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作會領導講話稿

最新工作會領導講話稿篇2:市領導全年工作會議講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年及“***”工作回顧

***年是完成“***”規劃的收官之年,是我們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的重要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一個希望、三個著力”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六字方針,按照“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總體要求,堅持把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作為首要任務,全力落實穩增長促發展40條和創新創業36條具體舉措,大力推進“8+1”重點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預計(下同)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40億元、增長9%,財政總收入112.4億元、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億元、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0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532億元、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億元、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30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85元、增長10%。

(一)產業升級提質增效。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建設加快推進。電鍍集控區、小微企業孵化基地一期、總部經濟大樓等項目陸續建成,建成工業重點項目22個,新增產值150億元,***高新區、***經開區躋身全省工業園區十強。銅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眾鑫成年產2萬噸銅基複合線材等7個項目開工建設,紅旗銅業12萬噸高性能銅材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銅精深加工占比提升8個百分點。成功承辦中國(***)“網際網路+銅產業”發展暨***年銅交易大會,內陸首家銅期貨交割倉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庫運營,銅現貨貿易量達40萬噸。地方特色產業加速集聚。養元“六個核桃”等14個非銅產業項目竣工投產,水工、節能照明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10%、12%,新能源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達100兆瓦,非銅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提升2.8個百分點。旅遊產業不斷壯大。全省旅遊發展大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聖井山綜合開發等21個重點旅遊項目有序實施,尋夢***、地質花卉公園市場反響熱烈,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38%,旅遊總收入增長45%,我市列入首批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景區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十大專業市場開業運營5家、進駐商戶510餘家,實現營業額5.8億元。貨運業實現銷售收入60.49億元、上繳增值稅4.97億元,現代物流園被評為全國優秀物流園區。電子商務產業實現交易額270億元、增長123%,高新區獲批全省首家跨境電商產業示範基地。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總產達70萬噸。白鶴湖、雷溪、楊溪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進駐龍頭企業29家,全市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16家、家庭農場112家,179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億元、增長11%。

(二)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和省級“多規合一”試點建設穩步推進,市城鄉總體規劃暨“多規合一”(20xx—2030年)和新型城鎮化規劃(20xx—20xx年)編制基本完成。320和206國道拓寬改造、余信貴大橋、余信貴大道等城際交通項目穩步推進,新二中、恆大學校、人民醫院信江新院、信江菜市場、信江污水處理廠等新區配套項目進展順利,城南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排水排污管網等老城改造項目有序實施。鹽業公司、磷肥廠等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全市棚改項目開工率100%,完成棚改60萬平方米。採取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門檻、“以購代建”、商品房抵扣等政策穩定住房消費,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健全城鎮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新增城鎮常住人口2.45萬人。十強中心鎮標準化建設和擴權強鎮試點穩步推進,187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全面完成。深入開展城鄉環境專項整治,全面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施PM2.5監測,農業面源污染、水庫水質治理成效明顯,11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基本完工,我市列入國家城鄉生活垃圾委託第三方治理試點城市,***、***獲省級森林城市稱號。

(三)重點改革取得突破。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三單一網”建設順利推進,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公布實施,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145家中介服務機構入駐“中介超市”,全市各類公共資源實現網上交易。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試點順利推進。“12345”政務服務熱線試運行。市縣兩級不動產統一登記中心掛牌成立。公務用車改革紮實推進。深化財稅金融改革。組建四大市級融資平台,改革重組市投資集團。市工業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開業運營,設立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累計為企業解決融資15億元。“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9.5億元。江西銀行、九江銀行在***設立分支機構,全省首個小貸資產證券化項目在上海證交所掛牌,3家企業在“新三板”、5家企業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近20億元,爭取地方政府債券額度34.8億元,其中置換存量債務27.1億元。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國家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圓滿承辦全國宅改集中調研交流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流轉率38.6%。完成國有林場改革。

