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演講稿2015

今收簡訊一則:向生活說一聲感謝,感謝你告訴我什麼叫精彩;向坎坷說一聲感謝,感謝你告訴我什麼是人生……

原來今天是感恩節,昨天才寫些感恩的文字,那是無意識的,沒想到這么巧合,不過今天又想還要多寫幾段,儘管還要修改重要檔案,但還得把心中的話兒說完。

我是教育工作者,自然還要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記得在今年暑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上,我曾提出要加強感恩教育,推進和諧校園建設,當時還專作了一個專題講話,也曾在這裡寫過一篇《關於感恩教育》,現再次舊話重提,老調重彈。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知恩不報非君子”。它教誨世人,當我們受恩於人時,切勿忘了感恩。然而,這個流傳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卻日漸為當代大學生所遺忘。一些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漠視寶貴的親情、友情、師生情,從而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這種現象折射出長期以來我國感恩教育的缺失。西方有個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感謝上帝給予人類的一切。基督徒飯前會做祈禱,感謝上帝給予他們食物。其實我們也應該像虔誠的基督徒一樣心存感恩。我們要提的感恩就是在自己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產生過積極作用的人和事物的一種感激與真情回報,對他人、社會和自然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裡產生認可並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個體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在我國傳統的倫理觀念中也特別注重知恩圖報、禮尚往來,對於忘恩負義、恩將仇報之人都是深惡痛絕。所以,感恩也是人的職責和使命,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素質,是文明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是做人起碼的修養,是人性善的反映。每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他人,發現自我價值。作為一個接受教育而又仍處於消費者角色的學生學會感恩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以至於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種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種以人性喚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係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責任感。這是感恩教育的基本意義。可以說,在巨觀上看,感恩意識是維繫我們傳統人情社會的一種紐帶,而對於個人而言,感恩教育又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感恩並以實際行動來報答他人和社會的恩情的話,那他就不是一個人格完整的、心靈健康的人。當然,感恩並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點撥。在物質利益越來越突出的今天,在物質財富也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在凡事都講求一個“利”字的今天,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個人利益的看重,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似乎越來越大了。很多人開始變得冷漠和健忘,不惜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包括感恩心在內的很多珍貴之物。因而,人們的心靈便在許多時候得不到足夠的慰藉。在這種情況下,實施感恩教育有助於人們擺脫對金錢的一味追求,有助於人們人格的全面而健康的發展,有助於喚起人的感恩心和感恩情。由此可見,實施感恩教育是幫助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和手段,也是學校加強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首先,我們要教育學生對父母的養育應懷有感恩之心。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那一天起,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父母的愛。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愛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們首先要感恩父母。對父母的養育,我們應心存無盡的感恩與報答之情。如果連父母養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愛、來自社會的體恤、來自自然的賞賜。

其次,我們要教育學生對師長的教誨應有感恩之意。隨著全社會的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尊重教師已成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重要表現。然而,在校園裡,無故曠課,課間不擦黑板、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已不是個別現象;有些同學見了老師擦肩而過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對老師的輔導答疑,連句“謝謝老師”都不會說的學生並不鮮見;更有甚者還對老師的教育管理不滿不服而與老師大吵大鬧。總之,感恩教育的缺乏,感恩意識的缺失,帶來教師的付出得不到認可和尊重等不和諧現象比目皆是。在學生的成長中,無不凝結著教師的辛勤勞動。今天的學生更應該像毛澤東當年尊重、感激徐特立那樣,尊重、感激自己的老師,學會尊重老師的人格、尊重老師的勞動及尊重老師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