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與品德的演講稿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當難做,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國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相對疲軟的狀況,很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養。我以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就猶如無根的浮萍,總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於:第一,人格是人生價值觀念形成的穩定的心理基礎。人的價值觀念必須統一和穩定,而這就需要一個人的心理過程及其人格形態是統一而穩定的。否則,分裂的人格只能產生分裂的觀念。第二,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內在心理依據。世界觀是對於世界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雖然來自於正確的理論指導和學習,但如果沒有良性的人格形態作為內在心理依據,外在的觀念灌輸就很難起作用。第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質的主要動力。人格具有品質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應的內在質地,不同的質地會適應不同的道德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於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質。當然,人格的這些基礎作用並不是絕對的,而往往是相對的,同時它還與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意識發生相互的影響和轉化作用。因而,人格既有統一性和穩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變性,這些特性也決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養成。總之,人格狀態可以說就是細微的、隱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狀態,而思想道德則往往是發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顯性的人格表現。

人格是人們社會化的結果,一般被理解為由人的心理、氣質、生活習慣等表現出來的一種個性心理特質。人格與人的先天秉賦密切相關,但更與後天的生活環境、習性養成和教育密切相關,也與特定的民族文化相關。因此,人格實際上是共性的人類文化和個性的心理特質的統一,人格的養成不僅是個人成長的標誌,也是民族性格的標誌。一般來說,人格教育和養成的內容主要是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日常習慣的養成,包括行、坐、臥的日常行為舉止和言談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習慣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礎。傳統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禮儀”觀念即是對養成良好習慣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養成,包括對待衣食住行的態度和整潔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養成是形成健康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開端。在這方面,應當教育人們養成樸素、節儉、惜物、恬淡和衛生的生活方式,反對和拋棄奢侈、糜爛、浪費和過度的生活觀念。第三,心理傾向的養成,主要是外向或內向心理傾向的養成問題。一般來講,外向的心理傾向易於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觀念易於波動變化的問題;內向的心理傾向易於穩定和求同,但卻存在僵化和不易靈活變通的缺點。良好的心理傾向教育可能應當是在二者之間尋求一種“中和”狀態。同時,在心理傾向上,還要注意培養人的獨立氣質和自主能力,並把這種氣質能力與遵從社會規範、服從公共權威的“順從”意識結合起來,而不能一味地認為獨立就是好的,順從就是錯的。再一方面,在現代社會生活普遍優裕的情況下,要牢記“生於憂患”的教訓,對青少年進行適當的挫折訓練,培養吃苦精神、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際習慣的養成,人際習慣不是指一般意義上的人際關係,而是指作為人格的一種表現,是人在人際關係方面養成的天然性趨向,也就是不加人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種內在人際自然力。人際習慣一般可分為和諧習性如善於協調、寬容、忍讓、妥協、合作等等和對抗習性如爭奪、競賽、苛求、攻擊、分裂、爭鬥、孤立、自我封閉等等兩種。這兩種習性對於養成人的道德行為和思想意識關係極大。一般情況下,應當以教育和養成人的和諧習性為人格培養的目標,而應當消除對抗習性,即使在成人人格養成中,對抗只能作為一種權宜性人際關係或工作手段,而不應當成為一種人格習性。否則,社會的人際關係惡化,人與人的對抗和爭鬥是不可避免的。要達到這一點,就要注意克服現代思想觀念中不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觀,繼承和培養傳統的“無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們的自我中心主義,努力使人們達到做一個純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獻的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