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農村工作會上的講話

20xx年在農村工作會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兩個1號檔案精神的一次重要會議。為了開好這次會議,福平書記、相國市長都提出明確要求,體現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一會兒,相國市長還要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個方面問題,供同志們參考。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713.5萬噸,超過省政府下達的660萬噸任務的8.1%, 連續三年穩定在700萬噸的較高水平。松原市連續第三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扶餘市、前郭縣、長嶺縣、乾安縣均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市農業增加值實現280億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000元,由全省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農民人均收入增速大幅度高於經濟增速。

(一) 現代農業步伐加快,綜合產出和效益同步增長。

一是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步。 投資40億元的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完工,投資 58億元的松原灌區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投資5.8 億元的引松入扶工程開工建設。整理土地13.8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17.9萬畝。膜下滴灌面積發展到260.2萬畝, 大小農田井達到205904眼。 去年 7月中旬到8月下旬出現了嚴重旱情,全市農作物受災面積達到38.66萬公頃。我們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農田水利工程和膜下滴灌設施發揮了巨大作用。抗旱期間,氣象部門共發射炮彈688發,增加有效降雨3億立方米,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同樣發揮了巨大作用。

二是科技和物質投入力度明顯加大。 建立了以中科院長春分院為依託、以哈達山生態農業旅遊示範區和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的國家科技園區 。在前郭灌區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全市培訓農民52萬人次,實施測土配方施肥330萬畝,赤眼蜂防治玉米螟465萬畝,白僵菌防治玉米螟70萬畝,農田滅鼠175萬畝。落實糧油高產創建95萬畝,高光效新型栽培技術23萬畝。各級幹部民眾重視“三農”工作、發展現代農業的理念明顯增強, 20xx年全市農業生產總投入達到46億元,比上年多1.5億元。

三是 農機化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 落實農機購置補貼和全程農機化補貼2.6億元,新增農機具8307台(套), 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605萬千瓦, 農機作業總量達到4.8億標畝,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1%,比全省高3.2 個百分點。

四是種植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 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得到加強。 花生面積達到 11.6萬公頃,扶餘市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花生生產基地。長嶺縣三青山馬鈴薯基地、三團鄉葵花基地,乾安縣嚴字鎮穀子基地、讓字鎮紅辣椒基地和寧江區瓜菜基地已經形成 。全市建成了65個集中連片的棚膜瓜菜產業園區,棚菜面積達到10.6萬畝。

五是農產品品牌效應凸顯。 松糧集團帶動合作社和農民發展優質水稻生產,打造“查乾湖”品牌,銷售收入突破7000萬元,一年翻了一番。去年冬天首次與京東集團合作,通過電子商務銷售查乾湖魚,截至目前已銷售100萬斤,占查乾湖銷售總量的三分之一。在《20xx年中國品牌榜單》上,松糧集團排名農業企業第16位,品牌價值達2.48億元。 此外,我市 腰坨子白根蘿蔔、新安鎮辣椒、長嶺葵花籽獲得地理標識商標,二馬泡米、北顯米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陶賴昭米、松田小禾米、緣農米、北顯花生、吉川穀類、查乾湖米、嶺城明珠穀類、嶺豐米、乾井源米、嶺益米獲得吉林省著名商標,乾安縣紅辣椒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地理保護標識產品審批。 這些品牌地域集中、特色鮮明、潛力巨大,成為推進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平台。

(二)強化 龍頭帶動,牧業經濟穩步發展。

一是畜禽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中糧集團長嶺200萬頭( 現已形成50萬頭規模 )、正邦集團扶餘200萬頭( 現已形成20萬頭規模 )、齊全公司寧江100萬頭( 種豬引進已經完成 )3個大型生豬產業項目進展順利,華西希望集團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今年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鞏固我市生豬產業在全省乃至東北地區的產業地位。

二是畜牧業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 新建牧業小區160個,牧業小區總數達到1129個。湧現出了扶餘綠源種豬場、寧江庚旺種豬場、前郭鑫泰種豬場、乾安長青肉牛養殖場、長嶺紅日肉雞養殖場等一批大規模、高標準的養殖場(小區)達到了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的“六化”要求。我們還重點抓了肉羊品種改良工作,目前已通過人工授精改良肉羊5000餘只。20xx年,全市豬、牛、羊、禽飼養量繼續增加,實現牧業增加值80.3億元,同比增長8.6 %。

