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的演講稿:語文學習之路

探求語文學習之路,需要首先明確“語文”一詞的來歷及含義。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對此曾有過經典論述:“‘語文’一名,始用於1949年華北人民政府教科書編審委員會選用中國小課本之時。此前,中學稱‘國文’,國小稱‘國語’,至是乃統而一之。彼時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葉老是新中國語文界的權威,他的觀點左右了語文界三十年。改革開放後,文藝界百花齊放,語文界百家爭鳴,爭鳴的結果是把“語文”詮釋為多個並列式合成詞:“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章”“語言文化”等。新世紀誕生了《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被明確定性為“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是說——語文既是語言文字規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

作為文字規範,字的音形義辨識是語文,詞語的正確使用是語文,句逗標點語氣語調是語文,語法修辭邏輯表達也是語文;作為文化藝術,作家作品是語文,布局文風是語文,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語文,東西南北風俗民情是語文,男女老幼性格紛呈是語文,崇高渺小積極消極也是語文……這樣看來,語文又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不斷完善人格的學問。

語文博大精深,怎么才能學好這門功課呢?

就國中在校生來講,我們首先應該謹遵老師教導,潛心研讀課本,夯實基礎,練好基本功。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信其師方能悟其道進而見其功,當然前提是老師必須以身示範,才高學深德厚。寫字始於臨帖,讀寫起於模仿,像方仲永那樣“未嘗識書具”即“書詩四句”且“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的天才只能在文學作品中找到。語文課本凝結著一代代專家學者及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歷經歲月沖刷不斷完善,它無疑應該是我們系統學習語文知識,培養語文基本素養最可靠最經典的範本。讀課本,我們學會了欣賞四季:“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春的爛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夏的熱情;“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是秋的豪邁;“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是冬的嚴寒……讀課本,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個啟迪人生的故事:七歲的陳元方,面對父之友人的無禮指責,據理回擊,“入門不顧”,讓我們明白: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得到尊重,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紀昌學射,射穿虱子之心而懸虱之氂不斷,得益於他遵從師意“學不瞬”、學視小如大視微如著的長期基本功訓練,他讓我們堅信:只要尊敬老師,勤學苦練就能練得真功夫;東吳名將呂蒙聽取孫權規勸,發奮讀書,才略大增,憑藉實力,他為自己摘掉了“吳下阿蒙”的謔稱,也啟發人們:不要以工作繁忙為由疏誤學業……

奇妙的文字,描畫著美麗的畫卷,吟唱著優美的鏇律,演繹著人生的哲理。但課本選文畢竟有限,僅畢其功於課本顯然不能將語文學得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