(四)發展後勁明顯增強。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實施大中型建設項目345項,完成投資292億元。向社會發布總投資430億元的59個PPP試點項目。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項目41個、資金16.35億元。高新區9億元企業債券成功發行。***、***列入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機場、***港、信江三級航道等項目納入省“***”規劃。全方位開放力度加大。全力對接“民企入贛”,市直八大領域引進項目122個,***高新區總投資40億元的十大項目集中開工,全市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278億元、增長13.6%,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增長11.3%。關檢合作“三個一”模式順利實施,開通寧波至***轉檢通道,實現外貿出口9.3億美元、增長4.8%。創新創業步伐加快。銅檢中心通過國家“三合一”驗收現場評審,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取得省級資質,高新區獲批國家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新登記企業3154家、增長27.9%。

(五)民生事業持續改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占70%,十大惠民工程75件實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鎮就業2.48萬人,城鎮就業率97.3%,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7萬人。連續20xx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增資199元,為5.8萬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2.1億元。全市3萬餘名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多險合一”實現各項社保信息“同人同城同庫”管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5%以上。啟動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新農合參合率99.1%。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240元。新建1200套公租房全部開工。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六大工程”,全年減貧7365人。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衛生學校獲批,中等職業教育“三校合一”整合工作加快推進。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啟動,村級衛生計生服務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市域全覆蓋。成功舉辦對台千人專場授籙活動和第八屆海峽兩岸道教文化論壇。啟動實施第六屆優秀政府文藝作品獎評選活動。大上清宮遺址考古發掘獲國家文物局批准。全民健身活動精彩紛呈,承辦了全國乒超聯賽八一女隊主場比賽和環鄱陽湖國際腳踏車賽。

***縣榮獲全省徵兵工作模範縣稱號,“雙擁”工作取得豐碩成果。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和治安形勢持續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統計、檔案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防災減災、人防民防、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六)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落實“一準則兩條例”、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和中央八項規定,開展違規插手工程建設項目和教育、醫療、殯葬、稅收四大領域“紅包問題”等專項治理,加大審計監察和查處腐敗案件力度。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辦復人大代表建議69件、政協提案115件,代表、委員滿意率100%。實施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市行政複議委員會成立並運行,市縣政府和城區40個社區全部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強化政府部門績效考核和行政問責,電子政務綜合辦公平台正式運行,政務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需要向代表報告的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後期增速普遍放緩,我市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下行壓力。***年主要指標中,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比年初預期目標分別低2、1.5、2.8個百分點左右。對照“***”規劃目標,部分指標略低於預期目標,其中生產總值、實際利用外資分別低1.3、0.2個百分點左右。總體看,我市“***”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這五年是我市經濟總量穩步擴大、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全市生產總值是“xx”末的1.7倍,人均生產總值達8740美元,較“xx”末增長62.2%。財政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大關,較“xx”末實現翻番,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xx”末的2.8倍。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達1987億元,是“xx”期間的2.9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總額分別比“xx”末增長94%、156%。

——這五年是我市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的五年。三次產業結構由9.5:62.8:27.7調整為7.6:60:32.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xx”末的1.8倍,市屬工業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突破60%。“七位一體”銅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銅產業循環經濟基地獲批國家“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較“xx”末實現翻番。水工、節能照明、大健康、眼鏡等特色產業產值實現四年翻番。***高新區升格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躋身國家5A級旅遊景區,新增4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成功承辦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現代物流園、國際商貿園初具規模,集聚發展態勢日益顯現。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

——這五年是我市城鄉面貌深刻變化、***魅力明顯提升的五年。全市建成區面積由58.9平方公里拓展到71.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55.53%,較“xx”末提高8.13個百分點。信江新區30平方公里內的主幹路網全面貫通,建成區面積達8平方公里,“一江兩岸”城市格局已經形成。完成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1.41萬戶,完成城市30餘條主次幹道和老城區85%的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建成信江兩岸十里綠色景觀長廊,城區綠化面積138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鎮村聯動建設紮實推進,塘灣、錦江、羅河、上清列為國家重點鎮,完成“秀美鄉村”建設點1151個。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稱號。

