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動發言稿

作文指導課 作文講評課都要上,一次不成功下次,積累經驗下次在上,動鋸肯定有末兒。

2、再說把知識學全面

以五年級第五單元為例,這是一個綜合性學習。我看了整個單元兩遍,感覺重點就是“積累”活動建議里有三條(見77頁倒數2、3、4自然段)讀給大家聽。

課本中有7個字謎;6個歇後語,一個笑話,還有倉頡造字的故事,還有書聖的故事,歐柳顏趙(歐陽詢 柳公權 顏真卿 趙孟頫)為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關於漢子的相關知識,我從網上找了10個字謎、10個歇後語,15個文字笑話、15個對聯、學生除了背書上的、再老師選的五組內容里各選5個背下來,學生的背誦熱情很高,如——月對肖說,姐,在那整的頭型真酷!女兒問媽媽:皇帝自稱寡人那皇后叫什麼?媽媽說傻孩子,皇后當然叫寡婦了。去年一滴相思淚,今年芳流到嘴邊等。

在單元中沒有一副對聯,考試是讓學生寫對聯,這是超“綱“嗎?我認為不是超綱,書中讓你去蒐集對聯、文字故事、字型。換一個角度來理解,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應該了解一些是應該的。

五、 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習慣:認真完成作業、書寫整齊、坐姿端正、講衛生、積極思考回答、主動讀書

習慣是在反覆不斷強化中形成的(好習慣和壞習慣的形成是一樣)

張家港。參觀人說,那邊的廁所不咱這面的臥室過乾淨,從90年代到如今始終是全國衛生城市。開始大力宣傳,對於亂扔垃圾重罰

抗美援朝司機,膝蓋骨被師傅打裂。掛上檔還踩著離合。老頭說那一次一輩子記住了,我問你恨師傅嗎,他說不恨。師傅在陸軍里挑出來自己,一個月時間,開車在崎嶇路上,炸彈炸得坑坑窪窪,上面飛機轟炸,還有當兵的掙路,一不小心掉下山去車毀人亡。

習慣的形成分以下四個步驟:

(長期)提倡,督促、表揚,及時糾正

舉例如周老師培養讀書,一學期,我有經過一個學期的強化,有了明顯的效果。全班大多數學生有了讀書習慣。田敬堯劉琪孫寶雲等課下做在屋裡看書。袁守望歷史的書讀得多,郭敬明韓寒的作品讀的不少,回答問題觀點獨到。王傑霞孫文雨把讀過的文章的寫作方法用在作文上,寫出的作文觀點深刻,結構讀到,很講究遣詞造句。學生具備了自學的熱情和方法,教師教起來得心應手。從反饋回來的信息,這些同學在中學的文科都比較出色,說明他們已經掌握了自學的本領

1、 好的習慣教師常講、說明好習慣的好處,告訴學生該怎樣做,這樣做的好處

2、 對不好的習慣及時糾正、如寫字眼睛與桌子太近歪著身子坐著,做數學只求開,不管正確率,上課不專心(及時提醒,教師設計問題難易度,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寫作業丟答話標點,讀書聲音小,上課手裡玩東西等等。

3、 鼓勵做得好得同學,教師不能吝嗇表揚。

4、 長期培養,一貫要求。

六、 最後在說一下網路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網路輔助教學,目前教師存在兩種情況1、教師非常熟悉網路,但是,嫌麻煩,不用。2、對網路上查找知識還生疏,有點憷頭

(想想聽別人公開課上對計算機的使用,如果你能利用率也這么高就行了)教學過程中遇到難題教師要到上網去查找,更可以在上面學習,有些問題的設計也可以利用計算機完成。要想到他的快捷強大的功能,充分利用 。

用宋——朱熹<<觀書有感>>結束我的發言: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活水在哪裡?生活處處皆學問,精神追求和物質享受同樣重要,要做工作的強者,做生活的有心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