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演講稿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2. 曹操是《三國演義》中一個刻畫得最精彩的人物。作者羅貫中將其評價為“亂世梟雄”,對之大加貶斥,還刻意以之與劉備作對比,渲染封建正統思想。對此,我不敢苟同: 在亂世梟雄”的背後,曹操其實是“治世奇才”。

曹操,字孟德,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或以一言蔽之,曹操是一個擁有文韜武略的全才。

曹操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是無容置疑的。二十歲舉孝廉為官,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除馬騰,最終統一北方。從最低層摸爬打滾開始,以其真才實幹縱橫大半箇中國,風頭一時無兩。特別是“官渡之戰”至今仍作為“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而為人所津津樂道。

曹操在文壇上的成就則是劉備、孫權等望塵莫及的。身為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引領建安風骨的文風,給我們留下多少傳世佳作啊!其中《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尤為著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佳句更體現了曹操對事業盡心盡力執著追求的精神,並且千百年來激勵著人們,中老年人更常引以為座右銘

能夠成就一番偉業,曹操的政治才幹是不容小視的。

曹操取信於董卓後,本來可以依附董卓升官發財,但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敢為人所不敢為,持七星寶刀行刺董卓。我認為,這是曹操富有政治遠見的體現:不圖榮祿而圖天下。他深知董賊倒行逆施,殘暴不仁,天下人皆痛恨,這樣的政權是沒有前途的——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也,曹操深明此道。

曹操日後在群雄中崛起,廣招賢能,善用人才是他非常重要的一招。在官渡之戰僵持之際,曹操的求才若渴之心表露無遺。敵將許攸來曹營,曹操連衣履都來不及整理好,就趕忙相迎,使許攸感動至極而降服:用曹操的話來說,這叫做“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也正說明曹操用人三昧。還有, 曹操在處理于禁和夏侯敦的矛盾時,沒有偏袒父系的親屬夏侯氏,而是以大局為重,鐵面無私地支持於將軍。這樣,達至最大限度的上下一心方是成就大業的可靠保證。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帳下文有荀攸、荀彧、郭嘉;武有曹仁、典韋、夏侯敦,所以曹操才能在三分天下中穩占一席之地。然而有些人認為劉備在用人比曹操更勝一籌,我對此不以為然。劉備,雖然麾下也是名將如雲,甚至擁有諸葛亮這樣神機妙算的人物,但卻又充斥了小圈子、小人格主義。然而關羽公然違抗軍令“義釋曹操”,卻不受正法;張飛嗜酒生事,被呂布趁火打劫,奪走徐州,仍可泰然自若。把桃源結義的“哥們情結”凌駕於政治形勢的大氛圍之上,而最後竟然發展到個人復仇主義,違背了“聯吳抗魏”這一重大而正確的政治策略,大舉伐吳,遭到了火燒連營的滅頂之災,使蜀國元氣大傷而走向沒落。

曹操畢竟是封建時代的人物,在具有雄才大略的同時,也充分表露出敏感、脆弱、孤傲、甚至善妒、多疑的人性弱點。因此評價曹操這樣的多元性格的人物,我們必須倍加注意。曹操獻刀謀董卓,事敗後投奔其父之義兄呂伯奢,疑其害己,殺其全家,並說:“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此言一出,曹操從此惡名遠揚。董承謀反,結果是自身不保,董貴妃也牽連處死。彌衡裸身罵曹賊,曹操借勢上演了一場借刀殺人的好戲。楊修妄猜曹心,曹操亦以動搖軍心這個莫須有之罪殺之……這等舉不完的例子盡顯曹操多疑、妒才、殘忍的一面。可是,細細推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處亂世之中,曹操懷治世之大才,另能圖一番大業。倘栽倒在如呂伯奢此小人物中,豈不枉了天作之才?再且,身處廟堂之高的封建統治者其內心其實都是虛得很,他們害怕別人挑戰自己的地位,容不得比彌衡、楊修等人公然犯上,而必須殺之而後快。因此曹操必須事事留神,多作心眼,多耍手段。

曹操取得其成功,自有其出眾之處。無論什麼人怎么評論他的過錯,我還是會以一家之言為其說句:這就是他成就大人格大事業的必要犧牲——雖然我是絕不會追隨其足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