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和希望一起飛揚

鏡頭一,我們在生活中學習。看,元圓老師正帶領著孩子們在展示“今天我做飯”的活動呢。孩子們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做菜工具擺放整齊,配料一字排開,有模有樣地做起了小廚師。課堂成了“舞台”,學生人人參與,個個爭著表現。他們小臉通紅,爭著讓老師嘗嘗自己親手做的小菜,每個孩子在展示中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學會了幫助父母做家務的本領。

鏡頭二,我們在情境中學習。快聽,一年級2班傳出了法官的聲音,“鼻子”和“耳朵”正在控訴小主人對自己的暴行。原來這是袁泓老師幫孩子們創設的學習情景。孩子們爭著說自己的看法,新鮮的說法,充滿童趣的語言,使課堂充滿了歡笑。在雙方律師的辯論中,愛護鼻子、耳朵的感情自然滋生,人人成了維護正義的小法官。

鏡頭三,我們在遊戲中學習。一隻只小兔子在操場上歡奔亂跳,是嚴老師帶著孩子們在學蹲著跳呢。“同學們,請你們自己來練習打靶”,楊佳老師正在電腦室教孩子們學習打字。每次打對了字母,電腦都會有鼓勵性的話語,孩子們聽了越發起勁了,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著原本枯燥的打字練習。

鏡頭四,我們在網路中學習。“神州五號”順利升空,安全返回,民族英雄楊利偉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這一個個生動的畫面通過網路展現在每個孩子面前。這是唐敏老師上的一堂綜合實踐課。孩子們通過網路自己尋找關於航天的知識和圖片,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同學們介紹,做到了資源共享。

新的學習方式與課程的整合,使我們有利的對傳統的課堂重新進行審視、認識,對課堂進行全面的徹底的系統的革新,架構一種“新課堂”。“新課堂”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架構的基石,以學生好學為基本價值取向,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把學生當作課堂最為重要的資源,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種架構努力使課堂從教師表演的舞台變為師生互動的平台,從知識傳授的場所變為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從訓練的工廠變為個性發展的天地。教師成為了幫助學生“尋求源泉”的引導者,“授之以漁”的啟發者,“教其游泳”的指導者。

我們積極展示著創新的成果:牆上是孩子們自己書寫的字畫,黑板上是孩子們自己動手設計的板報。櫥窗里貼著孩子們自己創辦的小報。團員老師們配合學校的教育,還引領著孩子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藝術節上,在詩朗誦比賽中,在硬筆書法比賽中,在美工作品展覽會上,到處都有老師精心指導下的優秀作品。體育場上,孩子們矯健的身手,靈活的動作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每一塊金牌中都有老師的汗水。每一張獎狀里都有老師

的功勞。

播撒點點希望,育得桃李芬芳。五月的陽光暖暖的,柔柔的,亮亮的,灑滿了整個後小的校園。培育人才,傳承文明,發展創新,與時俱進,是我們後小團員老師永遠堅持的教育信念。我們願意用我們的青春在校園的百花叢中噴繪最鮮艷的色彩,譜寫最燦爛的詩句。我們的青春和希望一起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