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總結分析~年農業農村工作形勢,研究部署~年農業農村工作。這是我市農業農村工作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剛才,市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氣象局四個單位的領導分別就各自職能工作作了發言,我很贊成,請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抓好落實。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真抓實幹,~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就一定能夠再上一個新台階。下面,我就有關問題談幾點意見:

一、~年我市”三農”工作的總體情況

~年,是農業農村工作迎接新機遇、接受新挑戰的重要的一年,也是經受嚴峻考驗的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和中央、全國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以及盛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粵北經濟強市、爭當全省山區發展排頭兵”的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農業穩市、第三產業旺市”和”招商引資、城市建設、民營經濟”三大戰略的工作部署,切實加大解決”三農”問題的工作力度,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韶關農村的實際,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戰勝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五十年一遇”夏秋冬連旱和局部龍捲風、冰雹等自然災害,贏得了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社會保持穩定的良好局面,較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農業農村經濟目標。預計全市農業增加值(當年價)達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61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分別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3.6%、3.8%。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綜觀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我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政策驅動,為農民增收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年初,中共中央、xx發出了高含金量的”一號檔案”,這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新的”重農”思想,給農民平等的權利,給農村優先的地位,給農業更多的反哺,為農民增收創造了更加優惠的政策環境。一年來,國家和盛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農業生產的政策、措施,從~年起,我市農業稅稅率再降低3個百分點,對30畝以上的種糧農戶實行直補,制定了糧食最低收購價,並在財政支農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年從市級預算中安排農業投入資金5250萬元,爭取中央和省財政資金3.23億元,僅少繳農業稅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0多元。由於政策的驅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生產季節提前,投入增加,效益明顯,從而促進了農民增收。

(二)抗災減災,確保大災之年農民不減收

~年,我市各地遭受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乾旱和局部龍捲風、冰雹、雷雨大風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特別是上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和下半年”五十年一遇”夏秋冬連旱,給農業農村經濟帶來較大的衝擊,但在災害面前,我市領導高度重視,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做到認識、領導、措施”三到位”,有效地減輕了災害對農業農村經濟的損失。在抗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工作中,全市投入防治專項資金225萬元,其中市財政100萬元,在短時間內,有力、有序、有效地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發生與擴散。在抗擊”50年一遇”夏秋冬連旱的工作中,全市投入抗旱救災經費2635萬元,其中市級安排抗旱救災資金180萬元,抗旱高峰期,全市組織出動抗旱人員40多萬人次,出動抗旱機械1.37萬台套,組織開展人工增雨作業30多次,發射增雨火箭彈170枚,增加降水量19億立方,直接經濟效益3.8億元。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全市受旱面積減少了20.76萬畝,嚴重旱情得到有效遏制,把冬種作為一造來抓,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可以這么說,在各種災害面前,各地工作是積極主動的,措施比較有力,效果也比較明顯,保護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了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減輕了災害損失,為確保市委、市政府年初制定的農業農村經濟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