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個人先進事跡演講稿

如今我在新住院大樓地下室水電班上班,主要工作就是認真接聽每次電話,搞好水電事故的維修傳達,做好電器運行的定時數據記錄,保證全院供電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轉。雖然地下室里空氣差,坐時間長了頭昏頭痛,一年到頭沒有一天節假日,但我覺得和幼稚園相比,工作不知單純、輕鬆到哪裡去了。可在這樣的環境裡,我仍然沒有放鬆自已,一直保持著以前上班時間寧肯提前一刻鐘、決不遲到一分鐘的習慣,上班期間牢牢地守在自已的崗位上履行自已的工作職責,從不做私事,從不脫崗、溜崗。

我們後勤服務人員,不與患者打交道,不能直接為醫院創造經濟效益。可我覺得 ,只要有主人翁意識,為醫院做貢獻並不只有一條路,比如,在工作中搞好節約、防止浪費同樣也能產生效益。記得我第一次到地下室上班,看到那么多的日光燈組成的照明系統,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亮著,我不由得想到,如果長年累月這樣下去,該要花費多少電費呀。說實話,生性節儉的我看著感到心痛。我觀察了幾天,發現走廊、泵房還有發電機房的燈用不著全部亮著,就找到開關關掉一部分。這幾年來,我已經養成了這樣一種習慣:只要我當班,就要經常到泵房和發電機房去看看,如果發現燈全開著就自覺地關掉一部分。事後,有人不以為然,笑我,可我覺得一個單位就跟居家過日子一樣,成由勤儉敗由奢,能節約的為什麼不節約呢,節約不也是一種創造效益的途徑嗎?

雖然我們不直接與外界打交道,但在工作中,偶而也遇到患者或患者的家屬求助,無論大小,我總是盡其所能地熱心幫助。地下室雖然不對外,但經常遇到走錯路的患者或家屬,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不厭其煩地指點或直接送上去。前年建院50周年慶典的那段日子,我愛人因病在我們醫院住院,我看到和他同病房的一位做了手術的患者,躺在床上一直不能動,由於家在農村,他的愛人日夜守護著,兩個人都臉色蠟黃,每天都只吃點從外面買來的便當,我看在眼裡,給愛人送飯的時候,就單獨給他們帶來了滿滿一大罐紅棗烏雞湯,他們十分感動,說我是個大好人,不知該怎么感謝我。可我覺得 這是件很平常的事,是我能夠做得到的,根本不用謝。事後,只要我給丈夫送飯,都要給他們帶上一份好吃的。這名患者出院時,夫妻倆還專門

到我上班的地方道謝。

看,我所做的都是這樣一些普普通通的平凡小事,加上我的國語又講得半生不熟,大家可能早就聽得乏味,甚至不屑了。的確,我所做的實在是太平常、太普通、太微不足道了,在座的各位,特別是醫生、護士們,隨便點一位,平常的工作恐怕都比我做得好,做得有意義,我也真心希望大家都比我做得好。今天,我之所以敢當大家的面講我自已,實際上也是為了表達這樣一個心愿,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從自已做起,踏實工作,與人為 善,可愁我們的醫院沒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光明的前途呢!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