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就業與創業的演講稿

我給大家說的這個故事,其實是想說明三點:

一、作為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應該敢於主動去找工作,敢於主動去尋找機會就業。

在國家不包分配的今天,主動尋找就業,是職業生涯中一個非常關鍵的技巧,而不是等待家庭的安排或者是等待機會的到來;什麼是就業?我的理解和新東方的總裁俞敏洪先生理解的幾乎一樣,就是找上一份工作,不管喜歡不喜歡,能有工作乾,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份薪水,不再需要花父母的錢,這就是就業。

二、任何工作都需要持之以恆、都需要認定工作是不分貴賤的。

剛才我們說到的耶律楚才的故事,就是一個貴在堅持而最後做到宰相的事例。一個人在工作崗位上,作為領導者,不是來看你今天跳槽明天跳槽的,他需要看見自己招聘的工作人員是不是能安心守份地上班。

三、只有在尋找就業的時候放下自己,那么才能在工作中開心。

你可以讓自己起點高,你可以直接去找成吉思汗去應聘,這說明你起點高,也是一個充分有自信的表現。但是能給你的崗位,也許並不是如你意的,或者還是與你專業背道相弛的,這個時候,要沉下心來,堅持你的崗位,堅持就業的方向。跳槽是允許的,但是一定要條件成熟。

所以大家在就業的時候,都會走入一些誤區:

例如:1、錯把理想當目標。一個人,有理想是應該的,那樣才有動力,但是理想不是就業時候的目標,就業的目標是做好本職工作。

2、錯把就業當擇業。就業,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是通過社會實踐和通過勞動獲得自己所得的一個過程。但是當在就業的時候就抱著擇業的思想,那是不對的,只有先就業了,有了一定工作經驗和社會資源,在這樣的平台上,也才能選擇自己的職業。

3、錯把知識當技能。有的同學,認為我有了書本知識,便是一種技能,這對於現在日益競爭的社會來說,充分適宜社會才是最好的技能,知識,有的時候,是輔助自己工作的一種必備前提,而不是工作技能。

4、錯把經歷當能力。在就業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把實習的經過或者是生活的經歷認為是一種能力,其實這也是不對的,因為每個工作崗位,都是不同的,在新的環境下,你就是一個新人,這樣保持一種謙虛好學的態度,在每個就業崗位上,你都會贏得很好的印象。

所以,初期的工作,一定要放下自己,調整好心態,這就是就業。

說了找工作,我們說說大學生應不應該一開始就創業。其實這是一個很滑稽的話題,為什麼說滑稽,因為創業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就業可能就默默無聞。也有同學說了,比爾蓋茨還連大學都沒畢業就去創業,人家不是成功了嗎?可是問題是,象比爾這樣的好同志,全世界也僅僅他一人。也有同學說了,像李想、高燃、婁雷、叢松、孫甜等等這些成功創業的80後,他們不也是大學一畢業或者沒畢業就創業了嗎?但是,我依然說,他們是許許多多失敗者中少數成功的代表。

說到這裡,有同學也許會問我,那你為什麼要創業?我要回答大家,我是就業都快十年左右之後,才創業的,當時我選擇創業,也是因為各種條件已經具備才開始的,而且當初創業的時候很艱難,說直接點是被迫的,也許大家都會說,不被迫誰願意去創業啊,都是因為生活所迫啊。我可以說,當時我創業的時候,一般的小日子是完全已經能過的,當時我已經任過幾個公司的總經理,已經把自己定位為職業經理人,但是由於領導的無作為,使得我的工作根本無法開展,最後被迫我出來創業。在這裡就不多說那些辛酸的事情,我的個人主張是,大學生不適合一走出校門就去創業,而是要找了工作,得到鍛鍊並且有一定機會時候,再開始創業。當然,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了工作又無法忍受的時候,可以考慮創業,但是不要沉淪,一定要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強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