——這五年是我市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後勁活力持續增強的五年。***農村宅基地制度、城市公立醫院、行政綜合執法體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等列入國家改革試點,一系列關鍵領域的改革取得突破。開放型經濟成果豐碩,累計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際進資1047.2億元、年均增長19%,累計利用外資9.59億美元、年均增長14.8%,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企業技術中心7家,國家、省級科技立項253項,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提高5個百分點。

——這五年是我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民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比“xx”末增長72.4%和99.8%。五年新增城鎮就業13.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9.8萬人。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6.2萬套,中心城區保障性住房覆蓋率達25%,居全省前列。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8.7萬人。社會養老保險和“三張網”醫療保險體系均實現城鄉居民全覆蓋。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森林覆蓋率達58.2%,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80%以上,主要河流斷面水質、城市集中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減排任務全面完成。平安***、法治***建設紮實推進,“六五”普法規劃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五年的不懈拼搏,為***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展望未來,我們已經站到了新的發展起點上,這必將進一步激勵我們信心百倍、豪情滿懷地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過去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產業層次整體水平不高,特色產業優勢仍未得到充分發揮,產業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城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與民眾需求還有差距;思想解放的力度、開放包容的環境、服務發展的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不足,服務型政府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快。對此,我們一定認真對待,切實加以解決。

二、“***”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必須緊緊抓住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市政府根據《中共***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了《***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提出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奮鬥目標。

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遵循“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總目標,以提質、增效、升級為中心,以創新、改革、開放為動力,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針,全面落實“主攻項目、決戰‘三區’,凸現特色、實現跨越”的總體要求,奮力開創***“世界銅都、中華道都、田園新城”的新局面,為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綱要(草案)》提出了“***”時期***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提前翻番,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生態環境鞏固提升。

——經濟規模更加壯大。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5%左右,到20xx年,達到98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3%左右,達到1000億元;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0%左右,達到18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外貿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和2%左右,分別達到273億元和10.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五年累計超過15億美元。

——轉型升級更加明顯。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57:38,旅遊業綜合收入達到350億元;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4%;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低於0.07%。

——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市布局得到最佳化,設施功能不斷完善,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更加均衡,城鄉差距明顯縮小,到20xx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62%;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均達到9%左右,分別達到41430元和19210元,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就業較為充分,到20xx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達10萬人,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社會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城鄉三項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7%以上,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達到5.9人;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以上,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完成省政府下達指標。

——生態環境更加秀美。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58.2%左右,森林蓄積量達到850萬立方米,主要河流監測斷面100%穩定達到或優於Ⅲ類水質;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7%,累計下降13%;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政府下達的指標範圍內,力爭AQI良以上等級天數比例穩定在85%以上;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提高到95%以上和100%;努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和省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改革開放更加深入。在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構建開放型經濟、創新發展機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明顯進展,體制活力和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部分領域成為我省深化改革的試驗、示範區;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在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國際產能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部分行業走在全省前列。

——法治建設更加完善。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人民民主更加健全,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為實現上述目標,《綱要(草案)》還提出了產業轉型升級、統籌城鄉均衡發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增進民生福祉、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等8個方面的任務和建立健全機制這一保障。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研究國家和省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分析我市各種有利條件,深入查找存在問題與差距的基礎上提出的。這些目標任務對於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是必須的,而且通過努力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全市上下的團結拼搏,一定能夠鑄就“***”發展的新輝煌!***人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

