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演講稿:能動司法,觸角延伸,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保駕護航

三、力克難點,抓實亮點,圍繞促進社會和諧創先爭優

我們深知,創先爭優,不僅體現在常規工作中,更體現在攻堅克難上。為此,我們從解決“執行難”和“信訪化解難”兩大瓶頸問題入手,專項調研,專題研究,分項施治,採取多種措施破困解難。一方面,以執行“四率”為抓手,在執行工作中創先爭優。在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中,通過實施“四動戰略”,採取“分區作戰”、“以線串案”等科學方法,在全市法院系統率先完成清積任務,得到了省清積督導組的高度評價。在此基礎上,我們及時總結經驗,創新工作方法,豐富執行手段,以執行工作的“四率”即執結率、到位率、和解率和涉執信訪投訴率為抓手,今年執行工作再創佳績,已執結案件204件,執行到位金額3500餘萬元。由於工作成績突出,我院作為全市政法系統和法院系統的代表,接受了省執行清積工作領導小組的檢查,再次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以清理涉訴涉執信訪積案活動為契機,在信訪工作中創先爭優。在信訪工作中,我們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在防反彈、抓源頭上下功夫。今年以來,我院黨組成員先後約訪當事人22人次,並對XX年所結的8件信訪積案和11件初訪案件的當事人全部進行了回訪。同時,為防止信訪新案發生,加強信訪源頭治理,明確規定將是否有信訪隱患納入合議庭評議範圍,並不斷加大訴訟調解和訴前調解力度,採取綜合調控手段,努力實現訴訟調解與基層調解的“底部融合”。通過基層調解和訴前調解有機結合,已成功調解案件11件,案外化解糾紛34起。此外,以調解助理員工作為亮點,在推進社會矛盾化解中創先爭優。司法實踐證明,把矛盾糾紛控制在基層,消滅在萌芽,是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實現“案結事了”、社會和諧的第一選擇。經過大量調研和試點工作,按照趙勇書記綜合調控的理念,我們於XX年將調解助理員制度全面推開,在全縣506個村每村都選聘一名熱愛司法工作、具有較高威望、熟悉社情民意的調解助理員,又從全縣重點行業和部門,特聘28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成為特邀調解員,協助法院進行調解工作。這種調解助理員參與司法工作,讓老百姓自己當裁判員和調解員的工作模式,使司法以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走近百姓、深入民間、融入生活,實現了司法與民意的和諧互動,取得了較好成效。調解助理員制度的實施,使調解助理員這個由許多“小人物”組成的社會群體,在社會矛盾化解這個大舞台上發揮了巨大作用,逐步成為了基層和諧穩定的守護者。對我們的做法,最高法院、省、市政法委都給予充分肯定,人民法院報、中國法院網、xx法制報等多家媒體予以宣傳報導,並將在7月13日召開的全國綜合調控現場會上做經驗介紹。

四、夯實基點,提升素質,圍繞加強隊伍建設創先爭優

我們結合法院工作實際,提出了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五個“自選動作”,著力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加強學習鍛鍊,努力建設黨性最強部門。結合審判執行工作特點,組織黨員幹警開展了 “三講三比”活動,即講黨性、講信念、講傳統,比工作、比學習、比貢獻,牢固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名利觀。二是增強大局觀念,更好地服務科學發展。把服務大局作為審判、執行工作的主戰場,作為法院幹警創先爭優的大舞台,在保障和服務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上創先進、爭一流,使法院成為我縣科學發展的“服務部”、“保障部”。三是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雷厲風行、一抓到底的風氣,堅決防止抓而不緊、虎頭蛇尾現象。要求各業務庭積極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送法律、審案件、聽意見、找問題、尋對策。四是從嚴要求,切實提高法院工作民眾滿意度。作為裁判案件、定紛止爭的職能部門,要求幹警落實創先爭優要求,自己坐得端、行得正、管得嚴,自覺做到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同時自覺把工作置於社會各方面的廣泛監督之下。五是加強制度建設,規範管理打造司法精兵。進一步修訂完善了規範化管理考核制度,積極構建科學合理的司法業務、司法人事、司法行政管理體系,有效解決“乾與不乾,乾多乾少,乾好乾壞一個樣”的問題,使幹警的工作業績及時真實地得到認可,營造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鼓舞幹警士氣,激發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