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演講稿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這個世界上誰最快樂?答案也許很多,各有各的不同。美國一家報社曾就此做過一次有獎徵文,其最佳答案有三:一是歷經風險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重患者生命的醫生;二是忙碌了一天,為嬰兒洗澡的媽媽;三是作品剛完成,自己吹著口哨欣賞的藝術家。我為這一答案感動,我是一個醫生,醫生平凡工作中的艱辛和喜悅能為人們所理解,並能有這樣高的評價,真的覺得很欣慰。

醫生,這是一個無私的職業,人道、善良、關切、愛護是我們的宗旨,它不同於其他任何一種職業。我們以真誠熱情面對患者,了解病情,獲得患者的信任,同時又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實施診療方案。如果說科學家更多地付諸於理智,藝術家更多地傾注於感情,那么醫生則必須集冷靜的理智與熱烈的情感於一身,傾注一腔心血待病人,向病魔、向死神挑戰!

誰有這樣的膽氣與豪情?

白求恩、林巧稚、吳運鐸、趙雪芳、吳登雲等等,是我們優秀的同行,他們忘我的奉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為我們樹立了不朽的豐碑,然而,談到他們的事跡,他們常常會輕描淡寫地說:“因為我是醫生……”

因為我是醫生,就有責任去維護病人的最大利益,關心病人及其周圍的人和事;因為我是醫生,就必須一切以病人的利益為重,捨身忘我;因為我是醫生,救助病人,永不存私心雜念。古人云:醫者仁術,其意義大概如此吧!

醫生,不是神,不是救世主,也不是萬能的,但卻是病人的希望。再年輕的醫生,在病人眼裡也是長者,他肯向我們傾吐一切;再無能的醫生,在病人眼裡也是聖賢,他認為我們可以解決一切。因此,有時覺得做醫生真難,為了不愧對那一雙雙信賴的目光,我們必須學習再學習、努力再努力!

在婦產科,面對的是情感豐富而又細膩的婦女,這要求我們不但要有嫻熟的技術、敏銳的判斷力、快速的反應,還需要有一份慈母情懷!我們肩負著半邊天健康衛士的重任,還擔當著呵護一個小生命直至誕生的職責。也許我們的工作單調、乏味、繁忙,但給多少女性帶來健康,給多少家庭送去歡樂呀!

一個不孕症患者,曾經四處求醫,受盡了家人的譏諷和白眼,她失望了,家庭面臨破裂的危險。在朋友的慫恿下,她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我們醫院,醫生親切和藹,令她如沐春風,她訴說了自己多年的求醫經歷,發現醫生耐心細緻、一絲不苟,並為她詳細做了體檢,一切都和以往不同,這安撫了她煩亂的情緒,激起了她治癒的信心。後來經過治療,她終於懷孕了。激動的夫婦倆不知如何表達心意,又送錢,又送禮,卻被一一退回了,他們不知所措,醫生卻說:“得知你的喜訊就是你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呀……,因為我們是醫生!”

產婦到了產房,幾小時後就可以抱著新生的嬰兒幸福地返回病房,似乎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但就在這幾個小時內,醫生為了保證兩條生命的安康,必須極盡耐心地勸慰產婦,應付焦急的家屬,並把種種責任擔負一身。分娩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潛在危機的過程,又是一個血淋林的戰鬥經過,它讓我們寢食難安,每一位婦產科醫生都會有許多不平凡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