《綱要(草案)》已印發給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三、***年的工作安排

***年是“***”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第一年。總體看,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仍將持續,面臨的發展形勢更為嚴峻。我們要進一步增強發展信心,積極應對挑戰,確保完成本屆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良好開局。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計畫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在新常態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舉措,既要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更要積極尋找新的發展動力源,加快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主要是把握“五個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供需結合,增強發展動能。堅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通過在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公共配套等領域充分挖掘內需潛力,保持有效投資規模,不斷最佳化需求結構;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增強持續增長動力。二是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激發發展活力。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圍繞建設創新型社會,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等各方面創新,以創新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三是更加注重開放升級,拓展發展空間。整合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進一步創新開放模式、完善開放機制、強化開放合作,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分工協作,以區域聯動助推發展升級。四是更加注重城鄉統籌,促進協調發展。依託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突出城鄉規劃管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三個一體化”,有序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五是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推進共建共享。堅持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補齊民生短板保障公共服務,突出綠色發展最佳化生態環境,使人民民眾有更多獲得感。

具體來說,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多點發力,推動經濟穩定增長。

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著力在挖潛能擴投入、興實體強動能上下功夫,繼續保持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

1.強化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項目建設,堅持以“8+1”重點工作為統領,全年安排大中型建設項目292個,總投資955億元,年計畫投資336億元。其中,新開工建設皖贛線電氣化改造等123個項目,建成投產新希望30萬噸飼料加工等63個項目。創新投資方式,做大做強四大市級融資平台,推動有軌電車等總投資336億元的47個PPP項目簽約建設,加強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支出管理,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加大“三爭”力度,緊密對接國家“七大工程包”、“六大消費工程”和四類新工程包等投資領域,積極爭取國家專項建設基金,做好花橋水利樞紐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實施一批重大項目,不斷增強發展後勁。

2.強化消費的基礎作用。促進信息消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廣電子商務,推進***電商創新孵化基地、***電商生態產業園、***電商創業園等十大電商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加快形成線上線下聯通互促的新商業模式和消費方式,力爭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400億元。穩定住房消費,推進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打通商品房與棚改安置房、公租房、租賃房三個渠道,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實現公租房貨幣化,有效釋放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著力化解房地產庫存。發展文化消費,扶持國際眼鏡城等綜合體健康發展,推進文化創意小鎮建設,打造一批特色街區,舉辦眼鏡、黃蠟石等區域性展銷會,加強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著力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推動旅遊消費,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積極發展農家樂、鄉村度假、戶外運動等休閒旅遊新業態。大力發展養老、家政、健康消費,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3.強化企業的主體作用。健全企業幫扶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服務,著力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深入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積極落實結構性減稅、普遍性降費等政策,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降低企業交易、財務、物流、人工、用電等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清理“殭屍企業”,最佳化、消化存量產能,力爭淘汰落後銅產能20萬噸。深化校企對接合作,加強技能培訓,拓寬招工渠道,破解企業用工難題。

4.強化金融的支撐作用。整合財政性資金統籌設立市級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升級。強化市工業控股公司和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的運作,推廣“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等融資模式,整合組建市融資擔保公司,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力爭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推動民間融資登記服務機構穩健經營。加大企業直接融資力度,力爭新增上市企業1家、上“新三板”企業3家。

