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利用外資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剛才,五個鄉鎮和兩個部門圍繞招引外資工作做了很好的發言,東勁和紹泉兩位區長就實現全年利用外資目標作了全面動員與部署。下面,我再談三點意見,就是要做到“三個不動搖”:

第一,要突出外資龍頭地位不動搖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指出,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扭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對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尤其是要進一步加深對“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這一要求的認識,努力提高招商引資特別是利用外資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加快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步伐。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外向帶動戰略在全區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開放型經濟是龍頭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當前,看一個地方發展水平如何,看一個地區經濟質量如何,主要是看它的經濟外向度,也就是看它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而利用外資水平則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外向度的重要標準之一。可以說,外資經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極,狠抓利用外資就是抓第一要務。以台州市椒江區為例,去年該區累計新批外資企業14家,實際利用外商投資2455.8萬美元,增長111.6%,經濟外向度達到42%;再如,南通市崇川區近年來著力提升經濟外向度,去年外資投入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1/2以上,三資企業對工業經濟的貢獻份額達38%,外稅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34%。而目前我區外商投資經濟所占的比重、對財政的貢獻份額還不到5%。從某種意義上講,差距就是發展空間,就是增長潛力,我們必須始終把外向帶動戰略放在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努力做好利用外資工作,不斷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最佳化,進一步促進我區經濟全面協調科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利用外資對實現“富民強區”目標的戰略意義。就我區而言,目前仍處於投資拉動階段,區屬企業改製取得一定進展,但也遇到不少困難。如何調整和最佳化產業結構,如何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如何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等等,這些都是目前我區經濟發展中急需研究解決的重大課題。要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必須有大量外來資本的迅速集聚,必須有大批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的基地型項目的高度集中。做好利用外資工作,不僅可以培植壯大稅源、增加就業,而且可以拉動區域經濟水平的快速增長,可以說,利用外資不但是我區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而且是一項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長遠之策。從根本上講,我們要實現“富民強區”,就必須把寶押在工業上;要實現“工業強區”,也必須把重心逐步轉向利用外資,進一步突出外資的龍頭地位。

第二,要緊扣全年目標任務不動搖

協定利用外資45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600萬美元,這一市下目標任務是一個最基本的目標,是一個雷打不動的目標,也是一個志在必得的目標。分析一下目前我區利用外資的情況,有喜有憂,憂大於喜。喜的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今年1-8月份,我區協定利用外資提前4個月完成了市下全年目標任務,達到4748萬美金,比去年同期協定利用外資1723.22萬美金有了大幅增長;實際利用外資1752萬美金,總量在全市排第四,同比增長71.5%,名列全市第二。憂的是,我區利用外資工作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一是現有的外資項目不穩。現在,有些地方通過現有的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同樣達到增加利用外資的目的。比如,泰興的新浦公司在產業的集聚效應面前增強了發展信心,幾年來不斷追加投資,該公司自從項目投資至今所創造的利潤,母公司沒有拿走一分錢,投資額已從當初的1200萬美元增資到1. 28億美元。而我區由於投資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外商投資積極性不高,以外引外的“葡萄串”效應難以有效形成,有些外資企業不但不願增資、甚至還想撤資。如,台商企業肯通集團就是其中一例。二是利用外資的後勁不足。與協定利用外資7000萬美金、實際利用外資3500萬美金的力爭目標相比,我們的差距很大,發展後勁明顯不足,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在手的項目源不多,目前除少數幾個在建項目,真正進入成熟期的項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手洽談的幾個項目體量也不大。這就給下一階段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增加了完成全年引資任務的不確定因素。三是服務外商的環境不佳。由於服務不夠到位,施工環境不好,個別地方甚至存在嚴重的阻工現象,客觀上給全區利用外資工作帶來負面效應,嚴重影響我區在外商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嚴重影響我們的招商環境和今後的引資工作,最終將直接影響到我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此,大家千萬不可等閒視之,必須堅定信心,正視困難,自覺糾正認識上的偏差和不足。一是在成績面前不要沾沾自喜。面對全年引資目標任務,有些部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