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感演講稿

(2)公德、紀律意識低下,角色責任弱化

作為新世紀大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做人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和責任。然而,一些大學生學風不濃,厭學嚴重,混日子、混文憑,因此出現如下問題:考試作弊、向老師要分數、雇“槍手” ;破壞公物只當兒戲,用水不關水龍頭,離開教室不關燈;在公共場所與異性過分親昵,行為不檢點;“廁所文學”、“課桌文學”等垃圾文化屢禁不止。

(二)大學生個人責任與社會責任錯位

(1) 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對人對事都比較冷淡

大學生因曾長時期受家庭關懷,形成了對自己及對家庭的明確而強烈的責任意識,並隨著進人大學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加以強化,但因其認知水平的局限及社會交往的局限,使之在大學後並未將責任意識的內涵、外延得到擴大和深化,不能把社會責任和個人責任統一起來。遇事“個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這種缺乏社會責任的責任意識,過分強調自我的人格缺陷,導致青年學生責任意識的狹隘和近視,擺不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