(二)堅持三產融合,加快產業升級步伐。

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協同推進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力促在做大總量、調優結構、彰顯特色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1.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沿320國道產業集聚升級帶為載體,大力實施“工業強基、企業減負、產業升級”工程,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450億元,市屬工業、銅精深加工、非銅產業比重分別提高2、7、2個百分點。以銅產業轉型升級為主導,推進勝華22萬噸銅桿等6個項目建設,新增銅精深加工產能32.5萬噸。依託銅期貨交割庫和中江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大力開展銅貿易招商,積極爭取設立國家物資儲備庫,力爭全年銅貿易額突破500億元。健全銅拆解加工區管理機制,創新海關、檢驗檢疫服務方式,力爭全年進口廢料增長50%以上。以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為方向,推進以綠色水工、機械裝備為主導的智慧型製造業,加快一芯科技1.8億張智慧型晶片等項目建設,支持三川集團發展“智慧水務+綠色水工+健康水業”,大力引進配套關聯企業,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水工產業基地。推進以LED照明和新能源為主的光電新能源產業,確保陽光照明5000萬套LED節能燈等項目儘快達產,加快中節能***光伏發電站等新能源項目建設,爭取裝機容量達180兆瓦。推進以綠色食品和飲料為主的大健康產業,加快雲露食品等項目建設,確保養元“六個核桃”等項目達產達標。推進***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發展創意製造產業。以園區產城融合為支撐,落實好支持園區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快小微企業孵化基地二期、園區道路管網、保障性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市民保障工程,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力爭龍崗工業園創建省級產業園,支持***經開區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擴區4平方公里。

2.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加快旅遊城市建設。按照“連點串線、擴面成片”的思路,確保聖井山綜合開發、逍遙城綜合體、智慧***體驗中心等項目建成運營,推進***旅遊產業園、天師林等項目建設,加快白鶴湖生態休閒觀光項目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努力形成多極支撐、南呼北應、城景一體的大旅遊發展格局,確保圓滿承辦全省旅遊發展大會。按照建設旅遊城市的要求,規劃建設休閒街區、城市綠道、騎行公園和慢行系統,加快推進城區主要道路和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設定,確保***連線線改造和天洪公路竣工通車。力爭全市接待國內遊客增長28%、旅遊總收入增長35%。著力打造區域物流中心。依託物流龍頭企業,整合零散物流信息網點、零擔快遞網點,建成集信息、配貨、倉儲、中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第四方物流綜合服務平台。加快現代物流園和國際商貿園建設,推動浙商聯盟建材家居城等專業市場規範運營,力促大三江電商物流港等一批項目建成投運,形成物流集聚發展效應。

3.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強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涉農資金,加大農業投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新增高標準農田5萬畝。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重點發展綠色大米生產加工、優質特色果業等八大農業產業工程,加快發展苗木花卉、毛竹等六大林業特色產業。積極發展農業“接二連三”新業態,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增“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5個。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力爭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家、家庭農場120家。加快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開工建設濱湖生態遊憩區、農業科技園等項目,建成白鶴湖大道、苗木花卉景觀帶,引進落戶一批優質現代農業項目,確保示範園區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三)堅持城鄉統籌,加速新型城鎮化建設。

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五個三”的新要求,堅持以人為核心,以城鄉一體發展為引領,紮實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建設,使城鎮功能不斷完善,城市品質明顯提升,城鄉環境更加宜居。

1.以市域規劃為龍頭,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爭取市城鄉總體規劃暨“多規合一”(20xx—2030年)順利獲批,修編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加快編制生態環保規劃,建成“多規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實現“一張藍圖”管控城鄉空間。按照“一核兩帶四區”空間布局,推進320國道拓寬改造、余信貴大橋、余信貴大道***段和***段建設,啟動信江南路延伸段項目,推動***主城區、***城東新區、月湖新城開發建設,促進***貴、***余同城化相向發展。

2.以信江新區為核心,增強中心城區承載力。加快信江新區繁榮發展步伐。強化商業功能,加快推進天虹商場等商業綜合體建設,繁榮發展信江大市場和步行街。強化公共服務功能,確保高教園區春季開學,恆大學校秋季開學,加快新二中、中小學生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引進戰略合作商託管運營人民醫院信江新院,開工建設“四館”工程。強化市政配套功能,開工建設信江新區北區總長11公里的7條道路,建成信江新區菜市場、垃圾轉運站、污水處理廠。加強城市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推進老一中、二二三地質隊等片區改造,啟動防腐廠、東湖等片區改造,完成8.5萬平方米改造任務。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加快林蔭西路改造、院裡路貫通等項目建設,實施主城區75公里的雨污水管網、燃氣管網改造,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3.以精細管理為重點,不斷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城市網路化、信息化、數位化管理,加快實施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國家雙試點工程,完成城市公共信息服務平台、雲計算中心等項目建設。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實施城區道路臨時占道停車收費經營,加快城區停車場以及主城區公共腳踏車系統建設,最佳化公交運營線路。加大城市環境治理力度,開展城區建築垃圾、揚塵污染專項整治,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積極爭創省級文明城市。

