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比賽演講稿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儘管我並不十分自信。但我懂得改善自己、認清自己、提升自己;懂得欣賞他人、學習他人、理解他人;懂得突破、懂得挑戰。

所以今天要陳述的第一個詞是:“敬佩”。

相信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信仰,或者說敬佩的對象。比如我們都敬佩姚明的高度,劉翔的速度,李娜的力度,丁俊暉的準度,我們都把他們視為偶像。那是因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超棒的成績。其實當我們仔細留意時,我們不難發現我們身邊同樣存在著值得我們欽佩的同事、前輩和領導。他們身上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甚至是模仿。早在前幾年網路上曾經有一個詞,點擊率創歷史之最,那就是“中國製造”,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人的模仿能力當屬世界第一。那么我們為什麼要模仿呢?喔!因為我們落後,我們要進步,我們要向比我們強的國家取經驗,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敬佩、信賴他們的產品,我非常贊成模仿,我認為在模仿的基礎上加入結合自己的元素就是創新,就是對別人敬佩,向別人取經的成果。我記得剛進廠那時,我就經歷了化產檢修、搶修、技改的高峰期,每次檢修時間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累,一次比一次更能考驗人。在進入電捕挖渣的時候,在進入氯水分離器挖焦油的時候,因為是密閉作業,裡面的煤氣、焦油、氨水味特別刺激眼睛會很辣,人在裡面又只能半蹲著鏟,每次進去十幾分鐘就得出來吸一下新鮮空氣,進去之後,鞋、工作服、手套從裡到外肯定全部得換,整個人就像脫過一層皮一樣。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發現了許多值得我敬佩的人,他們沒有喊苦,沒有喊累,一直在用自己的意志在堅持。依然清晰的記得,劉書記第一次找我談話,我們交流的那段:“我覺得我的身邊有這許多讓我敬佩的師傅,他們全面的技能、敬業的態度讓我由衷的敬佩。有時候,我時常能從師傅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許師傅的過去正是我們的現在,師傅的現在正是我們的未來。”梁總經理曾說:“優質增效就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最好!”我說:“優質增效,不僅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同時應該影響或感染別人,讓別人把工作做到最好。”企業是一個團體,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你們說是不是?

努力的工作不代表就能不出差錯,假如犯錯了怎么辦呢?“內疚”

我們領導常說:“犯錯了不用砍頭,失敗也不可怕,就看那失敗是不是成功的母親了。”這句話是在質問我們,犯錯了,失敗了,我們有沒有悔意,有沒有改進我們的工作方式方法,有沒有醒悟,下次別再犯了!我認為責任性內疚才是改進工作的最好方法。試想如果不慎出了事故,作為生產操作者,沒有慚愧不安,心裡沒有內疚,良心和道德上沒有進行自我批判,沒有試圖做出努力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那將是下一場事故的“信號彈”。大家都知道,化產生產環環相扣,粗苯出問題就得停硫胺,風機一停就會影響到焦爐,我們想一下停下一天會損失多少?要增加多少勞動力,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去彌補?我們該不該內疚?我們應該內疚,對我們的搭檔內疚,對領導的信任內疚,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內疚!健康的內疚是必須的,也是應當的,它是“報警器”,是我們人“良心”的核心,是“責任”的體現。他會提醒我們要懂得關愛他人,關愛生產,關愛企業,確保全全生產,達到優質又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