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016班主任演講稿:加強學校德育管理工作

同時還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於人才素質的要求,確立人在經濟社會生產中的主體地位,要求給人的個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才能 獲得充分的發展。德育工作者的著眼點,應放在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身上,致力於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和人格的健全,實現人格個性的社會化。為此,必須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健康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為著眼點的現代德育觀。

要做好國小德育工作,必須提高學校幹部和教師的素質。學校重視對教師的培訓,通過教育理論學習,舉辦專題講座,加強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德育工作者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傳播者和建設者,要切實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因為,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德育工作起著重要作用,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是學校精神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因此,必須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認真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樹立德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發展的標誌,是德育工作科學化的保證,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我們應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進一步加強以下六個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即:愛國主義教育、良好行為習慣教育、艱苦奮鬥教育、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國防教育。我校多年來重視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實踐,參與了市、國家級科研實驗,如"國小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與評價"、"國小生思想品德評價"及"以紅岩精神為主導的國小生責任感啟蒙教育"等。通過科研實驗培養、鍛鍊、提高了幹部、教師隊伍素質,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實踐,勇於探索,獲得了豐碩成果。 

四、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校園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視窗,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優美的環境氛圍,高雅的校園文化,給人以奮進向上的力量,學校應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創設一個"時時愛教育,處處受感染"的德育環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等,有統一用磁磚燒制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等標誌,讓每一堵牆壁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學校長期堅持不懈地開展升旗儀式和系列化的國旗下的講演,豐富多彩的巴蜀藝術團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並形成了學校"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的大型活動傳統。這些活動都充分體現了學生參與的全體性、教育目的的素質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使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發展。

五、樹立整體觀念,加強綜合研究,強調整體效益。

當今社會,只靠學校教育難以完成培養下一代新人的任務,要用大教育觀思想來指導國小德育研究。要樹立整體觀念,加強綜合研究,要著眼在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改革中,加強德育;著眼德育研究的過程和成果轉化,這才有利於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有利於全面落實德育工作目標。

系統論的核心是"整體性原則"。國小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校中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發揮自身的個性優勢,形成整體功能,樹立整體觀念。從各育之間的關係看,德育與其它幾育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構成全面教育的整體。從學生本身來看,他們的各種個性、品質是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從學校實施德育的途徑來看,諸途徑各自發揮獨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為補充,形成有機的整體。從大教育觀的高度看,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也是一個整體,要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一致性教育。

實施證明: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我們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大大提高了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取得顯著成效。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紅旗大隊,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創造教育實驗學校,全國德育實驗學校等殊譽。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大大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學生個人獲得市級獎630人次,省級獎215人次,國家級獎110人次,國際獎83人次。其中,一名學生獲國家標徽設計專利,兩名學生獲得"全國故事大王"稱號,兩名學生在全國首創出版了個人詩畫專集,九名學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一名學生代表我國少年兒童出席了在日本舉行的第五屆亞太地區兒童福岡大會,一名學生3次舉辦了個人畫展,成為世界書畫家總會永久會員,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中央領導親自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