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鄉村醫生培訓班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在xx黨校舉辦全區鄉村醫生培訓班,目的是對全區鄉村鄉村醫生進行業務技能培訓,這是全面加強我區農村衛生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提高全區鄉村醫生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的具體措施。首先,我代表區衛生局向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xx前來授課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向辛勤工作在衛生工作基層一線的鄉村醫生表示親切的問候!藉此機會,我提三點希望和要求。

第一,醫技要高。古人追求的是“不為良相,則為良醫”。這表明,自古以來醫生在人們心目中就有著崇高的地位和份量。特別是在我們xx區的廣大農村,最受人們尊敬和歡迎的有兩類人,一類是人民教師,另一類就是醫生。 鄉村醫生,以前曾稱之為“赤腳醫生”。這是一個偉大而光榮的稱謂,也是一個高尚而艱辛的職業。說偉大,是因為你們是農村最基層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承擔者,也是廣大農民生命與健康的“守護神”;說艱辛,是因為你們承受著經濟拮据、醫療條件簡陋、醫術水平亟待提高的三重壓力,依然面臨著資質難獲取、收入無保障的尷尬處境。

鄉村醫生大部分是過去的“赤腳醫生”,沒有受過較高或正規的醫學教育,知識得不到及時更新,技術水平普遍比較落後。但是這些鄉村醫生基層老百姓非常認可,服務態度非常好,與民眾的思想感情貼得比較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常言道,“學醫不明,暗刀殺人”。所以,加強農村衛生人員的培訓,提高業務能力,是加快農村衛生事業發展、解決廣大農民看病難的當務之急。

一要積極參加培訓。醫學知識日新月異,沒有新的醫學知識,就不能做好農村衛生工作,就不能勝任新形勢下鄉村醫生的工作。鄉村醫生要充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積極參加培訓,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識,努力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和依法行醫的意識,為保障廣大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創造良好的技術條件。

二要堅持自學。現代社會,學習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一天不學習就會落伍。漢朝著名思想家王充說過一句話:“人無知識,猶如手中無錢也。”我們基層衛生工作者,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就像手中沒錢一樣,遇到困難和問題就會束手無策,縱使我們對老百姓十分有感情,但在疑難雜症面前也會無所適從。所以,大家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作為我們勝任基層工作、為人民服務的頭等大事來抓,利用一切工作之餘的時間不斷“充電”,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堅持每天學習、時時學習、經常學習,持之以恆,必有所獲。

三要從實踐中學習。要把看病的過程作為學習的過程、鑽研業務的過程,潛心研究,總結經驗,增長才幹。

第二,德行要正。“醫為仁之術,必具仁之心”。鄉村衛生人員是廣大農民健康的衛士,是黨和政府聯繫民眾的視窗。醫德醫風建設與人民民眾密切相關,是關係黨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樹立視窗形象的基礎。一個沒有良好醫德醫風的醫院或者醫生,即使有先進的設備和精湛的醫術,也無法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和發展,出現了一些與社會主義文化價值觀念相悖的醫德行為。如目前民眾反映比較多的給病人開大處方、檢查多、用好藥多、費用高、收“紅包”等醫德問題,雖然是少數人的事,但其影響不可低估,它使醫患之間產生了鴻溝,互不信任,直接影響了醫生的整體形象,也給黨和政府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在鄉村衛生隊伍建設中,我們要以醫德醫風建設為突破口,堅持抓好作風建設。廣大鄉村醫生要自覺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牢記“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神聖職責,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樹立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文明行醫的衛生行業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