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發展演講稿:企業技術創新與發展

傳統企業的經營要領是供銷做買賣,根據生產需要去採購物資——即供應,工廠生產什麼就賣什麼——即銷售。這種供銷式的經營模式在新中國的企業盛行幾十年,目前仍然存在。這是計畫經濟時代的產物,這種模式在人們的觀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技術創新活動中,經營是占據市場和實現市場價值的重要環節,經營創新是技術創新的關鍵。企業經營要解決“做什麼”和“怎么做”兩大問題,具體來說:一是要掌握市場需求,不但要掌握現實的需求,更要捕捉潛在的需求,做到洞察先機,這是經營創新的要點之一;二是要研究如何滿足市場需求,更要研究如何能動地影響市場需求,這是經營創新的要點之一;三是要解剖自己、解剖競爭對手,發現對手優勢和劣勢,做到知已知彼才能制定有效的措施參與競爭。這就要求經營與技術有機結合,但現實中,企業往往人為地將管理、經營和技術分割開來,有人搞管理,有人搞經營,有人搞技術,人馬都齊全就是攏不到一塊,形成不了合力。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是因為沒有按照技術創新的模式去組織企業的經濟技術活動,企業的關鍵部位脫節所致。試想,工程師蹲在廠里不去研究市場、不去研究競爭對手,而是習慣於技術導向,搞了半天的技術進步,結果還是脫離市場的技術;經銷人員不懂技術,只管推銷,銷售業績稀里糊塗的好起來,又稀里糊塗的滑下去,賣不出去了,究竟是質量問題還是價格問題還是服務問題,搞得清楚嗎?

經營創新要求我們先研究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市場今天要什麼現在就做什麼,市場明天要什麼現在就儲備什麼。歐美國家企業的策劃部門和商業工程師負責提出“做什麼”,管理部門和工業工程師負責提出“怎么做”,企業領導者將二者融合起來進行決策,屢屢成功。巴西鈮公司的商業部最初進入中國大陸的時候,先不談商業問題,而是與鋼廠進行鈮鐵合金化套用技術的交流,教會了許多鋼廠使用鈮鐵合金,獲得了可觀的鈮鐵市場份額,這就是能動地影響了市場需求。可見,經營創新不僅僅是經營模式的轉變,還要將先進的技術與先進的經營模式結合起來。

三、管理創新是技術創新的保障

管理的任務是解決秩序、紀律和積極性,

而調動積極性則是管理創新的核心問題。在技術創新活動中,管理創新要以調動人的積極因素為核心,要建立並有效地運行三大機制:

1.技術創新的投入機制。一方面,沒有投入就不可能有創新,或者創新只是一種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另一方面,沒有產出的投入則是浪費。技術創新的投入機制就是要辯證地解決好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2.技術創新約束機制。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創新則落後,沒有創新的企業終將被淘汰。技術創新活動及其成果應納入考核範圍,影響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形成約束力。

3.技術創新的人才機制。一是用好現有的人才,使之充分發揮作用;二是加強自身人才培養,造就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三是積極引進有用之才;四是制定激勵政策,獎勵有功之臣。

總之,技術創新是提高競爭力的有效手段,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經之路。正確理解企業技術創新的意義,是企業領導者推動技術創新活動,扎紮實實做好觀念創新,經營創新和管理創新,才能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境界的提高,企業的發展也才獲得永恆的動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