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家長會發言稿

校園安全家長會發言稿篇【3】

各位家長: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學校對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今天召集大家坐在一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教育,學校有教育孩子的權利,同時也有對孩子的人身安全有保護的責任。為預防可能發生的傳染性疾病和安全事故,積極培養學生珍愛生命、關愛生命意識,增長基本的安全自護知識,提高避險抗災能力,特召開本次家長會。

我們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是我們的心中的最愛,是家庭的全部希望。許多人出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都高度重視孩子的學習,一心培養孩子的特長,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自保能力。因為如果沒有了安全,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現在安全已經成為學校乃至社會各層面都高度關注的話題,在學校里,學校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每學期不僅成立有安全組織機構和領導小組,建立安全工作責任制,每學年還與各崗位各負責人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同時,學校扎紮實實開展了許多安全教育工作。認真落實對學生的飲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園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下面就關於學生安全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但安全教育也與在座的各位家長息息相關,今天就這個話題我想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關於孩子安全教育的問題:

一、注重培養孩子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

1、學校對學生安全教育的積極性

學校為保證學生的在校安全,上至領導下至各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對學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如何防範突如其來的危險都進行了嚴格的周密的安排。平常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安全教師利用安全課時間充分宣傳學校的安全措施,講解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意識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性作用。

2、學校利用多種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

開學伊始學校就通過各班的黑板報,利用“國旗下講話”的形式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並每月舉行一次抗震、防火安全應急演練,雷打不動,提高學生的避險意識和應急能力,充分做到了“防範於未然”。

3、學校、家庭雙方對學生安全的重視。

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親職教育的積極配合,雙方建立互信機制,家長與學校建立良好的渠道關係讓學生在學校讀好書,不受安全威脅,同時家長要嚴格監督嚴格控制孩子的周邊環境和在家裡的安全。

二、遠離危險,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學校與社會都暗藏著許多不確定的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危險,這些與學生自身有關更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有直接聯繫。老師與家長要著重強調學生在校內校外需要特別注意的與安全有關的問題:

1、嚴禁玩水(游泳),杜絕孩子到井邊、河邊、灣邊玩耍,防止出現溺水死亡事件。

2、嚴禁接觸與電有關的容易出現危險的電器,如:亂拆家用電器、攀爬電線桿、亂扯掉在地上的電線等,就這些方面我們需要通過講解與電有關的生活常識讓他們從小樹立知科學會用科學的習慣。

3、注意交通安全,要提醒孩子注意公路上行駛的車輛,要求孩子不能橫穿馬路,在馬路上行走是要靠右邊,謹防交通事故在自己孩子身邊發生。同時嚴禁學生在放學路上或者周末、假期在公路上追逐、打鬧、嬉戲。同時,在這裡還要提醒各位家長,因為我們學校轄區內的村莊比較近,所以我們學校里沒有配校車。而且,我們按國家規定,不允許12周歲以下的孩子騎腳踏車,要求所有12周歲以下的孩子都要由家長接送,接送孩子的車輛不能是手續不全無牌無證的汽車、農用三輪車、摩托三輪車等接送,用腳踏車或者電動車接送孩子時,只能是一輛車接送一個孩子,不能一車帶兩個孩子或者多個孩子,這樣會很危險,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4、嚴禁玩火,禁止孩子在學校、公園、小區、村莊內隨便玩火,以免造成火災威脅人身安全的事故。家長和學校需要認真教育知曉基本的消防知識與自救知識。

5、嚴禁帶兇器、銳器,如:小刀、水果刀、打火機、銳利物等,這些物品容易戳傷、劃傷人,家長與老師必須嚴令禁止學生私藏或者購買違法小販出售的一些危險性較大的玩具槍與刀。

6、防騙,不要和陌生人搭訕,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飲料,謹防拐騙兒童的犯罪人員進行敲詐勒索。

7、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安全,教育孩子不買“三無”食品,不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保證孩子身體健康。教育孩子講好個人衛生,防範傳染病的發生。

8、上學,放學要按時,不要在外逗留。教育孩子遵守作息時間,上學不要過早,放了學也要馬上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

上述各條需要家長與學校共同監督實施,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出現危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三、學校、家庭共同攜手為學生創造安全和諧的環境

學校教育為學生創造了美好的環境,那么親職教育也要做好學校的可靠助手,把學生的安全教育做到最好乃至更好,使學生真正快樂健康的成長。

四、家長要對孩子安全負責

雖然我們有嚴格的管理,也不可能時時處處將每一個學生都處在老師的掌握之中,這就是俗話說的“手再大也捂不過天來”;雖然我們多層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達到每一位學生都能按學校的要求去做,這就是常說的“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所以還需要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1.正確認識孩子的監護問題,認真履行好監護責任。教育部頒發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及《未成年人保護法》明文規定,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學校的職責是代表國家對學生進行教育,對學生在校期間的活動進行引導和管理。

2.妥善解決好孩子的接送問題。對於一些路途較遠,家長安排人接送是必須的,但是,安排什麼人、用什麼車輛接送應該有所選擇。

3.家長多給孩子強調交通安全。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地去增強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提醒孩子如何橫過馬路,遇到車輛時該怎樣避開,上學放學路上該怎樣注意安全等等,都要時時講,天天講,直到讓孩子形成交通安全意識。

4.教育孩子注意防暴安全。這幾年大家也聽過不少校園血案,所以在這裡,我們要告訴家長的是:教育孩子遠離精神病人,不和陌生人答話;看到神志不清,精神恍惚的人也要保持距離;教育孩子家長沒來接之前千萬不能和陌生人一起或單獨行走。

5.正確理解老師對孩子的正當的批評和適當的懲戒教育。現在,孩子少了,家長對孩子疼愛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對於老師的批評懲戒教育同樣也需要正確理解。

總之,家庭、學校應攜手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和諧中成長,在和諧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