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扶貧工作經驗材料

二、深入實際,調查走訪,做好扶貧到戶的基礎工作

為了防止扶貧到戶走過場,搞花架子,我們黨委政府下力氣做好基礎性工作。一是廣泛發動。召開全鎮結對子扶貧動員大會,對我鎮的扶貧方案、主要措施、組織責任都做具體的說明和要求,然後,召開部分座談,使大家明確工作責任目標,在思想上引發重視。二是確立對象。鎮黨委、政府確定幹部包扶的主要對象是~年底人均純收入在1500元以下,並有一定生產能力的貧困戶。對貧困戶分類排隊,與民政救濟對象區分開來,組織摸底,登記造冊,統一安排幫扶對象。對幫扶對象實行”三優先”:優先扶持勤勞戶,優先扶持軍烈屬戶,優先扶持績優學生戶。三是確定目標。每個幹部在與貧困戶對接後,首先要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問貧情、知貧因、思富路,撰寫專題調查報告,按照全鎮扶貧工作總體目標,制訂個人包扶目標,內容包括年度增產增收的主要項目和指標,並上報黨委,通過審核後,做為工作考核評定的主要依據。四是加強檢查督辦。為確保扶貧到戶的成效,鎮黨委制定了較為詳細的檢查評比辦法,採取定期聽匯報、隨時搞抽查、每季回訪、年終總評定的辦法,並將檢查評比情況及時通報全鎮。

三、活化形式、講求實效,把扶貧工作不斷引向深入

為了把扶貧這項真正做成我鎮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我們黨委在工作實施中十分注重引導黨員幹部要進一步地把自己定位在服務人員的角度上,在工作進行中,一要認識高,二要感情深,三要路子對,四要作風實。要堅決摒棄扶貧就是救濟的錯誤思想,在提高農民增收能力上下真功夫,做好“四個到戶。

一是觀念引導到戶。幫扶到戶無疑是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的關鍵。但這畢竟是外因,民眾願意乾、主動幹才是內因。為此,我們堅持把解決思想,更新觀念作為扶貧的先導工作來抓,引導貧困民眾擴寬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換腦筋,克服等、靠、要的觀念,在思想上樹立勤勞致富、擺脫貧困的信心和勇氣。注重擴大貧困戶的視野,增強他們發展的緊迫感。每位扶貧幹部到位後都積極向貧困戶講述當前發展經濟的大好形勢及發達地區取得的經濟成就,分析“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發展機遇,激發他們珍惜機遇、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引導貧困戶遵循經濟規律,幫助貧困戶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增強市場意識,堅持市場要什麼就生產什麼,哪樣緊俏就發展哪樣,避免盲目性,充分發揮貧困農民自身的主運性和創造性。

二是謀劃思路到戶。指點迷律,幫助謀劃脫貧出路幫到戶。對有能力增收的貧困戶,積極出點子、傳信息、指出路,為全年的生產出謀劃策。今年,在全鎮包扶乾

部的引導下,有12戶新搞起了蔬菜大棚種植,35轉向了養殖業,8戶從事了運輸業,21個找到打工的崗位。紅光村村民空有一身力氣但思想陳舊,每年抱守自己的一點土地,只是按老習慣種些露天菜,日子一年比一年差。包扶幹部通過多次上門與他分析市場行情,幫助他搞起了三輪車運輸,並聯繫了多處活源,使他重新燃起了致富的信心。

三是優惠政策宣傳到戶。堅持全面、認真、準確地貫徹中央及省提出的“兩免”、“兩補”和“九項支持”等政策,每位包扶幹部都做到面對面地把政策講精、講通、講透,促進貧困戶增加自身的積累,加大對再生產的投入,促進流動發展。今年,我鎮中興村因土地調整引發的歷史矛盾,造成了部分村民到鎮裡上訪,但由於該村扶貧幹部對包扶戶政策宣傳講解到位,使這些貧困戶對政策掌握的透,心暢氣順,沒有一戶參與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