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年慶典講話稿2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下午好:

我加入這支隊伍純屬偶然。記得這支隊伍的第一個大型活動就是XX年12月11日組織車隊去杭州為楊斌祈福,當時我在spc365上看到這個召集帖,但我沒報名,我覺得那種事雖然就發生在我身邊,但又似乎離我太遙遠。

XX年的2月19日,在網友鶴陽蘭韻的建議下,我第一次參加了志願者宣傳服務隊在兄弟酒吧召開的一次會議,第一次感受到了志願者大家庭的那種氛圍,會後我跟這支隊伍的創建者之一的楊勇討論了幾個我所關心的問題,我問得最尖銳的一個問題就是:既然志願者要講無私奉獻,那為什麼還要在活動的時候拉媒體來造勢,有作秀之嫌。楊勇是這么回答我的: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宣傳,要讓更多的人來關心白血病患者,奉獻與宣傳是不矛盾的,有些好事可以低調地做無名英雄,而宣傳就需要高調造勢才會有效果,關鍵是要把握好宣傳的主體是關注白血病行動而不是志願者個人。這次會議後我就對志願者有了新的認識,也開始真心誠意地投身到了這支隊伍中來。

這個隊伍的發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鬆散型的民間組織,每個人對志願者概念的理解不同,每個隊員又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為了個隊伍的名稱也會爭個面紅耳赤,如何凝聚隊伍的人氣使它發揮出應有的光采,是XX年9月份我接手做這支隊伍的總負責人時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

人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當時我燒了四把火:一是建立了志願者網站並利用網站進行日常工作管理。我的職業是網路工程師,這是我的專業所長,所有的代碼都是自己寫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啊。二是制定了一套可操作性很強的組織管理辦法並通過培訓灌輸給隊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之前我們的隊伍只有一個組織規程,是綱領性的,可操作性不強。三是強化了骨幹隊伍,明確了每個人的責任和分工,把所有的事都會解掉,這樣我就有更多精力來抓隊伍的組織建設,而不是鑽在具體的瑣事中無法自拔,事必躬親的不一定是好領導。四是加強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我們利用各種機會積極主動地和區紅會、團區委、區血辦、上海市造血幹細胞捐贈者俱樂部、奉賢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等組織和團體溝通,爭取得到他們更多的支持與幫助,使我們這支隊伍能在他們的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在將近四年的志願者服務隊負責人工作期間我一直遵循的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志願者是為社會公益事業服務的,志願者骨幹是為志願者服務的,我這個負責人則應該是更多地為志願者骨幹服務的。這是一種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服務而不是領導指揮,這一觀點我也想用來勉勵一下我的繼任者的。

多年的志願者實踐,給了我頗多的收穫與感慨。從對志願活動的不理解甚至排拆,到加入志願隊伍並擔任負責人,這也是對我人生觀價值觀的一次質的轉變。我也曾懷疑到底會有多少人願意加入到我們這個行列,我也曾懷疑過我們訂了那么多條條框框有多少隊員願意去遵守,但是當我看到造血幹細胞集體入庫的隊伍排成了長龍,當我看到年會的時候熙熙攘攘的與會者,當我看到敬老院的老伯伯老奶奶對我們投來殷切的目光,當我看到採血車上排隊捋袖獻熱血的志願者,心靈一次次的被感動,靈魂一次次的得到升華。

至今記憶猶新的是XX年3月5日的集體入庫服務,那是我入隊後第一次參加服務,也是隊伍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集體血檢服務,前來入庫的志願者遠遠超出預計,上海帶來的試管不夠,以至於出現志願入庫也要開後門的情況,那場面非常真實非常感人,而且就發生在我的面前。我原本計畫等服務結束後自己也要趁這次機會入庫的,後來也只得放棄,等待下一次集體入庫的機會,可是一直等到十月份還沒有集體入庫,急性子的鶴陽蘭韻就約了我一起坐車到虹橋路上的上海血液中心去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