身價是不可以用價格來衡量的。因此,在幾十年工作中她拒收任何“紅包”,生活非常簡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