三是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正式啟動。 市政府下發了《松原市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實施方案》,標誌著我市無蹄疫區建設全面啟動。這對加強我市重大動物疫情防控、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三)農村改革全面深化,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土地流轉有序展開。 流轉土地14.9萬公頃,涉及農戶8.5萬戶,推動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0.1萬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16%。其中: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經營耕地14.2萬公頃,占70.6%;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耕地4.2萬公頃,占20.9%;“公司+農戶”模式經營耕地1.7萬公頃,占8.5%。

二是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迅速崛起。 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3184個,比三年前的1522個翻了一番。 入社社員達到6.6萬人,帶動非社員農戶8.5萬戶,占全市農戶總數的17.1%,合作社年經營收入達到6.3億元。長嶺縣太平川鎮興源農民專業合作社、乾安縣則字農機專業合作社、寧江區民樂蔬菜專業合作社、前郭縣富源農機專業合作社和扶餘市盛錦聯合社等一批管理規範、成長性好、可複製的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紛紛湧現。

三是土地確權試點工作基本完成。 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選擇了10個村, 每個縣(市、區)選擇了2個村 。 目前,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四是 集體林權改革和林地清收進展順利。 全市已發放林權證183萬畝,占應發麵積的93.5%。查出非法改變林地用途面積3.7萬公頃,現已收回3.3萬公頃,還林4801公頃。

(四)實施美麗家園行動計畫,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一是狠抓改善人居環境重點村建設。 48個省級改善人居環境重點村和市級參與建設的230個村,共實施項目398個,總投資12.42億元,完成“四清”“四改”的村達到317個。

二是實施草原荒漠化治理。 投資6753萬元,完成草原荒漠化治理面積23.9萬畝,草原禁牧面積達到373.2萬畝。

三是積極開展植樹造林。 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積9747公頃,綠化村屯207個,建設森林小鎮3個,完成義務植樹263萬株,林業產值達到62億元。

四是大力推進河湖連通工程。 啟動了松原灌區閻家圍子連線渠應急工程、查乾湖自然保護區生態補水工程、查乾湖自然保護區生態排水工程和查乾湖渠道連通應急補水工程,項目總投資達到11096萬元。

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業發展潛力巨大。與現代農業的要求相比,我們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農村金融創新不夠,不能滿足多數農戶和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二是農產品加工水平不高,仍然處在賣原料和初級產品為主階段;三是農民組織化程度較低,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滯後;四是農業品牌較少,市場占有率低;五是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依然薄弱。這些問題,需要各地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堅持用市場化理念、工業化思維、項目化方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推進農村改革,在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最佳化農業結構上開闢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全市糧食總產量要達到800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120xx元。

(一)抓基地,努力提高農畜產品綜合產出。

一是突出抓好商品糧基地建設 。 糧食麵積穩定在110萬公傾,其中玉米88萬公頃,水稻11.6萬公頃。重點抓好五項重大技術推廣、糧油高產創建和節水增糧行動, 抓好前郭150畝水稻控肥控藥控水試驗點和華僑農場作物秸稈碳化還田項目。 全市糧油高產創建面積要達到90 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生物防治玉米螟實現常發區基本覆蓋。 新打 抗旱井4520眼, 農機作業總量達到5億標畝,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到84%,前郭縣要率先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積極推進糧安工程建設,農戶糧食立體儲存率達到85%以上。

二是大力加強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 按照面積集中、品種最佳化、模式先進、生產專業的要求,切實推進特色農產品向規模化發展。重點加強具有松原區域特色的穀子、花生、葵花、雜豆、馬鈴薯、瓜菜等基地建設,積極打造“特色之鄉”、“特色之村”。要 以增盛、社裡、新站等鄉鎮為重點建設花生生產基地,全市花生面積達到12 萬公頃。以三青山、巨寶山、王府、善友等鄉鎮為重點建設馬鈴薯生產基地, 馬鈴薯面積達到1.5 萬公頃。以三十號、北正、太平川、八十八、三團等鄉鎮為重點建設葵花生產基地,葵花面積達到1.8 萬公頃。以新城、善友、三岔河、蔡家溝、八郎、太平川、余字等鄉鎮為重點建設棚膜瓜菜生產基地,棚菜面積達到7333公頃。以乾安縣所字鎮、 道字鄉為重點建設優質穀子生產基地,面積達1.5 萬公頃。以讓字、腰坨子、大窪等鄉鎮為重點建設優質紅辣椒生產基地,面積0.8 萬公頃 。 要抓住我省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有力契機,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緑 色農業。20xx年,全市通過“三品”認證的農產品要達到 206個,種植面積10萬公頃。

