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護士長演講稿:心繫患者 甘於奉獻

在母親患病需要陪護時,醫院裡重症病人又離不開她,她選擇了病人;當自己女兒需要輔導功課,患者又來電話需要出診時,她還是選擇了患者。她不是一個好女兒、好母親、好妻子,可她是一位稱職的好醫生。她認為,醫生這個職業就需要付出,需要奉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黨培養了她,在個人利益與組織利益發生衝突時,她便以組織利益為重。二十多年來,她沒有節假日,沒有星期天,每天早來晚走,半夜起來參加搶救更是常有之事。擔任副院長後,她也一直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每天查房、出門診,繼續為患者服務,為一些行動不便患者義務出診看病。

一年冬季,一名灤州鎮柏樹莊的村民找到薛院長,說他老伴心臟病又犯了,請求她抽時間到家裡看一下病人。由於每天找她看病的人多,已記不清是哪位病人了。她想,既然來找,就是患者的信任,於是,二話沒說,下班後就到家中為病人診治,家屬感激地說:“沒想到你當了院長,還是像以前一樣,把病人當回事兒。”

一位欲尋短見,被薛秀冬賦予新生的姑娘在信中這樣寫道,“薛姐姐,是您用真心、用愛心、用高超的醫術醫好了我的病體,也醫好了我受傷的心靈,使我從絕望中醒來,開始了新的生活。”

美德如河流,越深越無聲

XX年一個深夜,雷莊鎮雷莊村一位患者來醫院搶救。家人看他奄奄一息,通知了親朋好友來見最後一面,村里趕來許多鄉親,哭哭啼啼來與他做最後的告別。聞信趕來的薛院長立刻投入搶救。一連十幾個小時過去了,患者依舊昏迷不醒。家屬不安地請求,“讓他走吧,我們不怪醫院。”

但薛院長依然堅持著,只要有一線希望,她就要盡百倍的努力,奇蹟在她的手中出現了,病人神奇的活了過來。同來的親屬握著薛秀冬的手頓了又頓,激動地說:“要不是親眼所見,打死我也不信你能把死人給救活了。”

這位患者康復以後,接三差五就來xx縣人民醫院看看薛秀冬院長,還把左鄰右舍患了病的鄉親帶來,自豪地說:“別怕,醫院裡咱有親人。像這樣的親屬,薛秀冬院長有很多,休息時間,她的電話不斷,每接到一位患者的電話,薛秀冬就會感到莫大的幸福。

重病在身,臨床一線不下崗

薛院長對工作的態度非常嚴謹,她的時間永遠是屬於或服從病人的。連續搶救病人十幾個小時,幾天幾夜不回家是常事。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以病人為重。即使自身有些不適她也從不當回事,只是吃點藥又繼續投入到工作當中。由於每天超負荷的工作,XX年1月1日,在體檢中她的肺部發現了腫瘤,給她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她深知疾病的後果,想放棄治療,但領導們的關心鼓勵,患者的真誠信任使她改變了想法,決定積極配合治療。由於平時每天有幾十個電話打進來,有幾十個病人需要等候診治,薛院長病了,他們有的並不知曉,仍不斷有諮詢電話打來,每次看她強忍著化療的病痛,為患者耐心指導,並告訴科室,如果有人來找她看病,就說去進修學習,有事讓患者打電話給她,以免老患者們得知真相後情緒激動,影響病情,因為患者信賴她的治療已多年了。同志們勸她關掉手機,以免休息不好,影響治療效果,可她卻放不下那些在門診排隊等她看病的患者,病房裡也每天都有人找她看病,就這樣,在她治病期間一直保持著與病人的聯繫,一直儘自己所能為患者提供著服務。化療結束後,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院領導和同志們都勸她多休息一段時間,或調換工作崗位,薛秀冬院長沒有同意,她說:黨和人民培養了我這么多年,有那么多的患者需要我,我一定要堅持在臨床一線工作。上班之後她像往日一樣,每天又開始為患者服務,查看病人,參加危重病人會診、搶救,到點下不了班又是常有之事。記得今年3月初,一名86歲的老幹部,有腦血栓後遺症,經常發生肺部感染,常年和年邁的老伴生活在一起,以前薛秀冬院長總是定期到家中巡診,使他的病情得以穩定,這次聽說薛大夫上班了,這位老幹部非讓老伴攙扶著來醫院找她看病,實際是想來醫院看看薛院長,因為老人知道她得了病,剛剛好就來上班,薛秀冬見到他們說:“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到家中去看呢?”老人深情地說:“薛醫生,我們是怕累著你呀!”心疼之情溢於言表。後來,薛院長囑咐他們:“下次不要親自來醫院,我會像以前一樣到家中繼續巡診。”有的同事不理解,說:“薛院長,你為了什麼呀?不要命了?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呀!”這種關心的話語,她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她也知道一天工作下來,確實很疲憊,可看到那些等候治療的患者,她就是收不住車,只想盡其所能,讓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