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三)修訂完善預案,提高針對性和操作性。各縣區圩口防洪預案要根據工程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大中型涵閘、中小型水庫調度運用預案要及時修訂,於6月15日前完成上報審批。各縣區要在主汛期到來前完成中小河流、中小城鎮、重點山塘防洪抗旱預案編制或修編工作。霍山、金寨、舒城等山區縣對防禦颱風、山洪、土石流預案要進一步細化,增加可行性和實用性。市防辦要在本周內完成對淠河、史河防禦特大洪水預案的審批辦理工作。預案編制採用“點對點”模式,根據不同的水雨情防汛工程度汛方案點對點,防汛通訊、信息化點對點,防汛物資、隊伍等點對點,保證所有預案都能把重點工程與具體措施對接牢、生住根。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應急實戰能力。目前,全市已落實防汛民工14.13萬人,防汛搶險隊伍27支、1700人。要按照國務院、省政府關於加強應急隊伍建設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基層防汛抗旱應急搶險隊伍建設,形成統一領導、平戰結合、反應快速、能打硬仗的防汛抗旱應急隊伍體系。要加強同軍分區、人武部、武警消防部隊的聯繫,搞好軍民、警民聯防,發揮武警消防部隊抗洪搶險主力軍作用。各地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組織開展防汛搶險隊伍培訓和演練,切實提高隊伍應急搶險實戰能力。

(五)保障經費投入,備足防汛搶險物資。各地要按照中央1號檔案和《防洪法》的要求,加大對防汛抗旱的資金投入,同時積極爭取上級特大防汛抗旱專項經費,並把經費管理好,用在刀刃上。各部門尤其是市防汛抗旱搶險物資儲備單位要認真清查現有庫存物資,摸清家底,要根據市防指通知要求,按質按量及早籌備和補充防汛物資,做到搶險物資貯備充足。各縣區要根據當地防汛搶險工作需要,在病險水庫、重點險工險段等薄弱部位做到就近、就地備料,保障應急搶險需要。各地在備足防汛物資的同時,還要落實好社會號料。

(六)堅持統籌兼顧,防汛抗旱兩手抓。在充分做好防汛安全保障措施的同時,積極做好抗旱工作。去年10月份秋種以來,我市範圍持續乾旱少雨,導致255萬畝在田農作物嚴重受旱,當前嚴重缺水98萬畝,省防指已於5月29日啟動抗旱預案三級回響,市防指決定於今日啟動市抗旱預案三級回響。各地在前階段抗旱工作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落實各項抗旱措施,牢固樹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準備,克服麻痹僥倖心理。因地制宜編制供水方案,強化水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採取引、蓄、提等措施,增加灌溉用水。灌區要加強同淠史杭總局的溝通,爭取多從灌區引水,解決抗旱水源。江淮分水嶺地區要擇機攔截地表徑流,充塘填庫,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多蓄水。高土旁地區要做好“水路不通走旱路”的準備。

(七)加強部門配合,確保步調一致。防指各成員單位要堅決服從防指統一指揮,認真履行防汛職責,決不允許各行其是、貽誤戰機。各級防辦要嚴格執行防汛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災情,確保汛期水情、雨情、險情、災情以及防汛調度命令及時上傳下達,特別是對重大突發性險情和災情,必須在第一時間迅速上報,絕不能瞞報、遲報、漏報。氣象部門要及時發布氣象預報和天氣趨勢分析,及時提供準確的雨情、水情預測預報信息,為防汛抗災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水利部門要加強水利工程調度管理,督促防洪工程的運用、維護、應急工程處理,切實做好服務工作。財政部門要負責防汛搶險及抗旱資金的籌集和調度。城管部門要對城區排澇溝渠、管道進行清淤疏通,對排澇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證能合閘出水,排澇暢通。電力部門要靈活調度電力,保證抗災用電,緊急情況下,泵站設施實行先開機,後結算。物資、石油、供銷部門要搞好防汛抗旱物資、油料的籌措、儲備和供應。交通部門要搞好搶險救災和抗旱物資的運輸,做好安全轉移所需車輛、船舶的調配。民政部門要做好救災準備工作,做好受旱嚴重地區民眾生活安排。郵電、通信部門要確保防汛抗旱信息傳遞暢通無阻,緊急情況下要架設臨時通訊設施,保證防汛救災工作需要。衛生部門要負責災區疾病的防治,防止疫病流行。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秩序。新聞單位要加強防汛抗旱方面的宣傳,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總之,各成員單位都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和分工,加強協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