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作品研討會發言稿

體會三:主體的製作――朴而美

主體是一則訊息的主要部分,是進一步對標題和導語的補充,是對標題和導語提出的問題的延伸和解答。王老師的作品不管是背景的交代還是事件的經過都充分體現了一個樸實美,沒有過多的贅述,背景交代恰到好處,事件經過簡單明了。比如:《深南油田率先實現成規模綢油冷采》一文,首先在背景上介紹了深南油田的地理位置,介紹了該地區的地層構造,同時也說明了開採該區域地下原油的難度;在介紹事件經過的時候,充分介紹了採油五廠大膽利用新技術,開發新工藝,合理利用科學技術引導大家合理開採,既節省了事件也節約了成本。像這樣製作主體,把需要的展開說明,不需要說的不說,讓讀者看起來非常愜意,沒有一點多餘和臃腫的感覺,樸素之餘盡顯文章美。這是王老師的第三點獨到之處。

我記得著名作家徐遲曾經對“美”有段精彩的描寫:“美是多種多樣的,雄渾闊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熱情澎湃是美,富麗堂皇是美,而含蓄樸素同樣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極致。”這是經驗之談,事實也是如此,一篇文章的語言最能代表作者的風格。王老師的文章語言質樸無華,淳真自然,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雕飾。實際上這樣的樸實自然是經過良苦用心、潛心修為而反璞歸真的藝術美,他的文字都是從心坎里流淌出來的,樸素流暢,卻是最能打動人心的。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我們期待王老師今後誕生更多的新聞作品,更多的獲獎作品,讓我們共同祝願王老師的未來之路更加美好。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意願,我想還有更多的群體和讀者也是這樣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