4.以城鄉一體為方向,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改革完善戶籍制度,實施居住證制度,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序推進進城農民轉移落戶。加快鎮村聯動建設步伐,著力提升中心鎮的產業集聚和公共服務水平,十強中心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開工,建成塘灣、錦江、上清3個污水處理廠,完成200個左右“秀美鄉村”建設點任務。建成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啟用農村11座垃圾中轉站,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委託第三方治理,逐步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模式。著力推進城鄉交通客運一體化建設,加快***北公路客運樞紐站和公交樞紐站、***西短途客運站、***南公交樞紐站建設,升級改造省道41.6公里,完成縣鄉道升級改造100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240公里、公路危橋改造加固15座,推動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

(四)堅持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牢牢把握新常態下的新形勢,著力強化改革、開放和創新三大動力支撐,努力開創體制機制更活、發展環境更優、發展動力更足的新局面。

1.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抓好改革舉措落實。推進簡政放權,加強行政審批目錄管理,完善行政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深化政務服務網建設,規範運營“中介超市”。深化財稅改革,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範圍,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實行政府債務餘額限額管理,加快綜合治稅平台和非稅收入征繳系統建設。加大企業信用監管警示系統的套用力度,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建設,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推進供銷合作社和農墾改革,擴大政策性涉農保險範圍。穩步推進公務用車改革。深化不動產統一登記改革工作。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綠色殯葬改革。大力推進先行先試。積極推進***國家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形成制度性成果和經驗。推進全國行政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推進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推進***、***全國深化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設立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基金。積極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特色改革。探索高新區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推進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推動***文化旅遊發展集團引入戰略合作夥伴,搭建盤活旅遊資產、整合旅遊要素、開發旅遊產品新平台。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機制。

2.加大開放升級力度。融入“一體化”格局。高位對接長江經濟帶、滬昆高鐵經濟帶等重大區域戰略,積極推動***梅鐵路、***機場、***—資溪高速公路、信江河道整治等項目落地,在市場要素整合、產業分工協作、公共信息共享等領域找準共同對接點,著力分享重大區域戰略帶來的發展紅利。提升“引進來”成效。策應全省招商引資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加強重點產業招商,更加重視引進技術、管理等高端生產要素,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水平。拓展民企入贛成果,實施“***商回歸”提升工程,力爭全年引進省外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31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我市列入全省國際貿易“單一口岸”試點的有利時機,加快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實現單一視窗和通關一體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搶占更多國際市場份額,力爭實現外貿出口9.48億美元。

3.加大創新創業力度。搭建好創新創業平台。加快發展眾創空間、創新工場等新型創業孵化模式,帶動一批創客團隊、創客平台快速集聚發展。推動銅檢中心和銅產業工程技術中心整合,力爭銅檢中心取得國家實驗室資質。培育好創新創業主體。積極策應全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推進“兩化”融合,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智慧型製造行動計畫,推進國家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建設,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營造好創新創業氛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準入領域,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制定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大力培養和引進創新人才。落實創業各項獎勵扶持政策,大力扶持創業活動和新業態培育,努力營造尊重、保護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以創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為契機,堅持綠色崛起、綠色富民的價值取向,注重綠色生產和消費,打響生態品牌,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

