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黨主席郁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稿

紀校長、陳主任、程書記、各位長官、各位朋友,各位同學、各位老師大家早安!剛才在用詞方面或許和紀校長的稱呼有些微不同,但是都是中國人所說的話,都是中國人所用的文字。

這么多年來到中國大陸,每次在聚會開場主持人、主人都開場說“尊敬的”,在台灣我們非常習慣於開場用“親愛的”。無論是“尊敬”,無論是“親愛的”,我們都是“一家人”。

在來之前,說要來中國人民大學演講誠惶誠恐,因為面對著在座的各位師長,各位法律系、新聞係為主的同學,我這個畢業於醫學院,留在醫學院任教的,我的本行和各位不太一樣,我的本行用最通俗的話“我是專門把人切成一塊一塊的解剖學的老師”。

當時我要來這裡演講,我很緊張,請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商量,我們原來準備演講的內容和題目是“21世紀中國人面臨的挑戰與契機”,從對日抗戰談起。

但是經過這七天在中國大陸的“民族之旅”,看到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碧血黃花,浩氣長存。到了中山陵,新黨一直追隨孫中山先生的理念,中山先生告訴我們“和平奮鬥救中國”,告訴我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們到了南京大~的現場看到多少無辜的民眾在抗爭中犧牲生命。

我們到了大連日俄監獄,在萬眾矚目下又看到了日本人的、~人的戰爭是在我們的領土上犧牲我們同胞的生命和財產。

我們到了盧溝橋,昨天走在那一段石板上面崎嶇不平,但是我們走過一段坎坷路,我們覺得今天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講堂裡面,面對著年輕朋友,我們應該抬起頭來,過去我們的年輕人犧牲生命揚著臉走進歷史,今天我們的年輕人應該抬起頭、揚起臉寫下中華民族的歷史。

所以昨天在抗戰勝利紀念館的現場我有感而發,引用了陸游、引用了李白的詩句,昨天在抗戰勝利紀念館所提到的“江聲不蓋英雄淚,曉月盧溝缺又圓。旭日中天神州照,吾輩豈是蓬蒿人”。

為什麼要用這句,李白這個詩句,其實它的上一句並不是很恰當,但是我們引用這句,因為從這句看到李白的自信心。

它的上一句是“仰天大笑出門去”,但是新黨這一次到大陸來,我們沒有那種得意的心情。我們認為此行是弘揚民族精神,就像後面的橫幅上寫的一樣“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

我剛才說了這次所走過的地方,我們的目的是要揚眉吐氣,而不是仰天大笑,我們要“揚眉吐氣出頭天”。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們今天要“揚眉吐氣出頭天,吾輩豈是蓬蒿人”。

所以各位年輕的朋友,新黨此行很多人關心,我出來有人問我說:“你這次追隨國民黨、親民黨的連戰、宋楚瑜兩位主席到大陸,你會跟誰見面”。我覺得我們要談收穫,不是談一己之收穫,也不是談一黨之收穫,我今天到中國人民大學來,我要“畫龍點睛”。

我何德何能,能夠有這樣的榮幸,帶著新黨的30位團員到中國大陸,郁慕明何德何能到中國人民大學來演講。

我們不是追求一己之私,一黨之私,我們期盼藉由這樣的交流和溝通,尤其是激發我們中國人,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激發我們的民族精神,因為我們要像紅色布條上面寫的那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