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班主任演講稿

潤物細無聲

一、以誠取誠

教師對學生的一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行為示範。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應先做到。把學生當作人來看,當作平等的人,堪與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作下級,當作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

為了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我給每名女生買了一條粉色的毛巾,給每名男生買了一條藍色的毛巾,又用周末休息時間繡上他們的名字;防止校簽丟失,又給每人買了一條繩掛式卡托;準備舊牙刷讓他們能及時清理髒鞋;日常與學生接觸密切,犧牲午休時間和他們聊天,幫忙解決問題;學業稍差的單獨輔導;引領他們健康的生活;指導孩子們正確的健身方法。接觸中我態度和藹,有禮貌,避免態度生硬。擠時間與他們一起做作業、一起做操、一起遊戲、一起學習……真正做到了“打成一片”,在學生和家長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例如班會課,我們共同設訂內容,全體通過後,設計可行方案。全部過程我都是其中一個普通的參與者,打破了以往班會的模式,不“形式主義”,不再要求每人都發言,誰想說,誰就說,真正意義上的“言論自由”在我帶領的班級已經實現。去年四月二十二日的班會課我們一起學做家務——烙餅。活動有聲有色,不僅讓有廚技的同學有了展示的機會,一些不會做的同學也有了實踐的場地。活動也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誠摯的表揚。除此之外,我們班的學生還組織如:跳繩比賽、籃球比賽、十字繡比賽、繞口令比賽、踢口袋比賽……我從始至終都只是個參與者,連總結髮言也搶不上。實踐告訴我,愛與責任,是師德之魂。教師的為人師表,是基於好的思想,這樣才會有好作風好行為,只有如此教師才能有資格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動之以情

師愛最為公眾期待,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自然會樹立較高的威信。班裡有一名 孫姓同學,平時比較調皮,是我班公認的“惹禍精”。由於長期患有低血糖病症,時常會眩暈,三月二十八日把下頜磕壞,我二話沒說,立即帶學生去醫院就診治療。打針、取藥、處置,我寸步不離。等聯繫家長,才知道此時兩人均在外地,不能及時趕回,於是我承擔了全部醫藥費用,並打車把孩子送去親戚家。後期五次換藥,也都是我陪著,確保學生安全。醫護人員一直以為是我的孩子,都驚訝的說“你兒子可不小哇,都十五歲了”,見我微笑不語,他們都戲稱我很有“正事”。期間沒讓孩子耽誤一節課,當家長對我表示感謝時,我只收下了口頭表揚。在生活中關心學生的事還有很多,所以我班很多學生在私下裡都叫我——媽媽。

蔣再軒同學是外地戶口,不允許在大慶參加中考,於是家裡人耗費大量財力托人辦了大慶市的戶口,可快中考了,孩子的戶口落不下來(得有接受他的大慶市戶口),得知這件事後,我先做好自己阿姨的工作,又主動找到他的家長,頂著雨雪大風跑了一上午,終於讓孩子有了戶籍證明。事後家長千恩萬謝,多次有所表示,都被我婉辭謝絕。

三、曉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