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校長畢業典禮演講稿

xx年校長畢業典禮演講稿

同學們、老師們:

百年校慶的喜慶氣氛還在清華園縈繞,我們又迎來了百年華誕後的首屆本科生畢業典禮。經過四年的學習,同學們順利完成了學業。在此,請允許我向大家致以衷心的祝賀──你們畢業啦!同時,也向關愛同學們成長的各位老師和家長道一聲──你們辛苦啦!

大學的時光似乎轉瞬即逝。此時此刻,大家有學業已成的歡樂與欣喜,也難免有同窗離別的惆悵與傷感;有走向未來的憧憬與忐忑,大概也有回顧過去的留戀與不捨。或許你們還在感嘆文科圖書館的舒適便利,或是懷念“名廚進清華”帶來的四方美味;或許你們還能記起入學時與家人在校園裡的合影,而今天卻穿上學士服,猶豫著究竟要擺一個什麼樣的雷人造型。

而在我的眼中,你們愛真理,也愛生活;愛自己,也愛公益;愛機械製圖,也愛引體向上……沒有什麼畏懼與不可能,你們是陽光的7字班!校長畢業典禮演講稿

我記得你們在汶川地震後的獻血長龍,記得你們在奧運志願服務中的忙碌身影,記得你們在國慶游-行時喊出“祖國萬歲,清華加油”,也記得百年校慶時用我的名字在人人網上寫下“清華,生日快樂”,引來無數的轉載和回復……有的同學說,7字班是最幸福的一屆,因為經歷了這么多的國家大事和學校大事。而我想說,你們不僅經歷了這些大事,更在這些大事中奉獻了智慧、付出了辛勞、得到了鍛鍊和成長。我更為你們感到驕傲!

當然我也知道,學校一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校園建設中的噪音、塵土和交通不便等,給大家帶來了困擾,網路收費和宿舍搬遷也有令大家不滿意的地方。我覺得,同學們的批評和意見,是出於對學校的愛護和理解。學校領導和各部門都會以虛心的態度去反思、以負責的行動去改進。在此,我要衷心感謝你們的包容與熱愛,學校也一定會與同學們一起,把清華建設得更加美好。

作為在清華學習工作了46年的一個“老清華人”,我能清晰地感到你們這一代人的不同特點。與我們那個時代相比,你們知識更豐富,視野更開闊,思維活躍,多才多藝,也更加敢於展示個性、表達想法。我由衷地讚賞你們的這些品質,也因此願意對你們寄予更多的期待。所以,在這告別的時候,我還想與你們分享一點我的體會,兩句話八個字,希望能夠對你們的未來有所幫助。

第一,獨立思考。從陳寅恪先生倡導“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到蔣南翔校長堅持“不惟書,不惟上,不惟他,不惟洋,只惟實”,清華傳統的深處,始終蘊含著實事求是、獨立思考的精神。無論是在學術研究中,還是在社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我們去分析、去判斷、去決定。比如畢業時面臨的選擇,是讀研,還是工作?是出國,還是留下?是到企業,還是去政府?是選擇這個行業,還是那個行業?實際上,如果沒有真正獨立深刻的思考,就難以作出正確的決斷,將來在研究和工作中也難以有真正的創見,更難以形成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刻認識。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見異思遷,只會失去自己前進的方向。

看到同學們畢業,不禁使我想起40多年前我在清華的情景。我是1965年進入清華學習的,剛入學9個月“文-革”就開始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完全被打亂,但我和一些同學依然堅持學習。書本被扔到垃圾箱裡,就半夜打著手電去偷偷撿回來;學校呆不下去,就背起課本回家自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相信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成為有用之才。所以我常說,人要“循常理,不跟風”,就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認識和堅持。我覺得,這是人在一生中有所成就的重要基矗

第二,善於作為。中國社會正處在快速發展和變革當中,方方面面的不完善、不合理乃至不公平會有很多。這些也常常對同學們的成長帶來困擾,造成影響。所以大家有時會抱怨、會批評、會發牢騷,這是難免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僅僅有抱怨和批評還遠遠不夠,更不能因此嘲笑和懷疑一切,而要善於從複雜的局面中找到解決問題、改變現實的道路。

我們要有批判,更要有建設;要有質疑,更要有行動;要有想法,更要有辦法。我們不是旁觀者,不是過客,我們有責任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很多時候,真正去做成一件事情,比僅僅去批評它要困難得多。不僅有外部的阻礙,還有自己內心的動遙要克服這一切,需要我們有堅韌與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而這才是清華人的底色!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不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重任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