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感悟的演講稿

像樹一樣生長著,卻是需要樹的人生態度的。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真正成材的大樹是不會單獨的生長在一處的,和我們人類一樣,他們也會選擇群居社會去生活,我看過很多的樹林,也看過那些灌木叢生的山頭,兩相對比之下,我發現成材的數目大多都是生長在一起的,且高度幾乎一樣,再此,我不得不佩服樹的聰明,它知道秀於林風必摧,但是當周圍的樹都長高之後呢,它就不再會是那棵被風摧的樹啦,於是它會適當的遮擋下周圍樹的陽光,這樣 那些長得矮的樹就會快速的生長,於是它也會長得更高了。我們進入大學後,剛開始,讓我聽到的許多的話題便是:誰、誰、誰好高調,又或是誰誰誰好低調,然後便是一大堆的壞話。其實我覺得當你真正的融入了大學這個圈子裡去之後沒誰會說你不好。這就是需要我們處理好跟周圍同學的關係,這也是大學必須學習的一大要素,學會如何去團隊合作,如何去共處,如何去雙贏。樹讓我欣賞的另一點便是它的獨立生活能力,從一出生開始,它便是自己一個的面對困難種種,這種態度和能力是我無法企及的。我們大學生是一隻腳已經踏入了社會的孩子,學習獨立生活是迫切需要的,我們應該體驗一下在沒有父母保護下的生活是怎樣的,而不是一直沉醉在溫室里。

在樹身上,我領悟了一些哲理,或許還有的我沒有看到,但是不得不承認,樹的成長曆程給我一些指引。它之所以能夠獨立生活在這世界上還是有其原因的。看樹,讓我看出了一些人生道理,那就是像樹一樣學習,像樹一樣生長,像樹一樣存世。總之一句話:像樹一樣生活。

在這裡我想抄下俞敏洪的詩,或許你們會有所領悟:

人要像樹一樣活著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

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

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陽光,

但是長不大。

人們可以踩過你,

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

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

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

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長起來。

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

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活著是美麗的風景,

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

活著死了都有用。

這就是我們每一個同學做人的標準和成長的標準

主講人:工管1102班

楊穩

關於生活的演講稿:生活因珍惜而美麗
大學生關於生活經歷和感受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