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縣春季植樹造林動員會上的講話

建設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示範能力強,帶動效果好,成為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亮點。

四是生態環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抓住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和全國生態環境建設示範縣的機遇,認真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天保工程,全縣共完成造林11.53萬畝,其中退耕還林

5.02萬畝,三荒造林5.33萬畝,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85.8平方公里。多渠道爭取項目和資金,使水利水保和農田道路建設取得了新的進展。新建、續建水利工程18項,其中新建集雨節灌水窖3600多眼,愛心水窖5750眼,發展梯田補灌面積1.23萬畝;建成中川高效農業示範園區、萬泉高邵、韓店試雨、朱店三合4處提灌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XX畝;新建、續建中部、北部、南部山區人飲和臥龍陽堡人飲工程4項,解決了2.24萬人、8100頭大家畜的飲水困難。新修、改造水平梯田及溝道治理面積4.02萬畝,配套修建農田道路42條130公里,新修、改造鄉

村道路460公里。人飲工程建設項目得到了水利部、省、市領導的一致好評。

五是扶貧攻堅穩步推進。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縣鄉村上下聯動,開建了良邑楊王、韓店試雨、朱店三合、永寧魚咀等4個整村推進項目和扶貧世行貸款項目。繼續堅持扶貧到戶工程和單位包村幫扶制度,組織省地縣幫扶單位,落實幫扶資金31.7萬元,集中幫扶韓店、鄭河、永寧、臥龍等19個鄉鎮的50個重點貧困村。全縣共落實扶貧項目30個,投入扶貧資金806萬元,年內解決了8000貧困人口的溫飽,有1.21萬人穩定解決了溫飽。

六是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穩定了農村土地政策,積極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順利完成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任務,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生產經營的積極性,稅費改革後全縣農民人均減負23元。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我縣農業和農村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業基礎還相當脆弱,雖然實現了梯田化縣,但人多地少、乾旱多災的基本縣情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全縣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沒有穩定解決溫飽,扶貧攻堅的任務相當艱巨。二是農業結構不盡合理,調整步子邁得不大,特別是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結構調整重視研究不夠,農業產業化才剛剛起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難度大,農村經濟工業化和農村社會城鎮化的水平還很低。三是農村經濟發展受到資金不足的制約,資金運籌總量小,籌融資渠道不寬,致使一些很好的脫貧致富項目無力實施,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種養大戶的發展。四是一些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強,部分幹部民眾思想觀念陳舊,思路不清,辦法不多,工作上有不細不實的問題,缺乏抓農業和農村工作、幫助民眾拓寬致富門路、加快小康建設的本領,無人幹事和無錢辦事的問題在村一級集體組織相當普遍。

二、明確重點,狠抓落實,全面做好XX年的農村工作

今年是貫徹xx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新一屆縣委、縣政府任期目標的第一年。全縣農村工作要以黨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目標,進一步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加快發展洋芋、果品、畜牧三大主導產業和亞麻、中藥材、蔬菜三大區域產業,繼續改善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創新機制,培育典型,為穩定解決溫飽向小康邁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