三是切實推進優質畜產品基地建設。 以推動牧業大市向牧業強市跨越為目標, 以提高牧業生產數量、質量和效益為核心,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著力抓好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加強良種繁育和粗飼料開發利用,實現牧業經濟快速發展。20xx年,建成規模養殖場(小區)180 個,全市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由目前的63%提高到 65%,生豬、肉牛、奶牛、羊、禽分別發展到500 萬頭、77 萬頭、6.4萬頭、357萬隻、6128萬隻,實現牧業增加值85億元。

(二)抓龍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 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緊緊抓住大宗農產品深加工、主導產品精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三大重點,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和一批加工業龍頭。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制定並落實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把我市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哈達山示範區要重點抓好華西希望集團10萬畝葡萄產業園項目。20xx年,省市級龍頭企業要達到170 家。

二是繼續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項目建設。 重點扶持在建的600萬頭生豬企業,促進項目早日達產達效。加快推進前郭特沃斯萬頭肉牛、長嶺科爾沁牛業萬頭肉牛和乾安金地海外5萬頭荷斯坦奶牛等大項目建設,形成具有松原特色的養牛產業。加快千萬隻肉羊項目建設,扶持長嶺天地美、乾安乾羊牧業肉羊屠宰廠項目建設。利用扶餘引拉工程,以成一禽業為依託發展鵝鴨養殖業,建立40公里200萬隻鵝、鴨養殖長廊。通過扶持重點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同時,今年要成立松原市養羊、養豬、養牛、養雞等行業協會。

三是加快農產品市場和品牌整合 。堅持 “ 市場取向、企業為主、政府引導、受益共贏 ” 原則,按照“ 一個主導產業、一個骨幹企業、一個主打品牌 ” 的思路,實行分類指導,通過統一商標、貼牌生產、兼併重組、股份合作等多種途徑,開展企業整合、品牌整合和基地整合,做大龍頭企業,做響農產品品牌。實施好“健康米”、“放心肉”工程,繼續支持扶餘三井子雜糧市場,建設好長嶺縣太平川鎮和前郭縣烏蘭圖噶鎮雜糧市場和寧江區蔬菜批發市場,扶持和壯大“查乾湖”品牌,提升農業的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三)抓改革,積極推進農村體制機制創新。

一是切實抓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20xx年要完成任務數的30%,總計347個村,其中寧江23個村、扶餘120個村、前郭58個村、長嶺93個村、乾安53個村。入戶調查要在3月底完成,外業實測要在6月底前基本結束。縣鄉兩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保證經費和人員及時到位,確保工作進度和質量。市農委將下發方案,並抓好督導檢查。

二是有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嚴格遵循 “ 自願、依法、有償 ” 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增強土地流轉的針對性,重點向種養大戶和能手流轉。要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依託經管機構和農村“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建立農村土地流轉(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年內要抓緊完成縣鄉平台建設任務,村級設立服務站,負責收集、提供流轉信息,協助農村土地流轉雙方簽訂流轉契約。20xx年,土地流轉面積要達到15.5萬公頃。要大力實施“一村一社”計畫和示範社工程,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規範發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要達到3480 個。

三是切實推動農村金融改革創新。 各縣(市、區)要積極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和土地收益保證抵押貸款試點工作,研究啟動畜牧物權抵押融資試點。要落實農業保險政策,擴大保險覆蓋面,積極探索保險新機制。

四是 推進農村配套改革。 認真開展國營林場改革試點前期準備工作。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農田水利組織發動和建設機制改革試點。按照國家統一部署,籌備啟動供銷社和農墾改革。

(四)抓提升,紮實推進“美麗家園”行動計畫。

一是繼續抓好改善人居環境重點村建設。 全市安排新農村建設項目300個,投資10億元。完成“四清”、“四改”的村300個,解決10.8萬農村居民飲水問題。

二是認真做好草原荒漠化治理工作。 完成草原荒漠化治理26.8萬畝,粗飼料加工利用220萬噸。

三是繼續做好 造林綠化工作。 啟動實施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十年計畫和松原環城綠化帶建設,市林業局要重點抓好此項工作。要搞好寧江區新城鄉農林村繞城高速兩側林業用地的土地現狀調查,聘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設計,馬上組織開工建設,確保20xx年示範段完工。 全市計畫完成新植人工林面積2538.2公頃,實現林業產值62億元。

