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年終總結髮言

4、抓好“農事村辦”試點工作,積極構建便民服務平台。我市借鑑百色市田陽縣“農事村辦”的好經驗和做法,把“農事村辦”作為第三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主題實踐活動推廣開來。在實施“農事村辦”工作中,各縣(區)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六大服務”,即:生產服務、文化服務、衛生服務、法律服務、政務服務、黨員服務,明確牽頭單位,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市共投入經費38.2萬元用於建設“農事村辦”服務站,落實並裝修辦公場地450平方米,配備電腦15台,訂閱報刊21份,落實並培訓“農事村辦”工作人員49名。通過開展“農事村辦”工作,進一步方便了廣大民眾辦事,受到了民眾的一致好評。截止12月,我市5個“農事村辦”服務站共為民眾辦理證照464份,發放各種補貼34.1萬元,調解矛盾糾紛40多起,為民眾提供致富信息237條,組織技術培訓1279人次,組織469噸農資下鄉,深受廣大民眾的歡迎。

我們在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也看到我們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難,主要表現:一是新農村建設發展不平衡。個別地方對加強新農村建設工作不夠重視,謀劃、爭取項目不夠主動,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農村面貌變化不大。二是有些項目還未完成,一些項目未最後配套完善,就差這么一點點,致使項目發揮作用有限,甚至存在安全隱患,有些項目還沒納入新農村建設項目,如農村改廁。三是個別地方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力度不夠大,致使有些黨組織黨員隊伍老化,女黨員少,缺乏活力。四是少數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到點駐村天數較少,工作經驗不足,工作方法不多,協調能力不強,工作有鬆勁現象。個別駐村指導員工作受原單位工作牽制過大,難以兩頭兼顧等。

二、工作要求

從我市幾年來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經驗來看,新農村建設必須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爭取項目、實施項目是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工作的重要內容。按照市領導聯繫點“一定兩年”和項目建設“兩年一回合”要求,是抓項目年,是項目建設年。按照這個思路,今年我們要圍繞科學發展新農村這個主題,抓住“水、電、路、校、池”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重點,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調動各方面力量,實現項目建設在數量、投資、質量和效益方面的新突破。

(一)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把我市新農村建設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今年為我市新農村建設“項目建設年”,從現在開始就要著手謀劃今年項目建設。按照“策劃一批項目、申報一批項目、落實一批項目、建設一批項目”的“四個一”要求認真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策劃、申報一批項目時要結合當時實際,圍繞民眾所思所盼,千方百計解決好農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落實、建設一批項目時要圍繞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分步推進的辦法,積極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推動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根據我市實際,我們要重點抓好三類項目:第一類是解決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民眾所思所盼且條件成熟的項目;第二類是按照貧困村整村推進驗收標準需配套的項目;第三類是結合所駐村實際找準推動該村發展、農業增效和民眾增收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