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在學院本科、碩士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各位老師:

今天對10屆畢業的同學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的、值得紀念的日子,141位本科同學,132位碩士同學經過多個寒暑春秋的緊張的學習,就要畢業了,就要開闢新的事業,就要開闢人生的新的篇章。所以,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哲學社會學院的全體老師向各位同學,表達我們最熱烈的祝賀!

就要畢業了,我相信所有的同學都在回過頭來總結、反思、梳理我們的過去,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過去的本科、碩士學習的歲月裡面,我們究竟收穫了什麼?

毫無疑問,首先,我們收穫了我們剛得到的大學文憑、碩士學位。剛才孫老師和我給大家都頒發了。在過去的歲月裡面,同學們在老師們的引導下,走入了文化的殿堂,吸取著經典著作的思想精華,呼吸著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思想大師們的氣息,領略了哲學的思維方式,掌握了社會學、心理學、社會保障學的分析方法、理論武器,可以說對哲學、對社會學、心理學、社會保障學等各個學科掌握了比較廣泛的、比較系統的、專門的知識,所以同學們所收穫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就是對大家這份收穫的一種獎勵和承認。

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收穫了自己的理想。從某種意義上講,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社會保障學的教育都是理想主義的教育。哲學教育我們,現實世界是不完美的,我們要超越現實世界,去追求一個更加美好的的、新的世界;社會學要診斷、分析社會問題,它要去追求一個更加合理的、更加公正的、更加公平的、更好的社會;社會保障學關注弱勢群體,要去為人的更有尊嚴的、更體面的生活去抗爭、去呼籲;心理學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它通過對心理疾病的治療和分析,去追求更加健康的人格和具有更高質量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記得去年08級新生迎新晚會上,我們很多老師參加了迎新晚會,迎新晚會的主題叫做“追求夢想”。會做夢,這是人和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動物是不會做夢的,只有人才會做夢。所以,“理想”這是我們在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最重要的收穫。在老師們的引導下,我們經過本科、碩士階段的學習,每個同學打開了我們的靈魂之眼,開始抬起我們的頭腦,仰望星空。這是哲學社會學院給予大家最重要的收穫之一。

同時,我還覺得,在以往的學習歲月中,同學們越來越獨立了,我們收穫了我們獨立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我覺得這也是很重要的收穫之一。像本科的同學,他們很小就離開家庭來到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學習,開始獨立地籌劃和安排他們的生活。在與老師們的交往中,在課堂上,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學會了獨立的思考,獨立地去分析,去批判,去質疑。在課堂上,同學們接受了康德的教導,“要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智”,記住了笛卡爾的箴言“我思故我在”。同學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追隨那些過時的成見,盲從那些時髦的教條,我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腦去分析、去審問、去鑑別、去判斷。我讀過一篇文章說到,現代80後的大學生,使用的辭彙裡面,“我”是使用最多的字眼。雖然社會學家們、學者們對這個現象的評價不完全一樣,但是,我覺得,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通過在哲學社會學院的學習生活,同學們獲得了越來越強烈的自我意識,獲得了越來越自覺的主體意識,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在大學學習過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如果總結我們在大學本科、碩士期間所得到的種種收穫的話,我們還可以舉出很多很多。我們收穫了友情,我們收穫了愛情等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么多收穫,大學生活才成為我們人生中最絢麗多彩、最為重要的階段之一。

當我們說收穫的時候,我們可以說得很多。但是作為老師,作為一個比你們早畢業將近20年的學長,當我們說收穫的時候,我一方面倍感欣慰,同時卻帶有一些憂慮和擔心,這種憂慮和擔心可能是我和在座的老師們共有的擔心和憂慮。因為剛才一些同學發言也提到了,我們大多數同學都要離開校園,到社會上去工作,去開始新的事業,所以他們面臨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我剛才說的是收穫,在面對的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的時候,需要更加豐富的其他的內容來予以補充和豐富。所以我想利用今天這個難得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給大家一些善意的提醒。

首先,我的第一個提醒就是當我們堅持我們的理想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為理想注入現實的力量。剛才我說到,我們在大學收穫了我們的理想,但是理想要真正得到長久的堅持,理想要避免走向反面,必須賦予它現實的內容與根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充滿的是理想主義的氣氛,但現實的社會生活遵循的是現實主義的邏輯,現實社會比我們大學校園要更加複雜,更加富有挑戰性,甚至某種意義上講,要更加嚴酷。我的一些學生在求職歸來後回來跟我說,為什麼招聘單位、面試單位那樣苛刻,為什麼工作單位有那么多複雜的人際關係,為什麼我出自吉林大學,我非常優秀,工作機會卻被一個並不出名的大學,被一個看起來並不出眾的人搶跑了?我相信這種現象在同學們走到社會以後會在更大範圍內更頻繁地遭遇到。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理想是不是能夠經受住起拷問和敲打呢?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我記得海德格爾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理想主義和虛無主義實際上只有一紙之隔。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的話,那么它很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今天是激情澎湃的理想主義,明天就有可能變成隨波逐流,退變為消沉頹廢,變為一切皆可的懷疑主義。這在歷史上,在我們現實的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可謂屢見不鮮。所以,今天有這個機會,我想提醒大家,社會不會因為我們有美好的理想就會給我們機會,不會因為我們有美好的願望就會同情我們,就會考慮我們,我們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的理想堅實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像我剛才說的,使理想主義走向它的反面,我們的理想才能獲得內在的確定性,理想才能成為我們每天日常生活的一個堅定的信念。這是我的第一個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