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師愛崗敬業師德師風演講稿

作為政治教師的我,時刻謹記“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榜樣”這句話,謹慎言行,努力將自己的最好的精神狀態帶到課堂上,潔身自好,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給我的學生作出一個榜樣。

同時,愛崗敬業是一種習慣,一種責任,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而我會讓教師的光輝在自己身上綻放,詮釋教師的意義。

忠誠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教育是文明傳承的主渠道,是理想、價值與社會精神構建的主要驅動力,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道德繼承、文化襲承、歷史傳承主要靠教育來實現,這是教育的本質特徵。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必須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教師,我認為忠誠黨和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是統一的,我們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做優秀的人民教師。只有“對黨忠誠,堅定理想,始終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忠誠於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我們才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否則,失去“忠誠”,背離了黨的教育方針,再好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都會得不償失,甚至走向反面。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黨的召喚,是人民民眾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職業期許。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源於對黨的宗旨的深刻了解,源於對教書育人使命的真正認同。“忠誠”不是附庸風雅的口號,不是抽象的道德,甚至也不只是一般的道德表現,而是一種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堅貞不渝、甚至奉獻一切的信念和追求。一個從內心深處真正把教育當作造福社會的事業,當作追求人生幸福、實現人生價值的生存方式的教師,一定會自覺履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義務,並在“敬業、勤學、創新、修養”上下功夫。有道是天下熙熙,為利而來,天下攘攘,為利而往。作一名教師,雖然頭上的光榮光環不少,但利不多也並不豐厚,這就要求我們做教師的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不為權所屈,不為利所動,不為名所惑,只求事業上的奉獻,不去計較付出後的回報。只有做到了“忠誠”,才會有事業上的敬業精神,靜下心來去教書育人,做優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知識,幫助學生去發現、獲取和運用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懷和健全的人格。要知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熱愛關心學生,這才是真摯的師愛,是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情感,展示了一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忠誠和熱愛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要求教師具備忠誠的品德。忠誠是每一個人要具有的使命和責任,作為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要對教育事業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只有責任和使命造就的忠誠,才是真正的忠誠。忠誠一旦在我們心中有了烙印,就會時刻指導我們的教育工作,促使我們在工作中全力以赴。

教師的責任是教好書育好人,需要有對教育的忠誠,忠誠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忠誠,它意味著我們要捧出一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之心,心中牢記祖國和人民的囑託,並要明確教師所肩負的重任。忠誠,它意味著要想獲得成功,就要說到做到,說老實話,做老實人,教育是來不得半點的虛假。教育是事業是要千百萬教育工作者腳踏實地做出來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