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紅領巾廣播稿6篇

保護環境紅領巾廣播稿篇四

男:親愛的同學們!

女:敬愛的老師們!

合:大家中午好!第六期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男:我是節目主持人五(1)中隊的杜寶成。

女:我是五(1)中隊的丁麗娜。

男:首先請大家聆聽本周校園動態:

女:請大家收聽小眼睛大世界

男:丁麗娜,你知道4月7日是什麼日子嗎?

女:什麼日子啊?

男:20xx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城市化與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城市為健康活動開放街道,徵集城市健康工作者的事跡,宣傳改善城市衛生狀況行動。此次活動規模空前,全球參與城市多達1000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xx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過總人口的50%。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據專家估計,20xx年和20xx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分別達到50%和60%。如何在城市化進程中維護公眾健康,讓生活更美好,已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

男:我們聞到花香濃郁,

女:我們聽見書聲朗朗。

男:太陽在每一個地方升起,

女:點亮每一個孩子的目光。

男:我們插上翅膀,

女:學會獨自飛翔。

男:當水滴流入大海,

女:當小手兒舉成樹林,

合:綠色瀰漫了世界的新房。

女: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聊《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男:我們需要綠色

當今社會科技迅速發展,但是一些自然災害也相繼出現,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人們過多的砍伐樹木,造成了生態不平衡。現在大自然來報復我們了。

女:大家要想保護綠化就要先了解綠化。綠化就是植樹種草。因為種植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對改善空氣品質很有幫助。他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男:據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長一噸,就可以產生五噸氧氣;每公頃樹林每天可吸收一噸二氧化碳,就釋放0.735噸氧氣。而且樹木散發的物質還具有無可比擬的殺菌能力。

女:綠化還可以阻擋空氣中的灰塵、粉塵,吸收噪音,減少水土流失等好處。

男:現在我們知道了綠化的作用,請問大家你還會去踐踏草坪,去亂砍伐樹木嗎?

女:聽完了這些,讓我們再一起來聽聽綠色暢想吧!

男:暢想綠色

這天,我用手托著下巴,在書桌上暢想著未來的綠色世界。

女:首先是陽光中的美麗校園。那時陽光普照,撒在花兒上,花兒更艷了,更紅了。微風吹過,花兒們輕輕的搖曳,跳起了美麗的舞蹈。樹葉在風的鼓舞下,一起擺動。

男:一群群戴著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們扛著一棵棵綠油油的小樹苗,一步步把沙漠變成了綠洲,我們中華人民自古就有愛樹和育樹的傳統,愛白楊的挺拔,愛垂柳的柔美,愛松樹的不屈。我們有了樹才會有清新的空氣,才會有高樓、家具。

女:樹可以保持生態平衡,維持我們地球的能量循環。種一棵樹,就可以減輕一些危害,那么種一百棵呢?

男:如果可以,請種下一棵樹吧,同學們。

保護環境紅領巾廣播稿篇五

(合):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新一期的紅領巾廣播又和大家見面了。

(李):我是主持人XXX

(許):我是XXX。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李):你知道“植樹節”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嗎?

(許):這你可難不倒我,是每年的3月12日啊。

(李):那你知道“植樹節”的來歷嗎?

(許):還有來歷?這我就不太清楚了,要不,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李):植樹節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民眾參加義務造林活動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分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提高人們對森林的認識,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我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也就是1920xx年,由當時的農商部總長呈準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1920xx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在1930年國民黨政府把植樹節改為每年的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正式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許):聽你這么一介紹,我就清楚了。那你知道,“植樹節”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李):當然有啊。植樹節的意義不是在於每個人都要在植樹節這天去種一棵樹,而是通過植樹節的又一次來臨,使我們大家更加的關注綠化、環保的問題。第一,森林能夠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頃森林生產10噸乾物質會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這使得森林成為一座巨大的氧氣庫。因此植樹造林已成為減緩溫室效應的主要途徑。

(許):第二,森林能防風固沙。森林可以通過降低風速、改變風向減少風蝕的強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樹的強大根系,可以固著土壤顆粒。實踐證明,通過營造防風沙林,配合農業、水利措施,會取得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

(李):第三,森林能夠保持水土。森林能夠調節徑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還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減輕洪澇災害等。觀測表明,1厘米厚的落葉層能把地表徑流減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減少94%。降雨導致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喬、灌、草結合的固土能力卻是純草的1000多倍。有計算表明,我國森林每年減少土壤侵蝕總量為246億立方米,減少土壤有機質流失量3.84億噸,保護土壤的價值達2600多億元。另外,森林對防止河床升高、水旱災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減緩作用。

(許):第四,森林能夠涵養水源。森林是天然的“綠色水庫”,能促進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環。落雨時,有20%以上的雨量被樹冠和枝葉截留,5%~10%被地面落葉和雜草截留並吸收,森林內團粒結構的土壤能較快地將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據不完全測算,我國森林年水源涵養量為3473億噸,相當於現在水庫總量的75%,每年水源涵養價值達2500多億元。

(李):第五,森林能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森林是“物種之家”,是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基因資源的最大儲存庫。世界上物種的50%以上在各類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棲息。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居世界第五位,但是人均的森林覆蓋率只排在世界的119位,再加上人們對森林的亂砍亂伐,水土流失和土地的日益沙化,使得愛護綠化,保護環境的任務非常嚴峻。

(許):清晨,當我們興高采烈的踏進學校大門時,一天緊張而又愉快的校園生活便開始了。每天,我們都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在這裡學習,在這裡生活,學校就如同我們第二個家。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的朋友,和我們共同呼吸,共同成長。

(李):每次看到整潔美麗的校園,我們仿佛看到了同學們辛勤勞動的身影,然而仔細地觀察,卻發現看似整潔的校園中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學校的牆壁,不知是哪位硬是要在上面加幾個球印;有些同學,喜歡在教學樓上,用垃圾來做“自由落體”的實驗;還有一些同學,他們總喜歡在桌椅上刻刻劃劃。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校園充滿了渾濁不堪的空氣,花草樹木全都枯萎調謝,牆壁和桌面被塗寫刻畫得傷痕累累,塵土四處飛揚,到處都是垃圾污物,處於這樣的校園之中,我們又怎么能夠安心愉悅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呢?

(許):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關愛;優美的環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寬容謙讓,學會做人。

(合):同學們,綠色是大自然贈與我們人類的寶貴財富,綠色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人人都渴望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文明環境裡。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繫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首先是不要隨地亂扔亂丟;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母親,淨化綠色校園。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祖國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合):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紅領巾廣播在下周同一時間與大家再見。

保護環境紅領巾廣播稿篇六

甲: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中午好我是***。

乙:我是***。

甲:

然而你可曾想到,在這繁榮與發展的背後,我們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乙;

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加上人們環保意識淡薄,我市的環境狀況日益惡化。 請聽同學介紹破壞環境給人類帶來的無盡危害。

甲:

保護環境從現在做起,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從小做起。注意保護環境。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為了明天生活美好,同學們對環境保護有什麼,構想和打算呢?請聽小學生保護環境的幾點做法。

乙:

同學們!高度的園林綠化水平,是國家富強,民族繁榮,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我們青少年約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要做綠色世界的朋友,就要拿出實際行動來。世界環保組織也向全世界發出號召,確定了許多有意義的日子。

甲: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為了讓我們的地球更加美麗,讓我們手拉手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地球。請聽倡議書

乙:

同學們,我們是寧車沽的一員。熱愛家鄉美化家鄉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於家鄉環境的保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家鄉做貢獻,讓我們居住的環境更美麗。