1.加強環境保護治理。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完善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力爭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0%以上。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施“河長制”,啟動農村飲水提升增效和山塘整治工作,推進全國小農水重點縣、信江河治理、童家聯圩等項目,實施中小型水庫水質治理、畜禽清潔生產和標準化建設。加強水源監測和日常監管,確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推動六國化工廢水綜合治理項目,推進海利化工、麒麟化工搬遷入園。繼續實施貴冶周邊土壤修復工程,強化企業固體廢物分類處理,嚴格危險廢物管理。

2.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實施工業綠色發展行動計畫,推進國家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國家第二批資源綜合利用“雙百工程”示範基地和國家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建設,加大貴冶餘熱綜合利用項目推進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清潔化生產,打造一批以“道教***、綠色農產品”為主題的知名品牌。加速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旅遊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著力構建集約高效的綠色服務業體系。積極推行綠色建築,促進建築產業最佳化升級。完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和評價體系,開展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新一輪清理工作。

3.推進綠色生態建設。實施人工造林4.4萬畝,加快低產低效林改造和森林撫育步伐,重點保護好“一區兩園”,建成***西濕地公園、信江生態公園、信江植物園,加快白露河治理及景觀提升改造,力爭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強化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為。

(六)堅持惠民共享,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

按照“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切實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

1.傾力辦好民生實事。辦好十大惠民共享工程70件實事,確保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民生支出比重達70%。深入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畫和創業引領計畫,進一步加強對貧困家庭勞動力、農業富餘勞動力等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努力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完善“多險合一”信息系統功能,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城鄉低保等制度,建立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制度。

2.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建立更加精準系統的扶貧台賬。抓好產業扶貧,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建立完善產業發展與貧困民眾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貧困村“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抓好保障扶貧,拓寬扶貧資金來源渠道,健全農村低保制度,加強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加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力爭退出貧困人口8628人、退出貧困村7個。

3.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統籌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建設,提高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完成“三校合一”整合。推進健康***建設,全面實施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合理配置婦幼保健、學前和中國小教育、社會保障等資源,滿足新增公共服務需求。大力發展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做好大上清宮遺址現場考古發掘工作。抓好豆製品和米粉集中加工區建設。提升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能力,建立全程監管體系,確保食品藥品安全。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強國防教育、人防民防、民兵預備役建設。進一步做好統計、檔案方誌、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涉台事務、氣象、防災減災、老齡和殘疾人等工作,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知識分子聯誼會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工作。

4.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啟動實施“七五”普法規劃,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銜接配合機制,推動城鄉律師法律服務均等化。

完善“12345”政務服務熱線運行機制,打造陽光信訪,依法化解信訪突出問題。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完善打防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成並運行“天網”工程,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民眾安全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制度,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提升應急處置水平,防範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堅持務實進取,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新常態下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敢於創新、勇於擔當,做到換屆之年思想不懈怠、工作不鬆勁,確保“***”開好局、起好步。

1.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面對新形勢,我們將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增強對“五個發展”的統籌能力,不折不扣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創造性工作把決策部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效。面對新常態,我們將始終秉承“環境是競爭力,也是生產力”的理念,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著力營造更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面對新任務,我們將始終保持“一著不讓抓落實”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對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加強政府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2.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改革進入攻堅克難深水區,決心比認識更重要,擔當比方法更重要。做好今年工作,必須大膽改革、銳意創新。我們將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融入到政府工作各個方面,貫穿於全年工作始終,勇於面對矛盾、直視問題,敢於攻堅闖關、破解難題,善於創新舉措、探索新路,以關鍵領域、重點環節的突破,進一步累積疊加***發展的後發優勢。

3.圍繞全面依法治國,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強化法治思維,健全法治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完善依法決策機制,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行政執法水平。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市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公眾輿論監督,高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4.圍繞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強化廉潔意識。鞏固和拓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落實“一準則兩條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遏制不作為、亂作為的懶政怠政行為,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管,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勇於擔當、開拓奮進、不負重託,確保實現“***”良好開局,奮力譜寫建設富裕秀美宜居和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