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九十周年2011演講稿

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張強,今天有幸能站在演講台前演講。我感到很驕傲,我們共同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共產黨員。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曆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到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後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隻遊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煮,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闢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後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一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誕辰紀念日的由來產黨誕生的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首先提出來的。他於1938年5月在《論持久戰》的報告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

1941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四周年紀念指示》,要求抗日根據地在“七一”採取多種方式舉行紀念活動,並編印特刊或專輯。這是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關於紀念“七一”的指示。從此“七一”就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確定下來。

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的艱難時期,沒有條件查證“一大”召開的確切時間。因此,中央把7月份的月首,即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這與“一大”召開的日期是有區別的。黨的“一大”是7月23日開幕的。

從冰天雪地的漠河,到陽光燦爛的南海;從璀璨奪目的“東方明珠”,到巍峨莊嚴的布達拉宮;從麥浪滾滾的黃河兩岸,到稻花飄香的長江流域;從1921年8月2日風雨如磐的嘉興南湖至XX年10月15日秋高氣爽的首都北京,從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到2011年的抗震救災現場,無不傳頌和響砌一個響亮的名字——共產黨員。

2011年5月12日14時28分,隨著一陣沉悶的隆隆聲,大地劇烈抖動,天地間一片昏黃。四川省汶川縣銀杏鄉沙坪關村頃刻間被夷為平地,58人當場死亡。此時,在水電站檢查工作的村黨支部書記龍德強,來不及掩埋一手撫養大的侄兒遺體,跌跌撞撞跑回村里。在他得知妻子和兄嫂遇難後,這個堅強的藏族漢子失聲痛哭。他來到妻子遇難的地方,“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留下一句“老婆,對不起了!我要去照顧鄉親們!”之後,揮臂高呼“是共產黨員的,都給我站出來,跟我來!”龍德強帶領村上倖存的黨員幹部和民兵在餘震中,冒著不斷飛落的石塊、土石流和洪水威脅,一部分攜老扶幼向外轉移,一部分冒著生命危險,在隨時可能倒塌的廢墟中搜救每一位倖存者。19時左右,全村4個村民小組、500餘名民眾全部被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地帶。面對村民愈益增強的恐懼情緒,他大聲說:“只要有一個村民在,我龍德強就不會離開大家!”此時我們聽到了一個聲音——“共產黨萬歲!”、此時我們看到了一座豐碑——阿壩州汶川縣雁門鄉蘿蔔寨村石匠王奮安用淚水和雙手雕刻的石碑“共產黨萬歲!”。我們的基層黨員幹部,這種化悲痛為力量,舍小家為大家,帶領民眾以難以想像的頑強與堅韌,與災難抗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一理念,在人民心目中樹立起無字豐碑。這為5月18日在10米的地下被埋139個小時獲救後的北川縣人民醫院醫生唐雄說的第一句話:“要求加入共產黨!”找到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