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第16周國旗下演講:飄動的紅絲帶,連線著關愛(世界愛滋病日)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飄動的紅絲帶,連線著關愛”。

明天是12月1日,是第22個世界愛滋病日。 1981年的12月1日世界上第一個愛滋病病例被診斷出來,198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全球預防愛滋病”會議,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旨在提高公眾對hiv病毒引起的愛滋病在全球傳播的意識。世界愛滋病日的標誌是紅絲帶。

1991年以紐約畫家派屈克為首,成立了一個叫“視覺愛滋病”的組織,希望創造一種視覺象徵,以示對愛滋病患者的同情,該組織製作了3000個紅絲帶,發給在百老匯參加頒獎儀式的明星與觀眾,呼籲關注愛滋病患者,此舉引起轟動。在此後的一次世界愛滋病大會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齊聲呼籲人們的理解,一條長長的紅絲帶被拋向會場上空,支持者們將紅絲帶剪成小段,並用別針將摺疊好的紅絲帶別在胸前。紅絲帶從此成為愛滋病防治的象徵,它象徵著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關心與支持,象徵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平等的渴望,象徵著要用“心”來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

從醫學上講,aids只是一種疾病,它只有血液、性、母嬰三種傳播方式,其傳染性遠遠低於肝炎。雖然目前人類還沒有完全征服這種疾病,但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冷漠和歧視,正如一位教授所說,歧視是防治aids的最大敵人。難以忘記愛滋患者那一雙雙直逼死亡般絕望的眼睛,難以忘記他們刻在手臂上的“仇”、“殺”、“恨”,那是對我們歧視態度的一種控訴。

作為中學生,愛滋病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我們即將走上社會,我們應該有預防愛滋病的意識,其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我們應該同情和理解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他們的身心已飽受疾病的折磨,而且有些感染者可能是被動的、無辜的。我們應該努力為他們營造一個更加友好、溫馨,沒有歧視、充滿關愛的社會環境,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

親愛的朋友們,“艾”與被愛,連著紅絲帶,願我們每個人心中有條紅絲帶,只有相互關愛,才能共享生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