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局青工法制教育會上的講話(電力)

導致部分青年出現以上列舉種種行為和心理,主要還在主觀因素方面:一是價值導向不明。一個人的價值觀總是表現為追求什麼,嚮往什麼,喜歡什麼,與需要密切相關。部分青工在人生坐標中找不準自己的位置,隨心所欲,不顧大局,工作中說乾就乾,說不乾就不乾,甚至未乾工作先講條件、講報酬。一方面認為自己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盲目認為乾工哪個個人或哪位領導,但沒有考慮到自己要生存就得工作,為自己生存而工作的道理;另一方面,把自己工作當作人情,想給誰乾,不想給誰幹的錯誤思想存在,斤斤計較,不付出還想得到,對自已有利就作出肯定的評價,對自已不利就作否定的評價。二是適應“社會”的能力不強,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必然會產生許多新觀念和相應的行為方式,當個人利益也受到較大的衝突,部分青工對自己不注重“調整”,總認為企業改革對自己來說弊大於利,是朝自己而來的,不注重從自身找問題,面對新環境,難以改變傳統思想和習慣行為方式,總是困惑和疑慮,徘徊不前,消極觀望。三是適應“成就”的意識不到位,成就是一個人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體現。部分青工對“成就”非常敏捷,急功近利觀念強,不尊重客觀事實,對自己估計過高,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現象較突出,雖有灼烈的熱情,但由於目標過高,經過努力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從而導致情緒低劣,心態反常。對於目標值、“成就”感較低的年輕人來說,容易滿足自己的目標,動力不大,平平淡淡,成績不突出、久而久之就缺乏上進心。

青工中存在以上種種缺點和問題,雖說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但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從局領導、工會、共青團,到股室、所站領導、青工家長,以及青工自身都應引起高度重視:(一)團組織要積極組織團員青年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深刻掌握其實質,陶冶情操。學習鄧小平理論,特別是要從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對鄧小平理論有更加完整的準確的認識,關於學習、掌握和運用理論體系指導工作,從而帶動全團學習鄧小平理論的高潮,尤其是在國有企業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要通過對理論理解、克服困難

,引導團員青年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消除疑慮,主動尋求出路,團組織要以青工關心的熱點難點等問題為切入點,採取不同形式幫助青工解決思想疑慮,消除心理障礙,輕裝上陣,全身心地投入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去。(二)青工要自身調節,“遠離崇高”。一個奮發向上,自強上進的人,先要懂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好追求高尚,珍惜生活、團結友愛,甘於奉獻,在生活的大天平中找準位置,把“人不為已,天誅地滅”視為誤區。要學會尊重人,尊重客觀現實,不唯我獨尊,不姿意忘為,不縱情傲物,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點,只要善於思考,認真辯解,才能消除疑慮。其次要較準確地把握現實,調節自我心態,客觀公正地認識自己,為人處世從實際出發,要有盡其在我的心態,不能整日患得患失,處於緊張、焦慮之中:受挫後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找不足,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充分理解和認識現實,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幻想,但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人是生活在現實中的,而不是生活在想像之中,雖有“桃花源”還要自己去創造、去努力,才能達到目的。其三要積極主動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加活動深層次了解現實,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生活,達到知已知彼,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化解矛盾。(三)各級組織要關心青工的成長,增強凝聚力。黨支部、工會、共青團、女工委等組織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同青工交朋友,把青工的疾苦放在心上,關心“柴米油鹽”,甚至生活細節,“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教育青工逐漸改變不正確的看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中來。首先,各級領導要廉潔奉公,不負眾望,堅持團結拼搏,不為困難所嚇倒,不搞無原則的糾紛,不高高在上,不高談闊論,真抓實幹,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練就開拓創新的本領和較高的管理能力,贏得職工的信賴。其次,各級組織要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堅決抵制各種醜惡現象的滋生漫延,淨人環境,弘揚正氣,使青工在健康的環境中受到鍛鍊和薰陶,在優越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和生活,取得長足的發展。再次,各級組織和領導要加強對青工心理諮詢活動的重視,及時消除青工心理異常現象,在對違紀青工的處理上應做好定性分析,對症下藥,正確使用思想政治工作武器,發揮各自優勢,培養青年人才,讓優秀青年脫穎而出,讓青年充分理解組織給予的關懷,消除牴觸情緒。(四)適當的形勢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一是在青工中廣泛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愛黨、愛廠、愛崗的教育及職業道德教育。引導青工正確處理物質利益同無私奉獻的關係。在行為上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道德與金錢的關係,不斷弘揚正氣,增強青工立足崗位的奉獻精神。二是教育青工正確認識自身價值,增強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技術等綜合素質的緊迫性,通過形勢教育,讓青工及時掌握各種信息,對青工提出的意見,建議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結果,渠道暢通,讓青工正面理解問題。三是改善青工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對影響青工身心健康、較惡劣的工作環境進行改造,讓青工在較合適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青工座談會、青工教育會等,今年年底以前,由工會和團總支牽頭,舉辦青工業務知識競賽和青工技術比武活動。(五)加強理論培訓,提高青工的技能素質。要重視對青工技能知識的培訓,加強專業知識,尤其是崗位知識應知應會等到全方位的業務技能知識培訓,使青工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增強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擺正自己的位置,對自己重新認識,消除人才競爭產生的負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