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誓師大會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作為2014屆高三的教師代表站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此時此刻的心情。

22年前的這個時候,我也和各位同學一樣,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帶著期盼和憧憬,帶著興奮和激動,也帶著些許的忐忑和不安,站在新高三的起跑線上。在17年的教師生涯中,我一次又一次的看到,無數和你們一樣的年輕人,在高三這漫長又短暫的一年裡,用自己的青春、熱情、拼搏、付出,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開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旅途。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裡總是充滿了羨慕。很多次,同樣的念頭在腦海中閃過:如果我還是18歲……

但我永遠不可能回到18歲。時間是世界上最公正的老者,他不曾多給你一分,也沒有少給我一秒,只是,當他從我們身邊經過時,我們能否抓住?朱自清先生曾經這樣寫道:“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高中的日子轉眼已經走過三分之二,今天,距離2024年聯考還有333天,這333天的時間,你計畫好怎樣度過了嗎?

今天,我要說的是我的希望。

同學們,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學生,都能夠有遠大的理想,明確的方向,並且為之孜孜不倦。理想就像天上的啟明星,就像大海里的燈塔,這是大家在作文中用濫了的比喻,但它卻也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目標越明確,成功的道路就越少彎曲;理想有多遠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寬廣。

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勤于思考,善於筆記;對待練習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我知道,這些都是大家耳朵上聽得起繭子的老生常談,但是你也要知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功離不開良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日復一日的積累,離不開對細枝末節的關注。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認真有計畫地過好每一天,幸運之神又怎能不眷顧於你呢?

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學生,課下積極研討,相互答疑解惑,共促成長;自習時緘默靜思,安排充實內容,提高效率。經驗告訴我們,不論是集體還是個人,都需要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才能夠更好更快的成長。學習亦是如此。良好的年級、班級環境,濃厚的研討、學習風氣,定能讓每一個同學從中受益。

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學生,在未來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面對成績不沾沾自喜,盲目驕傲,而是總結經驗,再接再厲;面對挫折不垂頭喪氣,妄自菲薄,而是吸取教訓,百折不撓。失敗是人生的歷練,成功未嘗不是一種別樣的考驗。考試是對知識、能力和態度的檢測。是好漢就不要只提當年勇,而是要敢於迎接當前的挑戰;在“揚長”的同時還必須關注“避短”,各科科學均衡發展,不做“瘸腿”的英雄。

我多么希望,我們的學生,能夠對老師多一份理解和感恩。主席台上就座的老師中,有的已陪伴你走過近七百個日子,有的是剛結束了上屆高三的工作,疲憊的身體、緊張的精神尚未得到充分的休整;有的老師與病重的父母遠隔千里,無法在床前盡孝,有的把年幼的孩子託付給親屬,帶著深深的歉疚投入緊張的工作;有的老師第五節下課即被學生“圍追堵截”,答疑解惑之後恍然意識到食堂早已沒有飯菜卻依舊一笑了之,有的老師,晚自習還在辦公室備課、答疑、約談學生,忙得不亦樂乎,而街上早已是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