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建設演講稿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就要形成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現在做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安全的、多樣的生態系統,營造安全健康舒適的生存空間,我們積極呼籲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和強化自然山水的整體布局,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方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從安康的生態環境的實際出發,就是要以人為本,立足自身,點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防止浪費,珍惜資源,植綠護綠,減少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為人類永續生存與發展盡綿薄之力。只要全民動員起來,群策群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恆,我們安康天空湛藍湛藍,空氣清新清新,山野翠綠翠綠,溪流水溝清澈清澈,山中野獸出沒……這些是多么的令人羨慕啊!生態良好、景觀優美、植物多樣、清新舒適的人居環境。安康大地就一定會安寧康泰富有美意,山川秀美、江山如畫!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生態環境改善,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人與自然走向和諧,這是全面小康社會全新的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飯碗”、“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有了綠水青山,才有永續利用的金山銀山。”這是安康市民間廣泛傳播的語言,體現了安康人民民眾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都要有明顯提高,生態道德教育要成為思想道德素質建設的一部分。讓“生態道德”建設,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深入人心,讓“尊重自然、保護生態”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

春天正邁著大步向我們走來,草地上逐漸有了點點綠色,莉花、杏花悄悄打開了它的花苞,三月桃花也把它美麗的花朵綻放出來!讓人看了感受到了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把這美景來維護。我們呼籲,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社會責任,為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為創造美好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讓安康的明天更加美好。

生態環境建設演講稿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誰不希望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

誰不希望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

誰不希望身邊的湖水清澈明淨,

誰不希望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

是啊,誰不希望能有如此天然的一幅畫面呢?但現在我們卻距離它越來越遠了。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使我們的家園遭到了嚴重的威脅,天空湛藍如鏡,大地綠草如茵,已經快要不復存在了,而我們卻又執迷不悟的破壞環境,這種狀況實在令人擔憂。最近我內蒙古草原退化嚴重,已經到了驚人的程度。6359萬多公頃可利用草地面積中,目前退化草地面積已達3867萬公頃,占可利用草原的60%。

素以水草豐美著稱的全國重點牧區呼倫貝爾草原和錫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積分別達23%和41%,鄂爾多斯草原的退化最為嚴重,面積達68%以上。以往沙塵暴基本上是從阿拉善盟和巴彥淖爾盟的沙漠地帶發起,今年卻東移到烏蘭察布盟和錫林郭勒盟,向世人拉響了最令人擔憂的生態警報:美麗的錫林郭勒草原也已嚴重沙化。內蒙古乃至世界上最為典型的草甸草原東烏珠穆沁旗,草場退化面積已占全旗可利用草場的66%以上。以荒漠草原為代表的阿拉善盟和伊克昭盟,草原退化、沙化之勢更為嚴峻。

與50年代相比,阿拉善左旗的草地覆蓋度降低了30%至50%,目前荒漠和半荒漠已占到了這個旗草地的96.9%。

我國古代的黃土高原曾經是美麗富饒的地方,商朝時黃河流域的森林覆蓋率曾高達50%以上。但是,經過幾千年來掠奪式的開發,大自然給予了無情的報復。現在,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地區到處是荒山禿嶺、溝壑縱橫,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竟成為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生產和生活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日益嚴重,出現了空前的環境危機。環境危機包括環境遭到污染,森林、草原和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遭到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態環境的惡化。現在,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一個又一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表明,創建綠色家園已經刻不容緩。我們的行動不能僅僅呼籲,更應該做的是從我做起,創建綠色家園。當然創建綠色家園很難,現在還不能立竿見影,但是只要有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看到成果。只要你注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會發現原來創建綠色家園也如此簡單。如果你每天都彎腰去揀地上的一張紙,你走過的路就會多一份清潔,長此以往你就會發現你的綠色家園就會建成,我們的綠色家園就創建了。所以,你的綠色家園就是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每人都有這樣高的環保意識,那么上面的事情就不會發生,我們就不會面臨如此的生態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