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交通工作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前面  同志對XX年全縣交通工作做了很好的總結,並對XX年的工作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局、  鄉、  鎮、  鄉也做了很好的發言。這些我都完全同意,請同志們結合實際抓好落實。會上受表彰的先進單位,也值得大家學習和仿效。下面我再強調以下幾點。

一、認清形勢,把握機遇,加快交通建設步伐

近年來,我縣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多方爭取資金,切實加大投入,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輸安全管理、打擊非法客運、規範交通運輸秩序、改進運輸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去年,鄰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國道210線北段硬化竣工驗收、南段爛路整治竣工,完成通鄉公路硬黑化56公里,新改建村級公路336公里,新修便民路250公里等等,全縣交通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些成績的取得,既是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全縣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交通系統全體幹部職工抓住機遇、開拓進取、辛勤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交通系統全體幹部職工和為交通工作做出貢獻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受表彰的先進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

近年來,隨著國省道幹道和高速路的建設步伐加快,我縣對外的主通道已打通,鄰墊高速公路建成後,我縣境內高速公路將達到103公里。但我縣農村公路建設仍然相對滯後,總長191公里的11條縣道,僅有兩條共30公里通過三級路網建設進行了硬黑化,其餘9條共161公里全部是泥結碎石路面,而且多為越嶺線,等級低、路況差,急需改建。在通鄉公路中,全縣僅有23個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且大部分位於國省道上,其餘22個鄉鎮164公里的通鄉公路仍為泥結碎石路,其中40%是等外級路,需要改造和路面硬黑化。全縣521個村(居)只有369個村通公路,而且基本上只有路基雛形,路面狹窄並且基本上都是泥土路面。全縣1413公里村級公路至少有800公里都是晴通雨阻,還有152個村不通公路,農村公路在質量和數量上都遠遠低於全市平均水平,更不能與發達地區相比。農民出行難,生產資料進出難,工農業產品運出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質量差、等級低的農村公路成了制約我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目前,中央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控制投資規模增長,但巨觀調控有保有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屬保護範疇,國家將對農村公路建設進行政策傾斜,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力度,提高補助標準。我們要緊緊抓住這個歷史機遇,乘勢而上,把農村公路搞上去,徹底改變我縣農村公路的落後面貌。

二、統一認識,堅定信心,大打農村公路建設攻堅戰

黨的xx大把解決“三農”問題提高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和全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反覆強調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而當前農村基礎設施的落後,特別是農村公路建設的滯後是影響“三農”問題的重要因素。為此,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改善農村的交通條件,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是推進農村建設小康社會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順應黨心民意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各鄉(鎮)及有關部門務必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和國家經濟工作的戰略部署上來,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正確決策上來,堅定信心,知難而進,不等不靠,廣泛動員和組織民眾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建好我縣的農村公路,千方百計克服公路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客觀地講,作為一個財政窮縣,辦好交通的最大障礙就是資金奇缺,再加上鄰水山高坡陡,地質構造複雜,鋪橋架路任務十分艱巨。但只要我們堅信上有國家支持農村公路建設這一巨觀決策撐腰,下有80多萬渴望改善交通條件的父老鄉親壯膽,我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度不過的難關。我們要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理直氣壯地乾,義無反顧地乾,要堅決打破“等、靠、要”的思想。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態度是鮮明的,那就是對農村公路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大幹大補、小乾小補、不乾不補”,真正做到獎勤罰懶,獎優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