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畢業致辭:多彩的生活

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母校走向社會,離校前,你們是學生,是受教育者;離開母校後,你們就成為了社會的建設者,或教育工作者了,在你們走向多彩的社會、走向事業的遠方之前,你們是否思考過如何走向社會?如何走向成功呢?

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想送你們幾句話,或者叫“四個秘籍”:

一是純真。社會不像校園單純,不能簡單地用對和錯判斷,更多的是利益的交換和平衡。對於多數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你們,也許不得不選擇“膠囊公寓”、不得不蝸居,成為一名“蟻族”,面對“寧願在寶馬車中哭泣,也不願在腳踏車上微笑”的婚戀,面對重物慾、重金錢、重名利的扭曲的價值觀,面對可能還不能完全發揮你的特長的單位,未能認可你的才華和能力的上司,我的親愛的同學們,我想請你們記住,把這一切看作是磨礪,不要抱怨,成功永遠不屬於抱怨的人;不要自甘沉淪,那是糟踐自己寶貴的生命!培根說過,“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不可太急功近利,不盲從,不媚俗!同學們,我想請你們記住:承認平凡,又不斷超越平凡;立足現實,又不斷用夢想照耀現實!夢想升華著現實,滋潤著人生;有了純潔的心,不管人生多么艱辛,才不會放棄夢想;有了平凡的真,不管現實多殘酷,才敢於百舸爭流,勇於奮鬥!

二是激情。生命短促,請不要浪費在重複他人的道路上。哥白尼說:“青春應該是:一頭醒智的獅,一團智慧的火!醒智的獅,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為理想的美而燃。”親愛的同學們,不要被教條束縛,那意味著你在重複他人的生活;不要盲目從眾,不要盲從權威,不要被他人喧囂的觀點掩蓋你內心真正的聲音,聽從心靈的召喚,燃燒自我,釋放激情,創造你內心渴望的真實的你自己!

三是興趣。離開校園,每個人都要找個生存的飯碗,也就是職業或者工作。如果工作和專業、興趣合拍,那自然是人生的樂事,但多數人的職業未必是你的所學,也未必是你的所愛,胡適說“一個人總得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大學教育的精粹是獨立、自由、責任和開放的現代精神;專業教育也絕對不是要把人塑造成機器或者工具;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發展,是大學學習之道。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和乏味的”,走向社會,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記住,一個人的興趣、業餘的愛好可能比職業還重要,如何在工作之餘利用好閒暇時間,培養什麼樣的趣味,常常決定一個人的高遠,若果你沉迷於賭博,你可能就成了賭徒;如果你服務社會,你會成為管理者、改革者;如果你陶醉在讀書,你就會和真善美對話,與當代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對話,與世界和自我美好的未來對話;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記住,你的興趣、你的閒暇往往決定了你的終身!

四是勤勉。走入社會,面對自我的失意,同學們難免懶散、難免懈怠甚至於消沉。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說過“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那么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香港文壇奇女梁鳳儀信奉“要一生作為兩生過”,才商界學界兩輝煌。同學們,我希望你們記住,勤為徑,諸事成;苦作舟,方幸福。

想說的話,似乎太多,作為你們的校長和老師,希望你們走入社會時,在已經沉甸甸的行囊上,再把 “重德、敦品、篤學、躬行”的文理精神帶上;把科學的精神、人文的情懷帶上;把父母、老師、同學的期盼和祝福帶上,希望他們伴隨你人生的四季:春天裡,催生你的理想;夏天裡,壯大你事業的根基,秋天裡,分享人生的收穫,冬天裡,洗滌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