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畢業 就業 創業

不久前的一則訊息說,南京夫子廟茶葉市場上二十個攤位,免收攤位費,希望下崗待業職工前來從業。結果無人敢於問津。確實,我們習慣了由政府來安排就業,由學校來分配工作。因此,不願承擔哪怕是一點點的風險。

據統計, 2000 年,愛爾蘭軟體出口產值 85 億美元,印度 57 億,而中國僅 1.8 億美元,對這一組數字,北郵師生當作何感想?洛桑國際開發研究院發表 2000 年度《國際競爭力報告》,中國科技競爭力從 1998 年的世界第 13 位下滑到 1999 年的第 25 位,又到 2000 年的第 28 位。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國的全球競爭力從 1999 年的第 32 名下降到 2000 年的第 41 名。對這幾個數字,中國的知識分子又當作何感想?

要說出國家競爭力與國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風險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準確的相關函式恐怕不可能,但嚴酷的事實告訴我們,有意識地培養我們的大學生具備這些精神、能力和意識則應該是高等教育的責任。 

高等教育不僅應該給大學生提供成為科學家、工程師的課程,而且也應該給大學生提供成為企業家和個體經營者的技能。大學畢業生,如果不關心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不具備專利、智慧財產權方面的知識,不懂得股市、期貨,不了解 WTO 、 ISO ,應該視為高等教育的缺陷。在這裡,我願意提醒全體畢業生,北郵給了你們很多,但是在培養你們的風險意識和創業精神方面,做的太少。北郵一定會改進,但是你們是不能受益了。如果你們把校長今天的話當作是最後的一次補課,我就十分滿足了。(掌聲)

同學們,差不多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在說,新世紀以小企業和個體經營為基礎的經濟將會得到加強,新世紀的中國經濟需要千千萬萬個創業者。我們也高興地看到,北郵年青一代的畢業生正在勇敢地肩負起時代的重任。

電信工程學院青年教師王慶海,六年前研製成光纜電視傳送接收設備。他們為山東齊魯石化安裝第一套光纜電視系統時,我是他們的系主任,給了他們三萬元貸款。後來他們用科技契約經費的結餘,註冊成立了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現在的公司聘用職工 32 名,累計納稅 80 萬元。前兩天,中信國安洽談注資加盟,新公司擬定名為北郵國安,中信評估認定的公司的總價值為 3200 萬元。

電子工程學院畢業生馬元, 1994 年從美國學習歸來,創辦 中澤公司,起始註冊資金僅 15 萬元。今天的公司,聘用職工 50 名, 2000 年銷售收入 4000 萬元,納稅 100 萬元,公司資產達 2000 萬元。

千萬個大學畢業生加入創業者行列之日,必定是中國經濟騰飛之時。當更多的北郵畢業生成為成功創業者,北郵就會迎來她更加輝煌的榮譽。

慶祝你們的畢業;祝福你們的就業;期待你們的創業。

謝謝大家。(熱烈掌聲)

(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