四是抓好重大水利工程項目。 一是啟動松原灌區工程。 3月底前完成松原灌區初步設計,5月底前完成征地移民準備工作,7月底前完成初步設計批覆,9月份全面開工建設。主要開展6座提水泵站、6條排水乾溝工程建設,力爭完成投資8億元。二是抓好河湖連通工程。哈達山管理局 要全力推進松原灌區閻家圍子連線渠應急工程,前郭縣要全力 完成 川頭尾閘、梁店排水閘和 前郭灌區一總乾末端補水閘等三項工程尾工建設,市水利局要突出抓好 投資28億元的聖湖補水工程前期工作。按照全省河湖連通工程總體進度安排和前期工作進展情況,組織設計單位完成新廟泡補排水工程初步設計報告;開展聖湖補水工程前期現場查勘,確定初步路線圖、完成工程測量等前期工作。

(五)抓示範,打造現代農業視窗和平台。

加大政策扶持,集中資金、項目、科技投放,放權放手,鼓勵創新,重點抓好省政府確定的前郭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打造我市現代農業視窗和平台。前郭縣要以八郎鎮為核心發展瓜菜產業,面積達到7.5萬畝。松糧集團與前郭灌區要重點打造查乾湖大米生態群落保護區,擴大台灣鑫鑫資本投資公司有機水稻試驗示範區規模,種植有機水稻1萬畝,發展有機稻米產業。農業高新開發區和哈達山示範區要依託中科院抓好現代農業示範和推廣工作。

三、抓好備春耕生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備春耕是全年農業生產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要抓早抓好抓實。

(一)抓好資金落實。 全市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15億元,要在3月底前落實到位,農機購置補貼也要分批儘早落實。要抓好糧食變現,增強農民自有資金投入能力。據統計,農民已出售糧食446萬噸,還有待售糧食267噸。由於今年春脖子短,加之部分地方玉米生霉粒超標,後期收購和烘乾壓力較大,存在集中售糧、庭院壞糧和糧庫烘乾能力不足引發壞糧的風險。市糧食局要加強組織領導,與中儲糧公司、中航企業公司、省地儲公司等企業一起,共同做好糧食收購質價政策宣傳,引導農戶及時有序出售餘糧。同時,各地要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農民解決貸款擔保、抵押等問題,儘可能地滿足貸款需求。

(二)抓好農技推廣和設施準備落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做好科技培訓和推廣工作,特別是今年省里將進一步加大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推廣力度,從春耕生產開始就要著手對測土配方施肥手機信息服務和保護性耕作、玉米寬窄行、高光效、秸稈還田、機械深松、智慧型水稻催芽育秧、玉米高產栽培、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技術提早做好準備。近幾年農機裝備和灌溉設施增加很多,檢修維護工作量加大,要提早做好組織動員和技術服務,確保正常運行和作業安全。春耕期間是農業用電高峰,電力部門要提前做好農電線路檢修,保證春耕生產用電需求。

(三)抓好農資供應和監管落實。 現在看,種子、化肥、農藥等貨源充足、價格穩定。要在保障供應的同時,重點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抓好指導和服務。在選種用種方面,重點指導農民選用適宜品種,避免越區種植,大力推廣抗逆、耐旱、密植、抗倒伏、適合機收的品種。在用肥用藥方面,要加大測土配方施肥、低毒低殘農藥推廣力度,指導農民科學控肥控藥。農業、公安、工商等部門要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和市場監管整治專項行動,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農民利益。

(四)抓好防災減災措施落實。 據氣象部門預測,由於厄爾尼諾影響,今年春季發生乾旱、階段性低溫的可能性增大。要立足抗災奪豐收,全面做好各項防禦準備。氣象部門要加強氣象條件預測預報,抓好高炮、火箭等裝備檢修維護,確保實施人工增雨作業需要。因豐滿大壩重建施工,水庫降低蓄水,我市前郭縣40萬畝水田將會受到影響,要儘可能攔蓄桃花水,增加抗旱水源。哈達山水庫管理局要加強與松遼委、豐滿庫聯繫,落實應急取水措施,努力確保春灌用水。要提前做好防春汛、防大汛的準備工作,加快 長嶺龍王水庫、保衛水庫和扶餘北陶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同時 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動物防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

(五)抓好睏難群體幫扶工作落實。 各級政府要落實責任,動員各方面力量,特別是要組織各級幹部實行包保,幫助困難農戶解決資金、物資和人手問題,讓他們能夠及時種上地、種好地。

同志們,今年是“xx”收官之年,既要全面完成“xx”規劃任務,又要謀劃和編制好“十三五”規劃,農業農村工作任務艱巨。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採取切實可靠的有效措施,保質保量完成好今年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