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紅的黨旗永不落

我無法想像,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延安窯洞裡昏黃、微弱的燈光,是怎樣的把中國共產黨的史冊燃燒得如此的燦爛輝煌!我沒有福氣諦聽黃洋界上隆隆的炮聲,百萬雄師嘹亮的軍號振奮的也是爺爺的神經。革命領袖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創下的豐功偉績;共產黨人的英雄創舉,我也只能通過那些厚厚的書本和父輩們得意的神情使得四射的光芒刺痛了我的眼睛,輝煌閃耀在天安門的華表上。我無法描述那點點的足跡里是怎樣的譜寫充滿激昂的樂章。

我不知道,南湖上的那隻破舊的遊船上,傳來的是怎樣一陣痛苦而幸福的啼聲,我也沒有親眼看到那個新生的嬰兒——中國共產黨,化著一盞明燈衝破了漫漫長夜的黑暗,化著初升的太陽伴隨著雄壯的《東方紅》喚醒了沉睡的神州大地。也沒有親眼看到,神州大地上那群領路人追隨著這顆火熱的太陽,去塑造中華民族更加挺拔的脊樑!——嶄新的中國,就是這個堅強光榮的集體在黑暗的灰燼中締造的。我更沒有體驗中國共產黨在九十個風雨春秋里的不惜奮鬥中所歷經的滄桑和體驗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黨員們“衝鋒在前,退卻在後”、“砍頭好比風吹帽,灑血就當汗流淌”,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男兒風采!但是卻有幸看到那些熱血男兒在熱火朝天的建設新中國的的年代裡,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舍小家,顧大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我只是慶幸自己能在這個激情奔涌的的改革開放時代里與千千萬萬個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一道“奉獻在前,名利在後”,爭先進、創一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採擷一朵教育之花,聚焦一所普通的學校——椪柑之鄉的車河鎮八步國小,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一位平凡的共產黨員。我校的工會小組長覃炳初老校長,他用他堅如磐石的信念,實踐著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諾言。

覃炳初老校長是在1995年到XX年擔任校長的,在這個傾注了他半生心血的校園裡,每一棵樹,每一顆草、每一寸土地,都與他有著難以割捨的眷戀和深情。當時,學校因為發展需要,加大了硬體設施的的投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但同時需要一大筆資金,這樣,學校的經費開支就舉步維艱,覃校長就騎著他那輛“寶馬”——刻著時間年輪的機車,走東村、竄西寨;上礦山,進企業;求爺爺,告奶奶;走爛了鞋子,磨破了嘴皮。憑著他的執著,為學校籌措到了幾十萬元的建校資金從而爭取到了上級的配套資金。同時,他還在管理上精益求精,開源節流。壓縮辦公經費,動員全校師生節約用水用電,節約辦公用紙。在他的倡導下,全校師生養成了“隨手關水電,不浪費半張紙”的好習慣。在他的工作日記的首頁上有這樣一行字:“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如果祖國需要,我準備著,弄他個天翻地覆慨而慷;如果祖國需要,我準備著,弄他個轟轟烈烈忠而誠!”這是覃校長在一次晨會上的一段演講。但是作為一名校長,他只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為黨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他是一位既普通又偉大的共產黨員,他勇於創新,帶頭聽課,把瘦小的身影留在了每一個教室;留守兒童生活有困難,思想產生動搖,他硬是在有限的空間裡留下了無限的精彩!解決留守兒童的住宿;籌建學校的心裡諮詢室,動員全體教職員工都來關心留守兒童,成為南丹縣德育教育工作範例。他奉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兄弟學校的先進經驗,致力創辦特色學校。在校本課程的研究和體藝特長方面的嘗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嚴於律己,關心每一位教師的健康成長。有了他率先垂範和正確領導,在他的任期內,八步國小先後獲得了河池地區行政公署教育局授予的“常規管理合格學校”和“1998——XX年學年度河池地區普及初等教育教學質量優秀學校”、“南丹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